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好動是好還是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主持人:
寶寶多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寶寶有怎樣表現(xiàn)才算是“多動癥”?有什么辦法能讓寶寶安靜下來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看看專家怎么說。
劉麗湘:好動是兒童的天性
寶寶從一出生起,就開始通過他全身的感覺器官,去吸收周圍的一切信息。他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鮮的、充滿未知的,因此他對于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充滿了好奇心。柏拉圖說過:“好奇者,知識之門!
寶寶6個月大時一聽見聲音就要轉(zhuǎn)頭去尋,一看見東西就要伸手來拿。再大一點兒的孩子好奇的動作更多。八九個月的寶寶,已經(jīng)學會爬,活動的范圍大大拓寬,他們的好奇心似乎永遠得不到滿足,在他們眼中,家里的抽屜、柜子甚至瓶瓶罐罐里都像藏著寶貝,在你不注意時,他就會打開抽屜,專心致志地一件一件地把東西全拿出來,似乎最好的東西就在里面。結(jié)果是滿地狼藉,家像是被搶劫過了似的。一兩歲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能夠站立行走,活動能力大大提高,手腳都被解放出來,思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他們要求不停地進行游戲,而且喜歡到處亂跑和四處搗亂,這都是兒童的正常表現(xiàn)。
因此,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受到好奇心的驅(qū)使,不斷去探索周圍世界,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一種行為表現(xiàn)。如果孩子不好奇,那就不會去與事物相接觸,不與事物相接觸,那他就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質(zhì)和狀況。所以好動是寶寶得到知識的一個最重要的途徑。
這一階段,兒童需要反復地與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進行接觸和練習,才能漸漸掌握他自己的身體。而寶寶聽到、看到和感受到的,更是需要長時間的消化,才能升華到一定的理解。寶寶接觸到的一切,無論通過哪種方式,都會在他的大腦中留下印跡,為他將來進行抽象的思維和學習,打下最初的基礎(chǔ)。從這一點來說,越是好奇心強的寶寶越是活潑好動,越是活潑好動的寶寶大腦活動得就越多越聰明。
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寶寶好動,他其實是在玩耍和行動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和探索。父母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他盡情玩耍。同時,父母也可以利用寶寶的好奇心,跟寶寶一起玩游戲,并在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引導,讓寶寶動腦筋去思考,自己動手去解決,從而促進大腦的發(fā)育。如果寶寶拿到一個球拍或是抓別人的棋子,媽媽就可以告訴寶寶這是什么,可以拿來做什么用,可以怎么玩,引導寶寶去觀察打羽毛球的動作,讓他學習模仿,告訴他等他長大一點兒了也可以玩。這樣既可以豐富寶寶的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興趣及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寶寶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李玲:正常的好動有別于“多動癥”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diào)綜合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這類兒童的智力正;蚧菊,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jīng)]有辦法。
  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 5%-10% 之間,國內(nèi)調(diào)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產(chǎn)兒及剖宮產(chǎn)兒患多動癥的幾率較高,大約在 60% 以上。除遺傳因素外,有專家認為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fā)過量,環(huán)境壓力遠遠超過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會導致孩子心理發(fā)育滯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過量攝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鉛量過度的食物,雖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但可能會導致多動癥。
  不同時期的多動癥癥狀表現(xiàn)
  嬰兒期:約30%的多動癥兒童出生后就顯得多動,不安寧,易激惹,過分哭鬧、叫喊,母子關(guān)系不協(xié)調(diào)。
  幼兒期:約有50%-60%多動癥兒童在2-3歲時就顯得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特別不聽話,難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遺尿,大多飲食差,培養(yǎng)排便、睡眠習慣均困難。
  學齡前期:癥狀漸明顯,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多,不能靜坐,愛發(fā)脾氣,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參加集體活動困難,情緒不穩(wěn),破壞東西,玩具滿地撒,不愛惜,不整理,對動物殘忍,有攻擊性、沖動性行為,常和小朋友打鬧。
  學齡期:多動癥的一切癥狀都顯露出來,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上課不專心聽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困難,不能完成作業(yè),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對刺激的反應過強,沖動任性,情緒不穩(wěn),有攻擊行為,與同伴相處困難,是班上的“小丑”。
多動癥與“好動”的區(qū)別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并非所有好動的兒童都是“多動癥”。研究發(fā)現(xiàn),“多動癥”與孩子好動、頑皮有著四點本質(zhì)區(qū)別:
1)注意力方面:好動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能聚精會神,還討厭別人干擾,而多動癥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和無法有始有終;
2)自控力方面:好動孩子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和特別要求下能約束自己,可以靜坐,而多動癥孩子根本坐不住,靜不下來;
3)行為活動方面:好動孩子的好動行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動癥孩子的行為多具有沖動性,缺乏目的性;
4)生理方面:好動孩子思路敏捷、動作協(xié)調(diào)、沒有記憶辨認的缺陷,而多動癥孩子則有明顯不足。
父母可以根據(jù)以上四點比照一下,不要輕易就下結(jié)論說寶寶是“多動癥”,如果寶寶確實軀體活動明顯比同齡兒童多,且自控力差,不能安靜下來,建議去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gòu)進行檢查。
康建琴: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力很重要
寶寶好動有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這也是不少家長的擔心所在,尤其是對于即將要進入幼兒園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父母對此更是頭疼,生怕寶寶到了幼兒園不能專心聽講,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
研究顯示,寶寶分心的程度與年齡成反比:2歲的兒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為7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孩子年齡越大越會逐漸懂得將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漸增加專注的時間。因此,判斷孩子是否專心,應依據(jù)其年齡的專心時間長度,而非依據(jù)家長的主觀感覺。
當然,專注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抓得越早,效果就越好。
首先父母要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形,父母為寶寶買了很多玩具和書籍,可是寶寶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都沒有長性。其實,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父母每次給寶寶的書籍和玩具都不要超過兩到三個,看完一本書或玩完一個玩具,再換別的書或玩具。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做好專心、堅持和耐心的榜樣。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有專心的表現(xiàn),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贊。
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有多種方法,下面介紹幾種比較簡單易行、在日常生活中便于操作的方法,希望能對父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有所幫助:
1) 拼圖、下棋
讓寶寶學會玩拼圖,并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shù)。學習一些簡單的棋類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2) 帶著問題講故事
在給寶寶講故事前先向他提出問題,讓寶寶帶著問題去聽,聽完后回答。還可以要求他聽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內(nèi)容復述給你聽。
3) 經(jīng)常讓寶寶幫助你拿各類小東西
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如“請你幫我拿一個蘋果、一把小刀、一些紙巾和幾個牙簽!苯(jīng)常讓寶寶做傳口信的人,如“告訴外公,今天晚上9點中央電視臺有他喜歡的節(jié)目!闭Z句可以是從簡短到長一些的。
4) 讓寶寶聽、看錄音磁帶和圖書畫面內(nèi)容相一致的那種配套圖書
它和電視的不同之處在于,寶寶對電視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畫面,也就是用看來理解故事,并且長時間看電視對眼睛有損害。而這種圖書卻是以聽錄音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這種以聽講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寶寶將來的學校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寶寶在聽、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知識,提高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安靜、集中注意力去聽講的好習慣。
5)跟寶寶一起玩一些專門訓練的游戲
● 操作性活動:只要是操作性活動就需要專心,如夾豆子游戲、滴管游戲,但進行活動前,還需要幫孩子考慮到坐姿及環(huán)境的安排,讓孩子在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中,一次進行一件事情,且盡量避免太多聲音、視覺的干擾。
●迷宮游戲:父母也可以跟寶寶玩用眼睛走迷宮的游戲。父母用一種顏色以橫向方式畫出不規(guī)則線條,讓寶寶跟著單一顏色做出追視。
●鏡子游戲:讓寶寶想象自己是一面鏡子,跟著父母的動作進行模仿,剛開始父母的動作要簡單一些,速度也盡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后,可以互換角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聽音游戲:聽聲音辨別位置,在孩子的右后方、左后方敲樂器,讓寶寶分辨聲音的來源。還有一種拍節(jié)奏模仿,父母拍兩下,寶寶就需要跟著拍兩下,接著再做不同的節(jié)奏變化,寶寶也要跟著做出不同節(jié)奏的變化,讓寶寶學習專心地聽,聽完之后做出正確的動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2379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