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照顧孩子25個誤區(qū)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升級為新媽媽,一定又興奮又激動,看著懷里的小寶寶,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碰著了,全家人的愛都集中在寶寶一人身上。而隨之而來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也多起來,雖然大人出發(fā)點都是為了愛孩子,可到底哪些做法正確,哪些又存在問題呢?

  愛寶寶誤區(qū)護理篇

  1.吃飯先吃菜

  有些父母或幼兒園,讓寶寶先吃菜,吃完菜才給肉吃,因為很多寶寶不喜歡吃青菜。

  這種做法是不恰當?shù)。寶寶不愛吃青?可能是因為青菜的纖維粗,寶寶嚼后卻咽不下去,或者曾經(jīng)有吃青菜后卡著的不愉快經(jīng)歷。有些寶寶飯量小,吃完青菜就飽了,再好吃的肉也吃不下,反而不利寶寶身體發(fā)育。

  正確做法:寶寶的菜要切得碎一些,比如芹菜、油菜、黃瓜要切得細小。菜肉一起燉,把菜、肉一起做成餡也是不錯的辦法。

  2.寶寶吃零食有害健康

  寶寶的胃容量小,常常吃不了多少東西就飽了。而寶寶活動量卻很大,因此像成人一樣一日三餐并不適合寶寶,應(yīng)該在兩餐之間為寶寶加些零食。酸奶、蘋果、香蕉、餅干、蛋糕等都是不錯的零食,適合給寶寶食用。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寶寶,更應(yīng)該用這種方式增加營養(yǎng)。注意零食的量不要多,以免影響正餐進食量。

  正確做法:上午10點、下午4點、臨睡前,為寶寶添加些酸奶、餅干、水果等。

  3.用成人痱子粉

  父母經(jīng)常會給孩子身上撲些痱子粉,但如果誤用成人痱子粉,會損害嬰幼兒健康。因為成人痱子粉與小兒痱子粉所含的藥物、劑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腦、樟腦(或冰片)比小兒痱子粉多3~4倍;升華硫多10倍;而對皮膚刺激大的水楊酸則多1倍。尤其是成人痱子粉中含有硼酸,而在小兒痱子粉中是禁用的。如果給寶寶誤用成人痱子粉,會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引起惡心嘔吐、皮膚起紅斑,甚至驚厥。

  正確做法:使用嬰幼兒專用痱子粉。

  4.喂母乳還常喂水

  不少新手媽咪認為寶寶吃母乳會口渴,時不時還給寶寶喂點白開水。由于母乳中含有蛋白質(zhì)和淀粉,所以寶寶喝完奶之后嘴巴周圍有點干,媽咪就以為寶寶口渴了,其實母乳中80%的成分是水,喂母乳就不必再給寶寶喂水。否則寶寶喝了太多的水,會影響進食母乳的量,反而造成發(fā)育不良。

  正確做法:一般不需要喂水,在夏天出汗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

  5.產(chǎn)后奶水少干脆喂奶粉

  不少分娩后一兩天的產(chǎn)婦奶水較少,寶寶沒有足夠的奶喝,非常著急,于是干脆就給孩子吃奶粉,想等母親奶水多了再喂寶寶,可這樣一來,媽媽就越來越?jīng)]有乳汁分泌了。

  產(chǎn)婦產(chǎn)奶需要一個過程,剛生完寶寶的幾天里,乳房的確還不能完全分泌乳汁。這個時候媽咪不必擔心寶寶不夠吃,因為雖然母乳少,但新生兒需求也不多,只要經(jīng)常讓寶寶吮吸乳頭,刺激乳房,讓乳腺管通暢,三四天后媽媽的乳房就會很充盈了。否則,不喂母乳會致使乳腺管堵塞,發(fā)生乳房脹痛。

  正確做法:即使沒有奶水,也讓寶寶吸吮,乳頭經(jīng)過寶寶吸吮的刺激,用不了多久,自然會分泌乳汁。

  6.寶寶吃奶后吐奶是腸胃有問題

  小寶寶吃奶后容易吐幾口奶,這在醫(yī)學上叫溢乳,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不是病態(tài)。小寶寶溢乳與其消化道和生理特點有關(guān)。成人的胃呈傾斜的倒葫蘆狀,它的底部可以留存氣體,不會因為氣體溢出胃部而帶出食物,造成嘔吐;而小寶寶的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缺乏突出部分。當胃內(nèi)有氣體存在時,由于氣體輕,上升到胃底部,再從賁門溢出,同時就會帶出一些奶。

  正確做法:喂母乳時應(yīng)將奶頭整個放在寶寶舌頭上面,喂奶粉時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滿奶嘴處,寶寶才不會吸入太多的空氣。喂奶后,要把寶寶豎起來,拍拍后背,讓胃內(nèi)氣體排出再放下寶寶,躺下時取右側(cè)臥位,這樣可減少溢乳的發(fā)生。3個月以后,這種情況就很少發(fā)生了。

  7.寶寶要多穿

  有些人認為,寶寶太小,身體弱,一定要多穿才能身體好。其實穿得太多的寶寶更容易生病,特別是已經(jīng)會走路的寶寶,因為小孩的體溫相對成人偏高一些,運動量大,易出汗,而嚴實的衣服使寶寶不能很好地熱交換,結(jié)果導(dǎo)致“熱過了頭”,會出更多的汗。假如這時候父母看寶寶出汗了,再給寶寶脫去衣服,張開的毛孔突然遇冷收縮,寶寶受點風寒就會感冒。專家指出,其實孩子的穿著和大人一樣就足夠了。

  正確做法:如果室內(nèi)有暖氣或者空調(diào),室溫能保持在25℃左右,寶寶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內(nèi)穿一件細軟的薄棉襯衣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了;如果是南方,家中沒有取暖設(shè)備,室溫比較低,可以給寶寶多加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這樣可以保護寶寶前胸、后背不受風著涼,還有利于寶寶活動方便。另外,寶寶晚上睡覺時也不宜蓋得太厚。

  8.發(fā)熱后捂汗降溫

  不少老人喜歡發(fā)熱后給寶寶捂汗,認為這樣汗出來了病好得快。

  實際上,小兒的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不完善,汗腺發(fā)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體溫下降,還會使體溫驟升,出現(xiàn)高熱驚厥。

  正確做法:發(fā)熱時要給孩子少穿、少蓋,增加散熱。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用毛巾進行溫水擦浴,這樣水分蒸發(fā)時可帶走大量的熱。頭部可用冰袋進行降溫,緩解頭痛癥狀,保護腦細胞。

  9.調(diào)奶粉時少放水,讓寶寶多吃些

  有些父母為了讓寶寶多吃些,于是采取多放奶粉少放水的方法。這樣對寶寶的身體不好。據(jù)測定,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易使嬰兒血鈉濃度升高,輕者可引起諸如便秘、上火、消化不良,重者可出現(xiàn)血壓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癥狀。長此以往會影響智力,故小寶寶吃牛奶需要稀釋。

  正確做法:按照奶粉包裝上的說明比例調(diào)配奶粉,純?nèi)斯の桂B(yǎng)的寶寶還要給寶寶多喝些水。

  10.偏愛肉食,忽視主食

  一些父母認為主食沒什么營養(yǎng),少吃一點沒有什么關(guān)系。其實主食含有的大量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供應(yīng)來源。孩子的活動量大,需要充足的熱量供應(yīng),主食攝入得少,熱量供應(yīng)不充分,孩子自然不會健壯。父母認為肉、魚才是最有營養(yǎng)的,鼓勵孩子多吃。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疳積之癥,表現(xiàn)為不愛吃飯,飯量跟不上,自然會消瘦,吃的東西不全面更會導(dǎo)致身體營養(yǎng)素的缺乏,去醫(yī)院檢查會發(fā)現(xiàn)缺鋅缺鐵。

  正確做法: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正餐是他們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每頓飯主食、青菜、肉食、水果都要全面,營養(yǎng)才能均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9166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