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最關心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畫畫。這個具體的年齡限制,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只能是一個大概的范圍。
0-2歲這個時期是孩子對世界的一個感知、接觸和探索時期。兩歲的時候,孩子剛開始握筆,有的還握的不是很好。并且,這個時期的孩子只是感觸色彩,感受線條,還不能用畫畫去表達自己。孩子大部分表現(xiàn)為會到處去畫,興趣很濃厚,拿著筆去探索世間各種各樣的東西。
3-6歲之間基本上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就是通過繪畫表達想法。大部分的表現(xiàn)就是孩子好像在講故事似的,會在一張紙上天馬行空的畫各種各樣的東西。一般來說,三歲到六歲是孩子繪畫最珍貴的時期,也是在繪畫能力提高速度最快的時期。
總的來說,孩子繪畫的適齡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教孩子畫畫,最主要的是看這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需要什么。
學繪畫需要準備什么?
01、繪畫用品
在孩子口腔探索的時期,他就會把什么東西都要咬一遍,這個時候就要選植物性的,水性顏料。
稍微大一點他能夠畫出線條的時候,可以用彩色水性筆。
涂色的時候還可以用水彩毛筆,一筆下去它就是一個面,這個涂起來就輕松了。
我們要根據(jù)孩子的需要給他提供材料,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線的工具和面的工具要結(jié)合起來,幾乎畫家能用到的我們都能給孩子用,只要是健康的就行。我認為軟性的筆、硬性的筆都可以讓孩子試試,因為它會鍛煉孩子的觸覺,不同的筆對孩子的觸覺是不同的。
02、孩子的興趣
現(xiàn)在家長會礙于孩子的天分問題,一再糾結(jié)讓不讓孩子學畫畫。要說天分,我覺得這也要看年齡,特別小的孩子要看他的興趣,再大的孩子看他的執(zhí)著程度。
孩子有興趣、喜歡,他一直畫下去,就有天分了。你不能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說他有沒有天分,他都沒有接觸,你怎么知道他有沒有天分?
等孩子已經(jīng)到十幾歲了,他對繪畫還有沒有很大的興趣?他是不是覺得畫畫對他來說是一件重要的、幸福的、能夠表達自己的事情?如果是這樣,而且他的畫,他的造型能力確實跟同年齡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個孩子確實特別有天分。
怎么教孩子畫畫?
不主張畫一個范例的樣子讓孩子照著去畫,或者教孩子類似畫素描的那種技巧,這并不適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
01、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畫畫?
我覺得家長的“教”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引導、贊賞、鼓勵,讓孩子有更多的興趣。比如現(xiàn)在我們的課程設計,像3-4歲的課程,不是說讓孩子畫一個具體的大老虎什么的,不是這種具像的東西,而是你用一種引導的方式,更多的就是讓孩子把自己的想象和想法表達出來。
其實我覺得藝術教育和知識教育相比較起來,藝術教育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個性化的問題。很多人能畫兩下畫就去教孩子了:老師畫一個大機器人,全班同學都畫這個大機器人,然后孩子們還帶著崇拜感看老師的畫,慢慢就變成教育的一種方式了。其實,會畫畫,還要懂得教育才能真正的教孩子的。
02、老師是怎么“教”孩子畫畫的?
老師就是客體,孩子才是主體。老師沒有范本,沒有模子要給孩子,因為他心里的故事你是不知道的,所以老師能做的是什么?孩子畫的時候,他說我需要什么什么,并不是真的需要幫助,而是更需要引導。
03、如何陪孩子畫畫?
3-10歲的孩子畫畫時,建議家長陪同?膳愫⒆赢嫯嬁赡芤矔幸粋問題:孩子經(jīng)常會讓家長給他畫一個什么,如果孩子總是覺得大人畫的比他畫的好,他就不愿意再畫了,這該怎么解決呢?
現(xiàn)在很多家長也是,孩子說:“媽媽你幫我畫個什么。”然后你幫他唰唰一畫,孩子一看,怎么也比我畫的好。慢慢的,他就失去了畫畫的興趣了,就不畫了。
所以說,陪孩子畫畫兒是有技巧和方法的,還要看多大年齡的孩子。
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大人給他做任何示范,他就天馬行空在那畫,在這個時候陪著他,給他適當?shù)姆Q贊、鼓勵就可以了。
再大一些,他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你就要學會適當?shù)?ldquo;示弱”了。
有時候孩子提出,媽媽你幫我畫一個什么。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哎呀,我也不會畫,你畫你的,我畫我的,我們兩個畫出來看一下。”但是,可能要刻意不把它畫的太像,孩子有時候還會笑話我們畫的不像,這樣,他就不會再要求我們畫了,而去享受他自己畫畫。
如何引導孩子用畫畫來表達?
畫畫是孩子個性想法的表達,而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故事,讓他們畫繪本能夠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紙上呈現(xiàn)的故事,也是他們自己編寫的。
當你讓孩子編故事并把故事畫出來,這個過程其實也鍛煉了他的寫作能力。而且,慢慢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有要求了,要把它畫成什么樣,這個時候他就是編輯、導演、作者、畫者。故事畫出來,他要做封面,就開始剪、貼、折騰,他又開始變成設計師了。
所以整個這個繪本產(chǎn)生的過程,是一個非常享受的、表達自我的一個過程,它能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繪畫能力,創(chuàng)造力,邏輯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帶孩子看畫展?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多受一些藝術熏陶,會帶孩子去看看畫展,去博物館。在親子看展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高度,把自己當做孩子:我倆一起看看,這是什么呀?怎么回事?哎喲,這畫的是什么?你跟孩子一起去分析這個畫。而不是一定要引導、主導孩子,說:我覺得這是什么什么,很有知識性地給孩子去講,孩子也沒興趣聽。
讓孩子把看博物館、看畫展的過程、經(jīng)歷畫下來,他在展覽上、藝術作品上觀察到了什么,他覺得感興趣的,畫下來,就是一個看展經(jīng)歷,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
學習繪畫技巧,
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嗎?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他也在實驗要怎么才能畫得更好。他畫了覺得不合適,就把它擦掉,再畫。在這個繪畫的過程中,重復創(chuàng)作本身就提高了他的技巧和方法。有目的地進行技巧訓練,反而很容易失去孩子的靈性和自由性。
孩子的天性是想象的,是創(chuàng)造的,而訓練是用暴力和強制力,強迫你反復反復的去做同一件事情,然后直到你接受了它為止。但是繪畫這個東西它是靈性的,它是表達自我的,如果你反復反復的訓練,真的把孩子訓練成讓他轉(zhuǎn)圈就轉(zhuǎn)圈的話,那孩子還能夠自由的想在草地上跑就在草地上跑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3658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