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尼爾森,美國兒童問題專家。
家長:我的孩子很任性。怎么3-4歲就有“反叛”心理。我叫他干什么,他總是偏不。怎么辦好?
簡·尼爾森:在適當(dāng)?shù)那闆r下,讓孩子有兩種可選擇的決定。如:“你可以買棒棒糖,或買可口可樂。任選一樣!比纾骸澳憧梢源┡K衣服上幼兒園,或者你把它換下來放到洗衣機里去!
家長:我的5歲小兒總是闖禍。踢小皮球不是給鄰居家的玻璃踢破,就是把院子里的小女孩的臉踢腫。很頭疼。
簡·尼爾森:和你的兒子一起商量解決這個問題。你要讓他參與意見,他以后就會記住了。你可以說:“兒子,如果你繼續(xù)在這么小的院子里踢皮球,你想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兒子答:“要踢壞別人家的門窗!蹦銌枺骸澳窃趺崔k呢?”你的孩子就會自己提出到遠一點的大一點的空地上去踢皮球了。
家長:每天哄我6歲的女孩上床睡覺是最麻煩的事,我要哄她許多時間,給她講一個又一個故事,真累人。
簡·尼爾森:父母一定要記住這樣的原則:說到做到。對孩子不要一味讓步。話要說得簡單明了,最好不超過10個字,始終堅持一個說法,一句話往往是最有效力的。你對她說,該睡覺了。講故事,只能講到8點。她可以有選擇,要么早上床,講故事可以講得長些,要么遲床,講故事講得短了。這樣使孩子懂得如何遵守規(guī)定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zé)。
家長:我的孩子4歲,他不愛刷牙。我們催促他,責(zé)罵他,他還經(jīng)常要賴掉刷牙。給他講過多少遍不刷牙的后果,無濟于事。
簡·尼爾森:你把他交給牙科大夫去處理。讓牙科大夫檢查她的牙齒,并告訴她不刷牙的后果。在這種時候,大夫的話比父母更有權(quán)威。
家長:我4歲的兒子和我妹妹4歲的女兒,兩人不在一塊就互相盼望要在一起玩,好容易到了星期天,在一起就常常發(fā)生爭吵,為搶奪一件玩具鬧得天翻地覆。怎么勸也安靜不下來。
簡·尼爾森:與其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安靜下來,還不如靜靜地等孩子注意你。孩子們因一件玩具而爭吵起來,你就靜靜地把玩具拿開,把它放到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你不用說一句話孩子們就能明白。若想要回玩具就得停止?fàn)幊场?br>
家長:我的孩子3歲,在日常生活中我要費勁地讓他完成吃喝拉睡等事項,就是洗個澡也要費許多口舌。
簡·尼爾森:孩子往往忽視父母說的話,這是由于父母說得太多。對幼小的孩子當(dāng)注意一條原則:少說多做。你要求孩子干什么了,你可以這樣,牽著孩子的手,上桌吃飯、上床睡覺或把他放進洗澡盆里……你想讓孩子能聽清楚你的話,你必須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講話的時候,如果你是站著或走向孩子而不是坐在房間的另一頭的搖椅里發(fā)號施令,你會發(fā)覺你的話立刻就產(chǎn)生了效果。
摘自《中國兒童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21522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