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yīng)該采取怎樣的教育方式呢,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讓孩子可以通過上面所介紹的一些內(nèi)容為的就是可以幫助家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上。
教子案例
劉軍的玩具很多,每次他過完周末,家里從客廳到臥室、廚房,都擺滿了各種玩具。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幫他收撿。劉軍對此很習慣,他常大聲招呼媽媽幫他做各種事情。幼兒教育
媽媽正忙著做晚飯,劉軍在客廳里喊:“媽,給我一杯檸檬水,我要加冰的!眿寢屘匠鲱^說:“沒看到我正忙嗎?你自己來吧!眲④婑R上就抱怨了:“我怎么會呀,我做不好啊,算了,我不喝了!币郧,他只要一發(fā)脾氣,媽媽會馬上應(yīng)允他,但這一次媽媽拒絕了。
半個小時候后,媽媽仍然專注于做晚餐,沒有理會劉軍。劉軍實在渴得不行,就自己從壺里倒了一杯涼水喝了。
專家剖析
男孩熱愛勞動的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一個從小不愛動手的男孩,就算成年了、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了,他依然習慣于懶手懶腳,不愛做家務(wù),也不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是一種行為意識,一旦養(yǎng)成,就會根深蒂固。親子教育網(wǎng)
勞動需要多動手動腦,這是對男孩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種鍛煉。經(jīng)常參加勞動鍛煉的男孩,勞動技能更嫻熟,做事情更有決斷力。勞動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選擇、判斷、承擔的過程,它能夠提升男孩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
男孩能從小進行勞動訓練,就不會排斥動手實踐,還會從動手中找到樂趣。男孩最初的勞動多是一些自理性勞務(wù),男孩多動手,提升的是自己的生存技能。這些自理技能能伴隨男孩的一生,讓男孩在生活自理中只依賴自己,不求于人。
一個熱愛勞動的男孩,能夠養(yǎng)成一種勤奮、進取的品質(zhì)。男孩愿意用辛勤的勞動換取價值,這不正是一種生存能力的體現(xiàn)嗎?勤奮往往和成功緊密相連,“人勤地不懶”,說的就是勤勞的力量。熱愛勞動能培養(yǎng)出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這些是讓男孩終生受用的。親子教育
給媽媽的教子建議
建議一:營造“勞動光榮”的家庭氛圍
培養(yǎng)男孩熱愛勞動、勤于勞動的品質(zhì),需要一個以勞動為榮的家庭氛圍。如果媽媽自身好逸惡勞,時常抱怨勞動臟、累,是一種低賤的事,男孩也會本能地排斥勞動。
爸爸如果總說,“家務(wù)是女人的事”,哪怕妻子累得滿頭大汗,他也無動于衷,男孩也會默認爸爸的觀點,厭惡男人從事家務(wù)勞動。媽媽必須從自身及丈夫身上杜絕類似的言行,不讓家庭惡習感染了男孩,讓小男子漢們從小厭惡體力勞動。
建議二:讓男孩自己整理玩具
玩具和男孩的關(guān)系密切,整理自己的玩具,能夠提升男孩的勞動興趣。玩具伴隨男孩的整個童年,玩具的增多,整理玩具就成了一項不可忽略的勞動。親子教育網(wǎng)
整理玩具是一項勞動,它同樣可以鍛煉男孩的動手能力,還鍛煉了孩子的分析、歸類能力。男孩學會井井有條地安置玩具,也能同樣安置其他事物。
建議三:讓男孩承擔一定的家務(wù)
媽媽讓男孩承擔家務(wù),是讓他學會生活。男孩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后,就可以分配一些固定、具體的家務(wù)讓他來負責,例如周末大掃除、取報紙、取牛奶、幫媽媽收衣服等家務(wù)。男孩承擔家務(wù),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應(yīng)盡的義務(wù)和責任。
初中階段,男孩可以負責煤氣、采購、派送等大型艱巨的家務(wù)了。男孩在動手過程中,能夠更快地融入社會,學習相關(guān)的生存技能。
建議四:鼓勵男孩進行社會勞動
社會勞動與自理及家務(wù)勞動不同,它能兌換成有價物,也稱為等價勞動。男孩要早日學會自立,必須學會進行社會勞動。
總結(jié) :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幫助家長提高孩子的勞動能力,通過家長的教育讓孩子成為一個教育孩子的能手,這對于孩子以后的教育生活起到的作用是長久的希望家長可以多關(guān)注一下孩子勞動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8923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