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育兒觀念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大人都不希望孩子犯錯,但是很多家長卻沉浸在自己錯誤的育兒觀念中不自知。我們對自己的錯誤全然不知,但是不意味著對孩子的傷害會減少。育兒路上,無論我們多么努力,都應該審視一下我是合格的父母嗎?
不合格的家長往往不是一個單一問題存在,而是一些列錯誤行為的疊加。錯誤的行為和語言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創(chuàng)傷。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不合格父母的共同特征,從而來審視我們自己,你我合格了嗎?
1、孩子說真話,也被爸媽責罵
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孩子勇敢的承認了錯誤。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還是責罰了孩子,而忽略了孩子勇于承擔的勇氣。
2、當著外人,教育孩子
孩子犯錯后,很多家長不分場合、不論多少在場就開始訓導孩子,甚至打罵。這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今后成長產(chǎn)生陰影。
3、命令多、鼓勵少
很多情況是我們要求孩子做事,往往都命令或者指派的方式,很少是鼓勵孩子怎么做。比如讓孩子起床,大多數(shù)我們都會說:“明天7點起床,要不又遲到了。”也許我們說:“寶貝,你明天要起早哦,要不我們就晚了。寶寶最棒的,一定可以做到的。”
4、對孩子關(guān)注不夠
不知道你有想過孩子為什么總是調(diào)皮搗蛋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其實就是我們大人忙于工作或者其他自己的事情,對孩子冷漠,關(guān)注不夠。
5、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相信這件事,小時候我們自己也經(jīng)常聽到,自己爸媽也總是和你提起那個從未見面的別人家孩子。其實這是一個不稱職家長的顯著標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拿自己害的短處和被人孩子的長處相提并論。
6、和孩子說話除了批評還是批評
很多家長總是消極看待孩子,總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和孩子講話不能平心靜氣,總是一副要教訓人的口吻。這種育兒方式已經(jīng)過時了。蹲下來和孩子來一次平等的對話,也許效果比你之前好很多。
7、幫孩子決定一切
很多家長幫孩子做出了太多事情,決定太多。很多事情孩子并不喜歡,也只能忍受、迎合父母的喜好。最嚴重的就是給孩子報興趣班了,興趣班是孩子的興趣班,不是大人的,不要自己喜歡就替孩子決定了。
8、榜樣的力量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我們怎么引導,孩子就怎樣成長。我們總是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從來沒有反思孩子是跟誰學的。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一個好的榜樣,怎么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呢?
9、沒事,媽媽幫你做
這是現(xiàn)在很多家長存在的問題,最嚴重就是出現(xiàn)在孩子做作業(y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很多家長認為這不是給孩子留的,是家長作業(yè)。其實我也調(diào)查了很多家長,有些作業(yè)確實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的。這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全權(quán)代理,必須讓孩子參與其中。
10、體罰孩子
孩子做錯事后,很多家長脾氣暴躁,從來不教孩子分辨是非,也不給孩子講道理。唯一的辦法就是舉起高高的手掌。威脅成了家長管教孩子最有效的工具。我想告訴爸媽這樣只能控制孩子的行為,永遠不能控制孩子的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4771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