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地方風俗,尤其是對小孩子的教養(yǎng)方法更是不一樣,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巴厘島獨特的習俗方法吧,希望父母們們都能夠從以下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啟示,具體的了解下吧!
在巴厘島,傳統(tǒng)習俗認為,嬰兒在出生后的頭3個半月里,不能接觸土地。所以,他從來不會被單獨放到任何東西上。每一分鐘,都有人抱著他,白天,他躺在大人的臂彎里,到了晚上,則睡在大人的懷里。在那里,嬰兒被看做是上帝,100天以后,他將作好進入這個世界的準備。到那時,會有一個小型的慶祝儀式。在儀式上,先用水把他的雙腳清洗一下,然后,他就可以平生第一次接觸地面了。在我看來,這個傳統(tǒng)習俗里面包含了很多民族智慧。巴厘島人認識到人類嬰兒強烈的依賴性,知道他或她需要依戀媽媽,而且,他們把這種早期的親子關系看做是一個不應受外界干擾的獨一無二的體驗。早教網(wǎng)
在西歐的一些國家,媽媽通常會有長達1年的產假,爸爸也有6個月的產假。(挪威是世界上最進步、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在那里,爸爸和媽媽的產假是強制性的!)在美國,早期良好的親子關系將會使孩子終生受益,培養(yǎng)出一代健康的、陽光的、堅忍不拔的兒童。這遠比花費大量的金錢去開發(fā)各種所謂的課程和產品,給兒童各種獎勵,或者提供良好的特殊矯治課程強太多太多了。
謀生的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我沒法兒告訴你怎么去平衡你的時間。我所能夠提供的建議就是,盡可能多地花時間陪陪你的孩子。無論你現(xiàn)在正在工作崗位上還是正在做志愿者,如果有可能的話,盡量離開一段時間,至少3~6個月,直到你覺得你和孩子已經(jīng)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之后,再回去工作。
很多父母在他們的嬰兒出生沒多久就不得不離開家去工作。對他們來說,跟孩子建立情感和心理聯(lián)系的機會只有早上和晚上,在夜間哺乳時,以及相對漫長的周末閑暇時。嬰兒的適應力很強,雖然他們傾向于喜歡一個看護者,但是在他們的生命第一年里,他們可以跟3個看護人建立依戀關系。即使媽媽沒辦法花盡可能多的時間跟孩子待在一起,希望跟兒子建立密切心理聯(lián)系的媽媽也可以做到。研究表明,最重要的其實是母子之間交流的質量,而不是在一起的絕對時間數(shù)量。從實際的角度來說,媽媽應該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最高質量的日間看護,并從家人和朋友那里爭取盡可能多的幫助來解決家務問題,以免因為家務瑣事使得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夠。這樣,她就可以沉醉在跟兒子互相了解的美妙時光里了。
在你兒子的大腦里面(包括每一個嬰兒的大腦),有一種叫做“鏡像神經(jīng)元”的東西,他們會復制他所看到的你做的事情。如果你微笑,他也想微笑。在3~4個月大的時候,他能自發(fā)地微笑,并且只要他愿意,在任何時候都能對你作出回應。如果你皺眉,他的臉好像也變得更加嚴肅了;如果你大笑,他也會大笑。而且,不需要事先計劃,如果他發(fā)出某個聲音,或者做出個鬼臉,你就會模仿。例如,如果一個4個月的孩子喊“大,大,大大”,媽媽幾乎會立即給他重復出這些聲音。如果嬰兒發(fā)出吐氣的聲音,呸呸的聲音,大多數(shù)媽媽或者立即重復,或者會大笑,然后他們的寶寶也跟著大笑!八拿娌勘砬楸磉_方式跟我很像!币晃荒赣H這樣描述他的兒子,并對這種鏡像效應感到驚奇。早期教育
母子之間這種大量的模仿式交流是孩子情感生活的基礎。
總結: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偏遠地方或是少數(shù)民族更是有自己獨特的育兒方法,那么我們不防取其精華吧,但愿父母們都能夠都能夠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056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