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游戲10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游戲10則



1. 五個簡單的問題


人類的某些行為、態(tài)度或反應受遺傳、環(huán)境、文化等影響是可以預料的。通過觀察力的培養(yǎng),你就能發(fā)現(xiàn)人類的一些行為的規(guī)律。


目標:用實例說明某些行為是可以預料的,培養(yǎng)學員的觀察力


時間:15分鐘


教具:根據(jù)人數(shù)每人配備一張紙、一支筆


過程:首先發(fā)給每位與會學員一張紙和一支筆。請他們在聽到五個問題后迅速給出答案。答案應為他們的第一反應。然后快速說出問題:


1) 你最喜愛的顏色是什么?


2) 說出一件家具。


3) 說出一種花。


4) 在1~4之間選一個數(shù)字。


5) 說出動物園中的一種動物。


然后給出下列答案:紅色、椅子、玫瑰、3、獅子。


討論:


1) 每個問題有幾人"答對"?(請"答對"者舉手。選擇這些答案的人數(shù)多的驚人。)


2) 在你看來說明了什么問題?(人類的某些行為、態(tài)度或反映是可以預料的。關鍵是要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


變化:


1) 選擇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或者容易被忽略的規(guī)律來替代問題。


2) 難度變化:讓學員自己去發(fā)現(xiàn)可預料的行為并檢測。




2、萬花筒



時間:每輪15分鐘左右 人數(shù):每輪游戲人數(shù)30-50人


規(guī)則:所有的參賽者務必記住以下的7條口訣:


牽牛花1瓣圍成圈;杜鵑花2瓣好做伴;山茶花3瓣結兄弟;馬蘭花4瓣手拉手;


野梅花5瓣力氣大;茉莉花6瓣好親熱;水仙花7瓣是一家。


50人隨意站立在指定的圈內,游戲開始,主持人擊鼓念兒歌,主持人的兒歌隨時回停止,當主持人喊到"山茶花"時,場內的參賽者,必須迅速包成3個人的圈,當喊到"水仙花"時,要結成7個人的圈,"牽;"就只要1個人站好就可以,凡是沒有能夠與他人結成圈,或者數(shù)字錯誤的,都被淘汰出局,到最后圈子里剩下的為贏家。


獎勵:等到圈內剩余人數(shù)到5人左右,游戲即停止,這剩余的人即獲得個人獎。


評:要求你的反應敏捷,動作迅速,當然記憶力要相當?shù)暮茫?0個人的大游戲,難免會亂作一團,到時候你要記得相信自己!


3、.抓手指


目的:集中注意力


方法:圍成一個圓圈,面向圓心站好,然后把左手張開伸向左側人,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右側人的掌心上。教師發(fā)出“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后,全體踏腳步。教師可用“1、2、1”的口令調整步伐。當發(fā)出“1、2、3!”的口令時,左手應設法抓住左側人的食指,右手應設法逃掉,以抓住次數(shù)多者為勝。


規(guī)則:1.搶口令者抓住無效。 2.手掌不張開,抓住無效。





4.解扣


目的:非常類似兒時的翻繩游戲,所不同的是想要過關必須要靠團隊的群策群力,依靠每個組員的分工合作,而且你的思維方式越廣,你面前的道路也就越順利。


一、熟悉階段:參加者圍成一圈(人數(shù)為基數(shù),有傷者旁觀,去除首飾等),每人雙手一上一下伸展(所有人同一個手上下),站好后伸手去拉住在隔壁一人的手(一個方向一人);顒又腥魏稳说氖植坏盟砷_,否則將被處罰。


全體參加者雙手相握后,開始想辦法達到一個目的:最終恢復成單圈手拉手(相鄰兩人左右手相牽)。 如人數(shù)是雙數(shù),會變成兩個圈。



5.心電感應


目的:競爭與合作;問題分析與策略的形成


場地:室內外均可,12~16人一組(偶數(shù)為佳)


器材:每組3個骰子、玩偶或球(等于整組1/2人數(shù))


規(guī)則:1)請伙伴依序采1、2方式報數(shù),將整組分成兩小隊面對面坐下(中間距離兩個手臂長),拿一個玩偶置中放在隊伍最尾端(大約是最后一位伸出手臂才可碰到的位置)


2)當訓練員擲出單數(shù)點數(shù),就可以搶最后面的玩偶,先得到玩偶可得一分


3)過程中不可說話,另外除排頭可以看骰子點數(shù)外,其余伙伴都要閉上眼睛


4)每次得分,隊伍則往前推進一格(即排頭移動到最后一位的位置,第二位開始往前遞補為第一位,依此類推);如果搶錯了(偶數(shù)點搶玩偶),則到扣一分,伙伴位置排列則要倒退回一位,位置一旦坐定,就不可改變順序(可依情況調整規(guī)則)


5)每組有2次暫停的機會可運用,每位伙伴都當過排頭且回復原來的位置才算獲勝


變化:1)每個相對的伙伴中間均擺放一個玩偶


2)規(guī)則同上計分方式改變如下:A、每個玩偶都是一分,最后一個玩偶分數(shù)是前面玩偶分數(shù)的總和(例如一共放了6個玩偶,最后一個是五分其余都是一分);B、如果拿到半數(shù)以上玩偶,則總分可乘以2倍


分享:1)你覺得整個團隊致勝的關鍵在于排頭?排尾(搶玩偶者)?還是訊息傳遞者?或者你有不同的看法?


2)你覺得活動中那個角色是領導者?


3)活動中團隊有特定的領導者嗎?或者是因為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環(huán)境、所以有不同的安排?實際的生活、工作經(jīng)驗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4)當你成為排頭(發(fā)號司令者),你有什么感覺?當你的角色是等待、傳遞訊息、行動先鋒(搶玩偶),你又是什么感受?


5)對手的行動對你們團隊的影響是?是壓力還是激勵?你是如何看待你的對手?


6)競爭是否讓你更有沖勁、更有行動力?


7)是否所有人都知道看點數(shù)的重點?這在策略的形成上有沒有什么影響?


8)團隊一共使用了幾種方法?是否曾受到對手的影響(或啟發(fā))而改變策略?


9)當比數(shù)相同,且只剩一分就可得勝,你們是否會賭上1/2獲勝的機會,直接行動(搶玩偶)再說?為什么?如同一個成熟的競爭市場,你會采取保守或主動的態(tài)度?




6、生命之圈


目的:觀察力的訓練


場地:12~16人一組,每組一個呼拉圈(每個呼拉圈有三到四種顏色更好)


規(guī)則:1)每組圍成一個半圓,由訓練員面對伙伴手持道具,開始宣布:現(xiàn)在要進行的是一個很嚴肅、且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生命課題『生與死』


我現(xiàn)在用『1代表生』、『2代表死』(訓練員開始示范1與2的表示方式)


☆訓練員先將呼拉圈擺放一個位置(例如轉單數(shù)圈…等)后,然后說明:『注意看,這是1』


☆訓練員再將呼拉圈改變擺放方式(例如轉雙數(shù)圈….等),然后說明:『這是2』


2)示范完后,訓練員開始變換呼拉圈的擺放方式(剛開始2~3次依照示范的方式,然后開始改變,因為規(guī)則不在于此),然后詢問伙伴『這是1還是2?』


3)當幾位伙伴應答后,有伙伴答對時,訓練員必須確認:『對!這是1(或這是2)』;錯誤時,則告知:這是1(或這是2)


4)如果學員表示知道,可請他繼續(xù)參與、確認,或者舉手向訓練員單獨確認,請學員不要直接說出答案,以尊重其它伙伴的學習權力


5)答案在每次訓練員的提問方式: 當問句是:『注意看、這是1還是2?』代表1 ;當問句是:『這是1還是2?』代表2


分享:


1)人們都習慣用親眼所見來判斷事情,當你所看到的規(guī)則不斷被打破,你有什么感覺?是什么讓你改變原有的觀察模式而找到答案?


2)過程中,你是否較多的時間都在觀看訓練員每次的示范動作、其它伙伴每次的行動?問題是否因此被解決了?你覺得自己的行動力夠嗎?


3)當執(zhí)著于動作、答案的對錯時,你觀察(發(fā)現(xiàn))到什么?當找到答案后,你又觀察(發(fā)現(xiàn))到什么?兩者有沒有不同?


4)(過程中如果有人質疑訓練員的對錯時,較適合將這問題提出)當我們面對問題而無法解答時,你是先換個方向、反問(反求)自己,還是先質疑別人?在生活、工作中,有沒有相同或類似的情形?


5.團體中可能有某些人不氣餒、不斷提供答案(意見),這對你會不會造成影響?是什么?或者當團體越來越沉默,會不會讓你更不敢開口表達?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類似例子?


6)面對生、死的議題,你是否可以豁達的看待此問題?同樣的,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問題是你可以從容以對的?哪些是你避免去碰觸的?(這個部分可以請學員不必回答,改用寫的;如果愿意,事后可以找一位你愿意與他分享的人,彼此討論這個話題)



7.青蛙大戰(zhàn)


目的:競爭與合作、問題分析與決策


場地:室內外平坦的場地均可,12~16人一組(偶數(shù)為佳);


器材:墊子為總人數(shù)的一半、毛線球16顆(與總人數(shù)相等)、邊界繩兩條


規(guī)則:1)在相距6~8M的位置,以邊界繩標出起點與終點;


2)請伙伴依序采1、2、1、2方式報數(shù),將整組分成兩小隊,由一組先攻并發(fā)給一人一塊墊子,另一組采取防守并發(fā)給一人2顆毛線球(軟球),兩方各自退到起點與終點線的后面;


3)攻擊方自起點線后出發(fā),前進時必須兩腳一齊青蛙跳,墊子則代替荷葉,如果站立在墊子上,則對方不可用球攻擊,另外可用墊子來擋球;


4)防守方必須站在線外以球攻擊,在線內攻擊無效,被擊中的人員必須回到起點重來;


5)計時5分鐘,統(tǒng)計共有幾人成功達陣,然后交換器材,攻守互換


分享:1)你的小隊是采取游擊戰(zhàn)還是團體戰(zhàn)?為什么?


2)不同的攻、守策略,導致結果有什么不同?


3)任務中你扮演何種角色?決定角色安排的因素是?不同角色對團隊的貢獻分別是什么?


4)你的需要被注意到了嗎?個人的需求是否曾被提出?團隊提供了哪些協(xié)助?這和平時的工作、生活有沒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比方說~


5)過程中你看到團隊或個人的表現(xiàn)如何?哪些是很棒?有什么現(xiàn)象是平時團隊忽略了?


6)競爭對手的表現(xiàn)對團隊會不會造成影響?是什么?





7.翻葉子


目的:透過肢體接觸,打破人際藩籬、活絡團隊氣氛;從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設計中,學習問題決策與團隊互動


場地:12~16人一組,每組一塊布(約可讓整組人站上或稍大)


規(guī)則:整組人員站上葉子后由訓練員開始宣布規(guī)則:


1)所有學員現(xiàn)在是一群雨后受困的螞蟻,在水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塊葉子站上,卻又發(fā)現(xiàn)葉面充滿了毒液,除非大家可以將葉子翻面,否則又將遭受令一次生命的威脅


2)在葉子成功翻面以前,每隔3分鐘,就有一人中毒失語(或無法說話),中毒者由團隊自行決定


3)整個過程都站在葉子上,包含討論;所有人身體的各部位均不可碰觸到葉子以外的部分,否則重來


分享:


1)你覺得任務完成的關鍵是?


2)決策是如何形成?活動中的關鍵人物是?扮演什幺角色?平時生活中團隊是否有這樣的角色存在?有什幺異同?


2)如活動中,當人我彼此失去了適當?shù)木嚯x,對人際關系有幫助或影響嗎?


3)在參與團隊決策過程中,你所處的位置與參與程度有什幺關連性?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你狀況相似嗎?例如:


4.在有限的視野及活動范圍中,人際溝通有沒有哪些改變或影響?忽略了什幺?或是會特別注意某些情況?舉例來說~


5)團隊是如何決定出中毒者?依什幺判斷?被選中者的心情?如何配合團隊運作?


6)如活動中,當某些人在實際工作(或生活)出現(xiàn)狀況時,團隊是否適時的照顧到對方的感受?或曾提供哪些協(xié)助?



8.星際之圈


活動目的 學習團隊合作與互助、支持及協(xié)調的精神;目標設定


器材場地


12~16人一組,每組一個呼拉圈(約70cm直徑,或用可拆卸式的呼拉圈,依困難度調整適合的大小)


規(guī)則


1)所有成員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并由其中的兩位伙伴一起握住呼拉圈


2)全體(包括手握呼拉圈者)都要通過呼拉圈到另一邊.


3)過程中不可松手,也不可以碰到呼拉圈,否則重新來過


4)每次執(zhí)行前,請小組先設定完成時間,可執(zhí)行3~5次


分享重點


1)每次的目標(時間)是如何設定的?執(zhí)行的結果與設定目標有沒有落差?如何從經(jīng)驗中調整目標設定?


2)當你不小心碰到呼啦圈時,你的感覺如何?希望別人怎么對你?實際上伙伴提供了哪些協(xié)助與支持?(可舉例說明)


3)過程中,如果某些人重復出現(xiàn)失誤(例如因為體型、肢體靈活度…等問題),對團隊及個人有何影響?你是否因此有過抱怨(也許是沒說出口)?


4)(延續(xù)3.)同樣的問題如果換成在自己身上發(fā)生,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表現(xiàn)?你對待別人和自己有沒有不同的標準?


5)當你通過呼拉圈后,你的任務完成了嗎?這個時候你在做什么?呼拉圈與伙伴對你有什么意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關連性或事情?



9.雨的來去


活動目的 在環(huán)境氣氛營造下,做潛層的感官知覺練習


器材場地 室內外均可,不需器材,人數(shù)不拘


規(guī)則


1)以訓練員為圓心,所有學員圍成五個同心圓并面對訓練員


2)由訓練員示范以下動作,告知伙伴將要開始經(jīng)歷雨的來去


1)手掌相互摩擦:(下雨之前的風聲)


2)手指交互拍打:(開始有雨滴)


3)多指一起拍打:(毛毛雨)


4)拍打大腿:(下大雨)


5)拍打胸口:(下暴雨)


6)示范完后請學員操作練習一次,每個動作依序由最內圈向最外圈傳遞


7)請所有學員將眼睛閉上,保持靜默,再由訓練員從圓心開始將1~5的動作向外圈傳遞,等所有聲音停止,再讓學員張開眼睛


分享重點


1)張開眼練習與閉上雙眼時感受有何不同?聲音與視覺的差異?


2)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曾因為擅于運用某些技能,因此忽略了一些既有的能力?在人際關系上會造成影響嗎?


3)過程中你的專注力是向外還是向內?除了既有的動作聲之外,還有聽到其它的聲音嗎?


4)過程中聲音是此起彼落,還是整齊畫一?你又是如何掌握到團隊的節(jié)奏的?在這個活動中,團隊默契是如何形成的?


10.魔術棒


活動目的 培養(yǎng)觀察力,了解問題關鍵不一定是眼見為真


器材場地 室內外均可,每組15~30人;5根形狀相似的棒子(筆、木棍….)


規(guī)則


1)首先讓學員看過這5支棒子,并宣稱:『這些棒子受過魔法加持,會透我的身體,以數(shù)字和人溝通』


2)在地板上任意排列出10種不同形狀組合,分別代表1~10(排列時可裝做念咒語,加強學員注意)


3)再排出3~4種形狀組合,讓學員猜猜看代表哪些數(shù)字


4)數(shù)字和形狀無關(棒子只是障眼法),關鍵在于活動開始的說明中。所以答案是以雙掌手指置于接近棒子附近做出的記號為準


5)如有人看穿了游戲,請個別向訓練員確認,或可透過不同組合和學員做確認,也可請已知的學員擔任魔法師,增加團體興趣和氣氛


6)當觀察出關鍵時,請勿向其它學員說明或討論,以免阻礙他人學習的機會


7)如果還是沒人看出關鍵,則可以更加夸張的方式將手指所做的數(shù)字記號表現(xiàn)出來


分享重點


1)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判斷?觀察的重點在于?忽略了什么?


2)日常生活中是否容易被外在的表象所誤導?是否因此造成有些問題重復發(fā)生?


3)對自己或其它伙伴有沒有進一步的認識或發(fā)現(xià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8764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