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因為男孩學習成績不如女孩,僅僅因為歷年高考狀元中女生比男生多,僅僅因為進工讀學校的男生比女生多,就提出“拯救男孩”這一論斷?
近年來有滬上學者提出“中國城市男孩教育:危機與救助”這一課題。教育專家孫云曉與兒童心理學博士李文道、趙霞歷時一年半,以眾多研究為基礎(chǔ),對當代中國男孩的狀況作了科學翔實的描述,揭示出目前中國男孩成長危機的三大主因:應試教育對男孩更不利;父教缺失與母親溺愛導致男孩陽剛不足;以及流行文化特別是選秀文化盛行對男孩性別形成具有消極影響。他們的教育專著《拯救男孩》日前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研究表明,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qū)發(fā)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男孩甚至連手指神經(jīng)都比女孩發(fā)育得晚。但是應試教育卻常常忽視了男孩與女孩的這些差異。記者了解到,目前男孩子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行為問題;二是學習成績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這是因為這個階段考試偏重標準答案,上學強調(diào)行為規(guī)范。一些學校和老師缺少必要的寬容度,不允許學生有一點點違規(guī),以便于掌控。而男孩子愛玩、頑皮的天性,使得他們在行為規(guī)范和考試兩方面均比較“吃虧”。
如何使男孩走出危機?《拯救男孩》為此設(shè)計出四項具體對策:
一是改變對男孩的態(tài)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實、耐心等待暫時落后的男孩、學會欣賞與女孩不一樣的男孩;
二是父親要成為男孩的榜樣和引路人;
三是母親要勇于“放養(yǎng)”男孩;
四是學校和家庭要因性施教。
其實,早在2003年美國《商業(yè)周刊》就曾經(jīng)發(fā)表過題為《新的性別差異》的文章,分析了學校中男女生的差別及原因。文章說,在美國乃至許多西方國家,從幼兒園到大學,女孩們多為出類拔萃,而男孩子卻落在了后面。女孩成為受教育主體這一事實,可能使21世紀成為第一個女性世紀。幫助小男子漢們恢復自信,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適應他們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教育界及全社會面臨的迫切任務。
據(jù)悉,由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統(tǒng)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多年前曾組織過對35個國家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評分上都勝過男孩。報告稱,“21世紀的基本國民教育,更要關(guān)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問題”。為此,歐美一些國家已提出了“拯救男孩計劃”。
記者以為,未來已經(jīng)在女孩面前綻放,但是今天的老師、父母、學校沒有理由不幫助男孩子們在其中找到落腳點。畢竟,一個美好的世界離不開男女兩性的共同參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9908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