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學習故事:我不會畫畫
活動現(xiàn)場:區(qū)域游戲時間,xx處于游蕩狀態(tài),一會在這里看看,一會又去那邊看看,始終沒有安靜下來。老師見到后,就拉著xx來到了美術(shù)區(qū)。美術(shù)區(qū)的游戲內(nèi)容是畫“變臉”,要求孩子們用夸張的手法繪畫人物的五官、臉部表情。xx拿著筆不動,他的視線跟著老師的身影打轉(zhuǎn),老師看到后來到他身邊,“xx,你怎么不畫呀?”“我不會”他看著自己的白紙,輕輕的回答我,“那你先畫上一個大大的臉,里面的表情老師和你一起畫”,我笑著和xx說……
過了2分鐘,等我巡視完其他區(qū)域回過來時,雨過的紙上還是一片空白,“xx,你怎么沒畫呀?”xx不回答我,仍然沒有動手的意思!斑,大大的臉是很簡單的呀,你就畫個大大的圓形就好啦!”我仍舊微笑著和他說,可是回應我的還是xx的沉默不動以及流淌而下的眼淚……
又僵持了幾分鐘后,我握住xx的手,和他一起在紙上畫了一個點,并告訴他,“我們從這個起點出發(fā)吧,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畫出一個圓的!笨粗夜膭畹哪抗,xx終于動手畫好了一個大圓。接下來的五官、表情都是我?guī)椭黄鹜瓿傻摹?BR>行為分析:在老師視線中的xx是膽怯、內(nèi)向的,他不會主動找老師聊天,也不會請求老師的幫助;但是一旦脫離老師的視線(假裝不看他),會發(fā)現(xiàn)他還是很活躍的,與同伴跑啊跳啊叫啊,一點都沒有膽怯的表現(xiàn)。在老師主動與xx的聊天中,能發(fā)現(xiàn)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較好,能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但是交談中始終低著頭,不能與老師平視。從這些表現(xiàn)可以看出,孩子缺少自信。
而繪畫活動中的xx更是沒有自信,問他為什么不畫的原因,他的說法是不會畫。但是老師觀察發(fā)現(xiàn),雖然沒有流暢的線條,沒耐心涂顏色,但是基本的繪畫技能是有的,只是對繪畫活動缺少興趣。
《指南》“藝術(shù)”領域卷首第二段就指出“成人應對幼兒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彼,在xx繪畫過程中,我并沒有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想法,只是不斷的鼓勵他落筆,甚至當孩子不想畫時,我耐心安撫他的情緒,并且承諾不管你畫得怎么樣,老師都喜歡你的作品。因為我覺得缺乏自信的孩子尤其需要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只有當他逐漸喜歡上這個活動,并建立起了自信,才會有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后續(xù)支持:鼓勵與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平時生活中及時捕捉到孩子的閃光點,并加以放大,逐漸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例如通過家園的聯(lián)系,了解孩子暑假參與了繪畫班,請求家長配合將孩子的作品帶到班級,與其他孩子一起欣賞,并予以表揚。在平時的繪畫活動中,慢慢放手,不斷鼓勵他自己想,自己畫,讓他不再畏懼畫畫。
多與孩子交流,拉近距離,讓他感受到老師和媽媽一樣關(guān)愛著他,促使孩子喜歡與老師親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236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