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同國家的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兒童節(jié)是小朋友們最期待的一個節(jié)日,這是一個充滿童趣的節(jié)日,我們應該讓孩子了解孩子,從而了解世界。世界上的孩子是多種多樣的,小編搜羅了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孩子的照片,一張照片并不能包含當?shù)厮械暮⒆,TA們只代表一種成長方式。


  韓國是一個傳統(tǒng)家庭觀念很重的國家。因此,女孩從很小開始就能感到身為女性的壓力,她們要學習如何表現(xiàn)得更有女性特質。(photo by Jodi Cobb)

  津巴布韋,一群女孩正在草原上跳傳統(tǒng)舞。盡管在非洲,津巴布韋的識字率已經算較高的,但這些女孩子的上學機會也仍然少于男孩子。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因為老師們的工資被拖欠,津巴布韋曾一度關閉所有的學校。(photo by Suzanne Porter)

  這個埃及小女孩正在從媽媽那里學習跳肚皮舞。盡管在埃及,很多婦女都十分崇拜那些著名的肚皮舞舞蹈家,但是,很有趣的是,她們卻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肚皮舞舞者。(攝影師 Jochem Wijnands)

  在中南美,這樣的吊床十分有用,孩子們睡在這樣的吊床中,可以保護避免受到蛇,螞蟻等雨林毒蟲的傷害,它的透氣性也能防止因為高溫潮濕氣候而帶來的皮膚疾病。(photo by Edwen A. Franken)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一帶有近100萬說瑪雅語的土著。政府為學校配備了雙語老師,使這些瑪雅的孩子在學校里還會學習到西班牙語,并鼓勵她們提高西班牙語技能,降低輟學率,將來會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photo by Edward Parker )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這是一群放學回家的哥倫比亞學生,他們一起穿越一條鐵路才能回到家中。在哥倫比亞,國家為孩子們提供長達14年的教育,因此不論男孩還是女孩,識字率都在90%以上。但是, 24歲以下的失業(yè)率仍然在20%以上。(photo by Jurjen Drenth)

  巴瑤(Bajau),被稱作海上吉普賽人,一群“以海為家”的馬來原住民,數(shù)百年來生活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靠潛水打魚為生,盡管現(xiàn)在已經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但巴瑤孩子仍然從小就培養(yǎng)出良好的水性,尤其是在水中的視力極好。

  照片中的巴瑤男孩帶著攝影師帶來的潛水鏡,他們很好奇這個新玩具,實際上,這些潛水鏡的密封性并不好,孩子們高興的是自己的怪樣子。(photo by Timothy Allen)

  這個小女孩和她的家人生活在印度Naisingpara難民營。這個地區(qū)因為部族之間的沖突,而陷入貧困和戰(zhàn)爭,大量的家庭和孩子成為流浪難民,無家可歸。(photo by Timothy Allen)

  一個正在學習數(shù)字的馬賽族兒童。馬賽人(Maasai)是東非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人口將近100萬,絕大多數(shù)馬賽人仍然堅持著傳統(tǒng)的游牧生活(包括生飲牛血的習慣)。

  近年來,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政府鼓勵馬賽人定居從事農業(yè)生產,已有一小部分人轉為半農半牧,并有少數(shù)人進入城市謀生。為了讓孩子們未來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工作,政府鼓勵孩子們去上學(盡管這樣可能會沖擊馬賽人的民族傳統(tǒng))。不過,馬賽人的識字率仍低于20%。(photo by Randy Plett)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巴黎美食節(jié)上,一組法國小朋友在上烹飪課。為慶祝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法國菜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11年開始,法國政府每年9月22日左右都會舉行全國性美食節(jié),以傳授和交流美食烹飪知識。(photo by Tom Craig)

 

  三個女孩手牽手走在米克諾斯島蜿蜒的街道上。米克諾斯島是希臘最美的島嶼。在希臘,教育是義務制并全免費的,識字率高達到98%。不過,很多希臘父母仍然希望教育制度更精英化一些,因此,他們會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些私人夜校補習核心課或語言課。 (photo by Kevin Wo )

  兩個女孩兒坐在爸爸自行車前的行李架里,欣賞阿姆斯特丹街頭的風景。荷蘭人十分喜歡騎自行車,他們從小就學習騎車。這樣,長大以后,他們就可以經常騎車到處去旅行了。(Photo by Jurjen Drenth)

  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奎達地區(qū)的一所政府小學里,一名受過專門訓練的老師正在給一群孩子們上健康和衛(wèi)生課。這個地區(qū)是山地和沙漠,水資源十分匱乏。(photo by Shehzad Noorani)

  一群身著民族服裝的塞拉利昂孩子正在村子里聚會。塞拉利昂是一個多民族多部落的國家,F(xiàn)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無論是購買能力、健康長壽或是受教育程度都是世界后列,經濟活動因內戰(zhàn)而崩潰。(photo by Des Villie)

  盡管大多數(shù)沃達貝人都不識字,但是他們從很早就開始學習本民族(沃達貝族)的牧民文化。所有的沃達貝孩子從8歲開始就要學習照顧牛犢,12歲開始牧羊,15歲放牛;而女孩10歲就要開始學習制作黃油,15歲要學會擠牛奶和為家人做飯。(photo by Timothy Allen)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這是一個典型的密西西比家庭。孩子們跟隨父母,一起來到密西西比河邊專設的釣魚小碼頭,享受他們的假期,F(xiàn)在,他們正翹首盼望魚兒上鉤。密西西比河是北美第一、世界第四的河流,長達6725公里,途中還有無計其數(shù)的支流湖泊。(Photo by Alessandro Gandolfi)

  阿爾曼,一個孟加拉的九歲男孩,頂在他頭上的是一大盆水。他沒有上學,因為他的父親生病了。他是家中唯一可以掙錢的人,于是他不得不輟學在當?shù)氐囊粋小旅館打工。

  攝影師在街上偶然遇到阿爾曼,阿爾曼主動請求攝影師為自己拍張照片。阿爾曼美麗的微笑打動了攝影師。“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我沒有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一絲憂傷。”攝影師說。(Photo by Kazi Sudipto)

  這是萬象附近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的小學生和他的教室,黑板上是他正在學習的老撾語。老撾語有28個元音字母,26個輔音字母,也是從左往右讀寫。和英語一樣,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特定的發(fā)音。(Photo by David Sanger)

  布姆唐宗(Bumthang)附近一所村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都是牧羊人。2012年,不丹獲得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掃盲獎。因為不丹在鄉(xiāng)村地區(qū)建立了950個左右這樣的基礎教育學校。(Photo by Peter Adams)

  一群小舞蹈隊員正在等候東京高圓寺阿波舞節(jié)開始。高圓寺阿波舞節(jié)在每年八月的最后一個周六日舉行。 由于年份久遠,這個舞節(jié)知名度越來越高,約有190多個舞蹈團體、一萬多名舞者參加,現(xiàn)在已成為東京夏天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吸引了很多來東京旅游觀光的外國人。(Photo by Ton Koene)

  2歲的瑪瑪·宋果(Mama Songo),父母都是剛果河上的船員,她的家就在這艘船上。她剛剛在船甲板下洗完澡。平日里照顧她的是一位15歲的船工。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263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