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怕黑的表現(xiàn)。不敢獨自一個人到黑暗的空間里去,不敢一人獨自睡覺等等。尤其是女孩子,膽子比起男孩子就更小了。到了晚上就要粘著大人不肯放手了。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寶寶的自理能力。所以,家長們要先幫助孩子克服怕黑的心理。
寶寶怕黑怎么辦?
1.傾聽和理解孩子
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讓他感到害怕,他內(nèi)心不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
2.給一些“保護”
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賴的保護時,會表現(xiàn)得更好一些。比如:在房間內(nèi)為孩子留盞夜燈,或者留下一兩個孩子平日里接觸較多的玩偶來陪伴他入睡。
3.屏蔽不好的信息
給孩子講故事時,應有選擇性地挑選故事內(nèi)容,對于和妖魔鬼怪有關的故事最好還是不要多講。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能量,而非有負面影響的恐嚇與威脅。不要給孩子看恐怖、怪異的電視節(jié)目。
4.把黑暗與快樂聯(lián)系起來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體驗黑暗、甚至創(chuàng)造一些愉快的回憶,以增強孩子對于怕黑的抵御心理,例如晚上帶孩子到小區(qū)花園去散步,一 起數(shù)星星、看月亮、玩玩具,讓孩子適應黑暗,在室內(nèi)玩關燈聽音樂、用手電筒和孩子玩影子游戲等。孩子玩得痛快,就會忘記害怕。
5.留下玩偶作伴
可以在孩子的房間里面,留下一兩個孩子平日里面經(jīng)常接觸的玩偶來陪伴他入睡。因為有熟悉的物品陪伴在旁邊的話,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6.不要隨意的嚇唬寶寶
當孩子不聽話,哭鬧時,家長應該耐心講道理。而不是用“晚上有抓小孩的巫婆”,“再哭就把你扔到外面給老虎”等話語來嚇唬孩子。這樣會使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十分有害。
7.給寶寶準備一個小夜燈
寶寶夜里哭鬧怕黑不睡覺怎么辦呢,一個小夜燈,不是很亮,但是提供足夠的亮度,給人以安全感。
8.父母多摟抱愛撫
父母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不僅可以增加親子情誼,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懼的心理。父母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時間來陪伴孩子,日常生活中要關心孩子思想感情的變化,恐懼持續(xù)的時間。以最確實的行動,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9.幫助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其實小孩子并不是天生怕黑,大多數(shù)孩子是在3歲左右,逐漸接觸周圍社會、開始慢慢懂事后才變得怕黑。這其實是成人無意中灌輸給孩子的一些觀念所致。家長應該避免給孩子看可怕、刺激性的影視節(jié)目,也不要用“黑暗”來嚇唬孩子。“告訴孩子黑只是因為我們看不清周圍,并沒有什么特別的。”
10.孩子害怕時以鼓勵取代安撫
有些孩子會被打雷或者黑漆漆的房間嚇哭,家長見到自己孩子哭了通常第一反應就是上前安慰。部分家長出于愛護孩子的天性,對孩子害怕的東西特別謹 慎和在意。家長的緊張和在意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認為黑暗是很嚴重的大事,因此變得更加大驚小怪。家長應該適當忽略孩子的怕黑情緒,擺出黑暗不 可怕的態(tài)度,并且可以多些一起和孩子待在黑暗的房間,或者通過鼓勵孩子進黑房間拿東西,身體力行告訴孩子黑暗沒想象中那么可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173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