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沒有機會提建議了嗎?
聽完孩子的訴說之后,你可以試探著問“你覺得……怎么樣?如果……是否有所幫助?……是不是就清晰了?如果……會怎么樣?”讓孩子去決定是接受、拒絕,還是征求你的意見,這樣她就有可能聽聽你的想法,并加以思考。
父母講述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母親寄來的,講述她丈夫怎樣幫助兒子處理上學第一周的焦慮。
那是開學的第二天,我想讓孩子們早點上床睡覺,除了9歲的兒子安東尼,大家都很配合。他不停地哭叫,和我爭辯,無論我說什么,他就是不睡覺。最后,我只好對丈夫說:“喬,最好你來管你兒子,我快受不了了。”下面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
喬:嘿,托尼,我想和你談談。媽媽說你不聽話,怎么了?看起來好像有什么東西要吃掉你。
安東尼:我有許多煩心事。
喬:好啊,我想聽聽,都告訴我。到你房間去說。
他們走進托尼的臥室。20分鐘后,喬走了出來,看上去對自己很滿意。
我:怎么樣?
喬:沒什么,我讓他睡了。
我:你怎么做到的?
喬:我寫下了他煩心的事。
我:就這些?
喬:我又讀給他聽。
我:然后呢?
喬:我告訴他周末幫他處理這些問題,然后他把紙條塞到枕頭底下,穿上睡衣,就上床睡了。
第二天早上,給安東尼換床單時,那張紙條掉在了地上,上面寫著:
安東尼的煩心事
1.柜子、房間太亂,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2.還需要幾件上學穿的衣服。
3.學校功課太多,要帶很多書。
4.需要更多的錢到學校買零食。
5.自行車有毛病,老掉鏈子。
6.兩毛五分硬幣掉到了洗衣機下面(讓你感覺僅有的那點錢也沒了)。
7.如果爸爸給一張100美元的支票,所有關于錢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看著紙條,我忍不住笑起來。你以為只有大人才有“真正”的煩惱,就容易忽視,其實孩子也會有煩惱。像我們一樣,他們也需要有人傾聽,并把他們的煩惱當回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287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