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當寶寶犯了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當寶寶犯錯了,要不要讓他道歉呢?


  該讓他怎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讓我們用場景來說話吧!



  沒有一個孩子不是在錯誤中成長,孩子有意無意地做了對人沒禮貌或損害他人利益的事,要不要讓孩子當面對人賠禮道歉?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既然忸怩著不肯認錯,說明他已經(jīng)后悔了,已經(jīng)對這件事的后果有所認識,那么,為什么要逼他心不甘情不愿地道歉哩?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還有些家長認為,絕不能估息這個年齡的孩子對自己的錯誤百般狡辯和推脫,如果一個人打小就沒有勇氣承當做錯事的后果,稍長大一點豈不成了“說謊精”、“小騙子”?因此哪怕是“訴諸體罰”,也要讓孩子在痛哭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到底是哪種方案更合理?如何讓寶寶乖乖認錯又保全他的自尊心?其實,只要熟知這個年齡段孩子做錯事后的普遍心理,因勢利導(dǎo),你也可以教出勇于認錯的好孩子。



  場景一:“好奇心”



  寶寶打翻了牛奶在長毛絨地毯上,片刻的驚慌過后,他被牛奶在地毯上的滲透方式迷住了,于是地毯不幸被淪為他的“滲透力”實驗品,果醬、清水、酸奶、咳嗽糖漿,凡是寶寶夠得著的東西,都被他洋洋灑灑潑在了地毯上。



  對策:



  Don't



  如果你看到寶寶的“杰作”氣得失聲尖叫,到處找雞毛撣子,寶寶就是痛哭著挨打也不明白你的怒氣從何而來。而且,寶寶會傷心欲絕地發(fā)現(xiàn),在媽媽眼里,一塊地毯的價值遠遠超過他本人,這使天真無邪的孩子首次陷入恐慌當中:他不是擔心地毯不能恢復(fù)原樣,而是擔心媽媽從此不喜歡他了,不要他了——他無休無止地嘶啞著嗓子痛哭:原來是為這個!媽媽的教育目的有沒有達到呢?沒有。



  Do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誤令人抓狂,一定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先搞清楚孩子的行為動機,再來幫助他認識“無心之過”帶來的后果。你可以先向他保證,如果說出真相,保證不會體罰他;然后,試著幫助他回憶干嘛要做這樣的“驚世駭俗”之事:是討厭家里鋪著地毯呢,還是想看看不同的液體倒在地毯上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即使是后者,父母也不要由暴怒到欣喜,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說什么“原來我的寶寶還是小研究家,長大了會成為了不起的科學家呢”。如果你轉(zhuǎn)而這樣贊美孩子,孩子更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給父母造成了麻煩,他就更不會認錯了。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承認這事是他干的,是有勇氣的表現(xiàn),然后讓他獨自承受行為的后果——去浴室刷洗那塊糟了殃的地毯,孩子對刷洗晾曬過程中的煩惱與勞累體會得越深,他未來再犯類似的沖動性錯誤的幾率就越小。



  溫馨提示:這個場景也暗示了父母應(yīng)該為好奇心強的寶寶配備“玩具型工具箱”,諸如碎毛線、碎地毯、木刨花、小砂紙、小木塊之類的零碎都給他準備好,在家中也經(jīng)常做“刨花種蘑菇、發(fā)豆芽、滲透力實驗”等小實驗,以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動手欲。



場景二:“發(fā)泄”



  寶寶從幼兒園回家后讓保姆給他削水果吃,保姆阿姨正忙著,就讓他等5分鐘,結(jié)果寶寶抄起水果盤里的蘋果就朝保姆身上砸,保姆氣懵了,一面躲讓一面哭,當天就要辭職回鄉(xiāng)。爸爸媽媽讓寶寶向保姆道歉,寶寶也哭,說:“為什么你們的話保姆都聽,都馬上去做,我的話她就不聽?不就是欺負我是小孩子嘛!”



  對策:



  Don't



  不要事情一開始就強制寶寶道歉。要讓寶寶意識到自己錯了,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平時在家對保姆頤指氣使?有沒有給予保姆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當保姆幫了大家忙,有沒有說“謝謝”?平時有沒有要求孩子以對待長輩的態(tài)度來對待保姆阿姨?此外,父母有沒有在外遇事不順回來拿保姆和孩子撒氣的習慣?如果有,孩子就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向他認為“最好欺負”的保姆撒氣。



  Do



  在這一場景下,蘊藏的是孩子“平等”觀念的缺失,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信號。此時,父母要跟孩子講清楚暫時放下自尊心的必要,告訴孩子,當他做了讓別人失望或者難受的事情時,道歉可以讓對方感到舒服,并且有利于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試著體會“換位思考——激發(fā)同情”的過程,比如,“如果保姆阿姨發(fā)火,用蘋果扔你,你會希望她怎么做?”父母也要告訴孩子,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并擁抱對方請求原諒,對做錯事后心懷愧疚的人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只有別人原諒了你,你自己也才能真正地舒服和輕松起來。



場景三:“嫉妒”



  媽媽去接寶寶的時候,一半的小孩子都來爭先恐后得告狀說“你家小微把蓓蓓的裙子給畫了,蓓蓓都哭了,那條裙子是蓓蓓爸爸在英國買的,可貴了!”“小微就是不愿對蓓蓓說‘對不起’!被丶业穆飞,小微說起這件事來就哭:“我才不道歉!她蓓蓓有什么了不起的,穿了漂亮裙子就顯擺。我知道,她長得漂亮,家里有錢,老師和同學都特別喜歡她!我就是不服氣這一點!”媽媽正為要賠蓓蓓的裙子煩惱著,聽了女兒這樣倔頭倔腦的話,氣得打了女兒兩下,這下,兩個小女孩的“怨仇”似乎更沒有辦法解開了。



  對策:



  Don't



  孩子因為無心或有意之過,得罪了別的小朋友,父母千萬不要代她賠償及道歉。其實,“代孩子道歉”的方式,其客觀效果一方面是代孩子受過,袒護孩子心理中的陰暗面,孩子既不能從中得到應(yīng)有的教訓,也不能樹立起對自己言行的責任感。比如這個案例中,孩子最大的問題,明顯是無法克服自己嫉妒心的問題,如果父母代之賠償,代其道歉,只會讓孩子的嫉妒心膨脹發(fā)酵,最終發(fā)展到看不得任何人比她強,比她受歡迎的地步,最終會成為同伴群體中“最不受歡迎的人”。此外,如果父母沒有解決導(dǎo)致孩子嫉妒心態(tài)的其他誘因——如認為老師偏袒,自卑于自己無法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如果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勉強孩子去說“對不起”,一定是讓孩子言不由衷的。



  Do



  孩子對被傷害者的同情意識,是歉意的基礎(chǔ),那么,怎樣激發(fā)起孩子對被傷害者的同情心呢?讓孩子看一看對方被傷害后的傷心,看一看其他孩子對其的安慰,也看一看對方父母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寬容(這需要小微的父母提前做好工作,避免對方家庭的不依不饒激發(fā)起孩子更強的對立情緒),與此同時,也讓老師參與孩子的說服工作,向孩子聲明:“老師最喜歡主動向小朋友伸出和解之手的小朋友!弊尯⒆优c孩子,傷害者與被傷害者先牽手,再摟抱。哪怕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不自然,但彼此身體的溫暖,最終將消彌敵意。



  在這事例中,如何消解孩子的嫉妒心和自卑感,學會與不同家境的孩子和諧相處,比單純地說一聲“我錯了!對不起!”重要多了。



  專家提示:



  每一個小寶寶天生都是一個小小科學家,他們對自然界,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試驗和探索;幼兒期間的寶寶又處在發(fā)展大動作的關(guān)鍵期,這個期間他們喜歡推、摔、打、投等大動作感受事物的性質(zhì),他們還喜歡到處涂畫。然而,寶寶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規(guī)則卻知之甚少,比如有些東西很昂貴,不能當實驗材料,有時要對人更禮貌些才行。寶寶的成長需要引導(dǎo),在寶寶心理發(fā)展上應(yīng)給予充分理解,父母應(yīng)耐心引導(dǎo),在具體方法建議中把握父母們通常容易把握不好的“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1138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