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玩具在經(jīng)過跨界合作之后,成功地華麗轉身,以藝術模式轉向成人世界。雖說“玩具”這兩個字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輕視感,但對于起源于香港,流行于歐美的潮流玩具,至此已很難忽視其背后的價值。從英文“UrbanVinyl”和“DesignerToys”翻譯過來的“都市塑膠玩具”也好,“設計師玩具”也好,無疑為設計師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平臺,將2D作品轉向為3D的形象。
一、The Gardeners
“都市塑膠玩具”,即上世紀90年代末興起,由國際玩具廠商與設計界共同推動的跨界創(chuàng)作形式。它讓原本只專注于動漫題材、商業(yè)味濃重的人偶玩具,在眾多個性鮮明的設計者手中,被賦予了豐富全新的實驗風格和藝術價值,從而漸漸演變成了與hip-hop、波鞋、LOMO、動漫并駕齊驅的都市潮流文化的重要分支。
而“都市塑膠玩具”的設計必須是獨特的。其實叫它玩具是有點不公平也不合理!岸际兴苣z玩具”并不是給人玩兒的東西。它們是真正的藝術品,不是之前某種流行形式的復制。對這種玩具,雕刻技巧和設計是最重要的品質衡量標準。和塑料材料不同,聚乙烯抗潮,結實但不乏柔韌性。塑膠可塑成透明,半透明,或多彩樣。而塑膠相比普通塑料的最大優(yōu)勢是其低廉的生產(chǎn)價格。
二、Medicom Toys:
1.Kaws Be@rbrick系列
由著名紐約涂鴉藝術家Kaws設計,Medicom Toys生產(chǎn)的Kaws Be@rbrick。這次的Be@rbrick一邊是正常的樣子,一邊是被解剖后帶有內臟器官的樣子。
“都市塑膠玩具”的整個孵化過程要歸功于一位香港設計師Michael Lau。90年代后期,劉先生既在畫廊買畫,同時在廣告業(yè)謀生。這時一家名叫“Anidoze”的音樂公司聘請了劉先生為他們一張專輯設計封面。與以往的2維封面不同,劉先生設計了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并且把它拍成照片。
意料不到的是,唱片上市之后銷量一直平平,但是這套被他賦予了強烈未來感的玩偶作品,卻引發(fā)了香港玩具界的轟動,人們第一次發(fā)現(xiàn),習慣意識中必須跟著動漫走、比較可愛比較精致的人偶玩具,原來還有一條更酷更具創(chuàng)意的路可以走。
2.Toy2R:Kozik Potamus系列
藝術家Frank Kozik和Toy2R合作設計的Potamus。Kozik最著名的潮流玩具就是抽煙系列的玩偶。香蕉、西瓜、兔子、手雷、冰激凌等等也都被設計成可愛的抽煙的形象。
在Michael Lau的啟發(fā)下,以Kidrobot、Medicom、Toy2r、StrangeCo為代表的玩具廠商,除了自己研發(fā)設計之外,開始遍邀全球頂尖藝術家或藝術團隊進行創(chuàng)作,他們來自世界各地,職業(yè)也五花八門,從平面設計師、電影導演、漫畫家、音樂家、DJ到涂鴉藝術家、搖滾明星?
3.Toy2R:Qee系列
Toy2R和藝術家Frank Kozik合作設計的Anarchy系列Qee小熊。
其它類型還包括KitCatQ的小貓、DoggyQ小狗、MonQ小猴子、Bunee小白兔。
“都市塑膠玩具”的主題各異,但是比較突出的是反映年輕嘻哈文化的主題。這類主題的玩具多描述亞洲和美國文化中嘻哈和相關音樂風格藝人的形象。近幾年一向自視甚高的國際品牌也樂于在都市塑膠玩具的潮流上耍上一把,給顧客帶來了新鮮的視覺調料。在這個crossover之后,潮流玩具本身也收獲頗豐。藝術家們無疑提高了它的藝術價值。而與品牌的合作也意味著它豐富的文化意義。
在與那些國際一線玩具品牌的合作過程中,這些都市潮流人士幫助“玩具”進一步拓展在傳統(tǒng)商業(yè)市場中的自我價值。正是這種無邊界無限制的合作理念,讓潮玩運動在短短幾年中成為了最新銳最有活力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
4.Kidrobot:DIY Munny系列
Kidrobot的Munny系列是沒有上色的空白“油布”,收藏家可以DIY自行設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19916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