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嘸——,媽 媽,我還要聽,你再講。”xx使勁搖著媽 媽的手臂。
“媽 媽工作了一天,回家后又燒飯洗碗,很辛苦,想休息了,明天再講吧。”
“不,媽 媽,再講一個!”女兒在懇求。
“不講了!一個也不講!要聽,你自己去點易讀寶。”
“哇——”xx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樣的情景,許多家庭都在無數(shù)遍地重復(fù)著。如今,年輕的父母都明白這樣的道理:給孩子講故事有助于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智力的開發(fā),于是,特地買來了大量故事書,每天晚上一個一個地講給孩子聽。可講著講著,父母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了,每晚,一個不夠要兩個,兩個不夠要三個……發(fā)展到最后,講故事成了父母的負擔(dān),不得不向孩子討?zhàn)。不講吧,覺得對不起孩子,連這么一點正常的要求都不能滿足;講吧,又實在感到麻煩和疲勞。怎么辦?有的父母買來了易讀寶,讓孩子自己點著電子書聽讀。易讀寶可省去人工朗讀,解放了父母。起初,孩子還喜歡,可時間一長,有的孩子就不滿足了:一是可以用易讀寶的故事畢竟有限;二是易讀寶沒有互動,總感覺不夠親切。許多孩子還是想聽父母親自朗讀,哪怕普通話不準,哪怕這個故事已經(jīng)重復(fù)了無數(shù)遍。這就給年輕的父母出了難題:如何盡量滿足孩子的胃口需求而又避免自己重復(fù)講述的麻煩與疲勞?要解決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智慧地科學(xué)地講,具體地說,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輪流對講。給孩子講故事,不能老是捧著書讀,照本宣科,而是要經(jīng)常變換方法。小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一個故事,聽十遍八遍都不嫌多。講這種已經(jīng)講過多遍的故事時,可以采用輪流對講的方式,就是父母先講幾句,再讓孩子來講幾句。孩子雖然不認識字,但是看著畫,自己也能講一些。比如講《白雪公主》這個人人喜愛的故事,大人先講第一段:“從前,有一個小公主,她的皮膚像雪一樣白,大家都叫她白雪公主。在白雪公主很小的時候……”到這里戛然而止,要孩子接下去:“她的媽 媽就去世了。”然后再由父母講幾句,孩子講幾句。這樣輪番著講,既可以減輕父母的朗讀強度,也可以訓(xùn)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有著一石雙鳥的作用。如果孩子接得順,父母要大力表揚。
二是猜讀續(xù)接。在講新故事時,父母不要一口氣把故事從頭到尾馬上讀完,可以在中途停幾停,讓孩子根據(jù)已有的信息,來猜一猜下面的情節(jié)。比如講《狼和小羊》的故事,在講到這里時:“小羊說:‘狼先生,您住在上游,我住在下游,我怎么可能把您的水弄臟呢?’狼無話可說,但它還是不肯放過小羊。”問孩子:狡猾的狼會用什么辦法呢?要孩子來思考。當故事發(fā)展到小羊委屈地說:“狼先生,那怎么可能呢?去年我還沒生下來呢?”時,又可以停一停,讓孩子猜狼又會怎么辦。一開始,孩子可能會亂猜一通,但如果講清狼的特性,再巧妙引導(dǎo),多猜幾次,孩子的猜讀能力就會強起來。猜讀續(xù)接,既可以減輕單一朗讀的疲勞,又能增強孩子的主動參與,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發(fā)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互動閱讀。
三是即興編創(chuàng)。有時,老故事講膩了,新的故事書身邊又沒有,可孩子還是想聽。怎么辦?就來個共同即興創(chuàng)編。父母擬出幾個相關(guān)的事物,再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大家一道編故事,看誰編得合理和有趣。比如根據(jù)“風(fēng)箏、小鳥和蜻蜓”來編一個關(guān)于飛的故事,或者根據(jù)“蚯蚓、泥鰍、螻蛄”編一個關(guān)于鉆洞的故事。編創(chuàng)故事,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對孩子要求不能太高,目的不在于能編出什么故事,而在于讓孩子明白:故事就是聰明的人編出來的,作為小孩子,不能光是聽,要學(xué)會自己編創(chuàng)。
故事中長大的孩子聰明,可怎么講故事,這里大有講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23860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