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親子閱讀”征文:原來閱讀不寂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親子閱讀”征文:原來閱讀不寂寞

我曾固執(zhí)地認為,寫書者必有顆寂寞的心,閱讀者必有顆寂寞的心,此謂心心相印,靈犀相通。就像一片寂寥的秋之落葉必有一縷無聲的秋之金風相伴;就如一位絕代之佳麗,必有一位聰穎之丫鬟相隨。所以,閱讀者是寂寞的夜行人。
現(xiàn)實似乎也如我所想,歐陽修在秋夜里秉燭夜讀,相伴只有秋風、秋蟲;晉朝人車胤以流螢為燭、為友,苦讀不倦。何曾見過兩人一起讀同一本書(談情者除外,其實他們也不是真的看書)。所以,在很長時間里,我一直是個閱讀路上的寂寞夜行人,我也相信有很多閱讀人也和我一樣,寂寞前行。
孩子的出現(xiàn),帶給了我很多的驚喜。他就在不覺之中闖入了我的生活,也闖入了我閱讀的世界。其實,一開始他似乎不是真的想閱讀書籍,而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親子閱讀 書香白沙,他告訴我,要和他一起看一個月的書,內容隨我定。
一起讀什么書好呢?我想到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反正小學階段這些內容是必須掌握的,不如乘此機會讓孩子做做功課,我的動機也許太過功利了吧。于是,我把書放在飯桌上,有空就會和孩子一起閱讀,我們常常進行交流,有時候我給他解釋內容,有時候他會提出好多問題。為了讓孩子多掌握知識,我會盡力把內容解釋得透徹些,我給孩子講詩人的寂寞與離愁,詩人的親情與友情,我自認為這些講解感動了我自己,也同樣感動著我的孩子,可事實卻讓我啞然。有一次,下雨天,孩子快樂地跑著,張大嘴讓雨水落到嘴里,邊吃邊快樂地喊:“媽媽,我吃到云了,我吃到云了!”原來,前幾天孩子剛學過來鵬的詩——《云 》,但是當時我給他的解釋是對如此夏云的憎厭,因為“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順便也給他講了云的形成。無心插柳之舉,卻讓孩子印象深刻,而重點的內容他卻早已棄之流水。也許這就是孩子與大人的不同,在他們的腦海里,少了功利,少了目的,而多了快樂,他們是為快樂而閱讀的,他們的閱讀也是快樂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對自己進行了反思,覺得親子閱讀還是不要有太強的功利性才好。于是,我不像上課一樣地教孩子,真正和孩子成為朋友,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時間在閱讀中飛逝,孩子的快樂卻像熱帶植物一樣快速地成長著。記得有一次,我們去杭州的一個公園,孩子老遠看到一只白白的大鳥,馬上就高興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一打聽,原來是鶴。我們夫妻相視而笑,耐心地給孩子作了解釋,可是絕不責備孩子的莽撞,相反,還鼓勵孩子詩歌記得牢,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的閱讀新芽剛剛吐綠,是需要加倍呵護的。
一起學完了詩歌,我正愁于如何選擇第二本閱讀的書籍,也是機緣巧合。有一次晚飯后,我給孩子講我小時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納涼,聽爸爸給我講聊齋的故事。當時雖然害怕,但還是禁不住誘惑,聽完一個還想聽一個,那時,總擔心在黑暗的某個角落藏著一個很兇的鬼……。我的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他就纏著要聽鬼故事,而且再三強調自己的膽子很大。于是,我就買了本青少年版本的《聊齋》,買來了,孩子不敢一個人看,總是拉著我的手,一起看。事也湊巧,有一天晚上我們正看著《聊齋》里的一個故事,當看到“突然,從窗口跳進了一個很小的紙人”的時候,門突然開了,孩子嚇得一下子叫了出來,使勁抱住了我,真是巧呀,原來是小舅舅來了。我笑盈盈地問:“還想看嗎?”孩子直搖頭:“以后晚上不要看了,以后晚上不要看了!”我心里一陣竊喜,有誰的親子閱讀像我們那樣,是抱著閱讀的,也許在孩子長大成人后,還會記得曾經的一幕——原來,閱讀還是需要勇氣的,也能鍛煉一個男孩子的勇氣。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一起開始了神奇之旅。我們舒展著想像的比翼雙翅,在閱讀的夢幻之境里翱翔。我似乎忘了我曾經是個寂寞的閱讀人,我們不知道為何而飛翔,但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飛翔的快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1814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