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是孩子都有調(diào)皮發(fā)小性子的時候,因為還小,什么都不懂,他們不會顧及是在什么樣的場合,更不會去考慮父母的面子問題,不合自己心意了我就哭我就鬧,直到父母達到自己滿意了,才會停止,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即拒絕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又能讓孩子不耍小性子呢?
一、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同的拒絕招式
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當然也有不同的拒絕招式。
0-2歲 直截了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功能還不完善,如果父母對他講比較復雜的道理的話,孩子可能會聽不明白。
所以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應采取的拒絕方式是直截了當?shù)捏w驗式。如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或是對他搖頭。當孩子有危險舉動,例如去拿打火機玩的時候,父母就要馬上制止,甚至可以給寶寶一點小苦頭吃,如取消孩子下午的甜點心等。
2-4歲 冷處理
早教中心2~4歲的孩子正處于人生第一個“反抗期”。這個時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經(jīng)常和大人“鬧獨立”,叛逆性十足。對這個時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采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盡量避免采用強硬的處理手段。
“冷處理”是對付這階段孩子不錯的辦法。當孩子大吵大鬧的時候,你可以不去理睬他,等事后雙方都冷靜下來了,再同他講道理。如果孩子是在公眾場合撒潑的話,父母可以先把孩子拖回去,再進行冷處理。這樣做對孩子的自尊心起到了保護作用。
4-6歲講道理
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心理特征上處于一個過渡期,正從“自我中心”發(fā)展到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事物。同時,孩子在語言上的智能也有了相當?shù)奶岣摺?/P>
父母這時就可以采取“講道理”的方式來同孩子溝通了。坦白而簡單地向孩子說明為什么不能這么做,這么做會有什么后果,來幫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注意別對孩子說謊或說得模棱兩可。
“冷處理”的方式也同樣適用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冷處理之后再曉之以理,最后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愛的表達來撫慰他。
二、不同氣質(zhì)的孩子,不同的拒絕招式
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氣,爸爸媽媽也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獨特的氣質(zhì),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拒絕方式。大致有以下的方法:
容易興奮的寶寶:強制休息片刻法
對過于興奮、聽不進勸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帶到另一個場所,讓他脫離使他興奮的環(huán)境,兩眼冷靜地看著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有好奇心的寶寶:轉(zhuǎn)移注意力法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zhuǎn)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這樣,孩子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膽小而又依賴的寶寶:輕柔的暗示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覺,纏著媽媽,你不妨問他:“媽媽明天還要上班,你覺得媽媽累不累?”“你該怎么做呢?”
好勝心強的寶寶:激將法
早教知識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讓拒絕變成鼓勵。如:孩子不愿打針,父母可以說:“奧特曼連怪獸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針。小明呢?”
說“不”之前,請先自我反省
當你急急忙忙拒絕孩子的要求、對孩子說“不”的時候,也請省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
拒絕的標準是否一致
父母對孩子的拒絕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為今天心情好,便縱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對孩子嚴格一些。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絕不是因為金錢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動,它是一個讓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對行為規(guī)則進行認識的教育機會。
有沒有以身作則
例如,帶著孩子出去用餐,父母自己高聲談笑,卻要求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好,不要到處亂跑。試想,孩子會聽你的嗎?
所訂的標準是否合理
例如,當孩子提出是否可以不練鋼琴時,請先想一下你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已經(jīng)超出他的承受范圍了。
有沒有尊重孩子
父母的尊重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所以盡量不要當著許多人的面拒絕孩子。
三、拒絕孩子的六原則
對孩子說“不”的時候,有以下幾個原則,供父母們參考:
1.做事之前先與孩子訂規(guī)矩
早教教育約束來自于規(guī)矩。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訂立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的規(guī)矩。例如關(guān)于吃飯、看電視、玩玩具、買東西等,要給孩子一定的要求。為了讓孩子自覺遵守,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制定各種規(guī)矩,這是尊重孩子的體現(xiàn),也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孩子做起來就更主動,也更符合父母的要求。另外,制定的規(guī)矩應盡可能具體。例如,玩具要輕拿輕放,不亂扔,玩好后要自己收拾整理好,并放回原處。
2、引導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當孩子在從事一種不好的行為時,除了給孩子語言的告誡外還要引導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慢慢脫離不好的行為,而用有意義的行為取而代之。例如,當孩子沉迷于電視的時候,不能用簡單的關(guān)電視或者埋怨孩子來解決。如果用手工(玩具)、出去玩球來吸引孩子效果要好的多。也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家務勞動,如洗洗碗、整理小房間、給種植的花澆澆水等,孩子會漸漸對家庭有些責任感,視野就不會僅僅局限在某一不好的行為上。
3、不要心疼孩子的哭鬧
有的孩子不忍心看見孩子的哭鬧。只要孩子一哭鬧就無條件的滿足他的要求。如孩子到了商場鬧著要買價格昂貴的玩具。爸爸說:“不行,這玩具太貴了!庇谑呛⒆泳痛罂奁饋,爸爸立刻心軟了,對孩子說;“好好好,我們買吧!币粓鲷[劇立刻停止了,孩子的欲望得到了滿足。但是,孩子在眼淚中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哭鬧是管用的。
4、平靜地對孩子說“不”
當看到孩子身上存在著“毛病”時,不能把憤怒表現(xiàn)在臉上或語言及行動上。父母如果這樣做,也許正中孩子的下懷。有時孩子會故意做出某些惱人的行為,目的就是要惹惱大人,以求得心理上的開心。因此,父母要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某些言行。當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要用平靜的口氣表達你的心情以及你對孩子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從你的語言態(tài)度中了解到,父母的態(tài)度是誠懇而堅定的,任何無理取鬧都是沒有用的。
5、告訴孩子拒絕的理由
當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出現(xiàn)一些不良行為時,就要拒絕孩子,并把拒絕的真正理由告訴孩子。有些父母喜歡編一些謊言來騙孩子。例如,孩子想買玩具時,父母往往會說:“太貴了,買不起。”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旦孩子知道了真相后,父母的話不但不起作用,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建議父母不妨告訴孩子:玩具多了也沒什么意思,這個玩具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買,我們不亂花錢。這樣會幫助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并成長為一個理智消費的人。
6、說了“不”就要堅持到底
對父母來說,最難的就是將態(tài)度堅持到底。你可以給孩子一些警告,也可以對他的哭鬧置之不理,還可以讓孩子在某個地方冷靜十分鐘……至于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對待孩子,這要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來選擇。對于性格比較活潑的孩子,可以強制性地把他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讓他安靜一會;如果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就可以想辦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帶新鮮的事物上去;如果孩子的好勝心比較強,就可以用激將的方法……總之,不管采取那種方法,根本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將態(tài)度堅持到底。
小編總結(jié):家長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價值觀,善于引導與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過份的溺愛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長期以往,就會助長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氣勢,寵到最后,只會使孩子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在此家長也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棒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6933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