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把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訓練貫穿到幼兒的來園活動中。
早晨,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總會有幾個組的幼兒把積木或活動材料落在地上,如建構(gòu)區(qū)玩積木,總有孩子把積木落在地上;看圖書,在換來換去后也是一團亂……于是在幼兒游戲時,我們時常提醒幼兒把游戲材料整理好,及時放回原處。剛開始時,小朋友不能主動收拾或收拾得不很干凈。我們就采用鼓勵的方法,如獎五角星、小紅花等,激發(fā)幼兒主動收拾材料的興趣,F(xiàn)在,幼兒玩完之后都能主動收拾,并能收拾得很干凈了。
其次,我們把對幼兒自我服務的技能訓練貫穿于幼兒的用餐環(huán)節(jié)中。
進餐是小班孩子能否適應集體生活的一大難關。我們對小班幼兒進餐的要求是:學會使用小勺,能獨立進餐;細嚼慢咽,基本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按照以上要求,我們請家長配合,養(yǎng)成孩子按時進餐和不多吃食的習慣,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咀嚼方法,養(yǎng)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通過語言活動《不愛用手的小河馬》讓孩子們知道要自己動手吃飯才是好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完飯的小朋友及時給他們發(fā)上一朵小紅花作為鼓勵,F(xiàn)在他們知道地上、桌上不能掉米粒,吃到骨頭能放在骨盆里,保持桌面的干凈。
再次,我們把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訓練貫穿到午睡這一環(huán)節(jié)中。
午睡時的穿脫衣服對小班孩子來說是相當困難的。為了使孩子不依賴大人,培養(yǎng)其初步的自理能力,幫助他們適應集體生活,讓他們先學習穿脫衣服,如穿套頭衫,可以教孩子鉆山洞的游戲,先鉆大山洞(下擺),再鉆小山洞(領口);穿開襟衫,通過“先抓領子,再蓋房子,伸出袖子,再扣扣子,理好領子”的順口溜等等,幼兒就知道了穿衣服的方法。接著在午睡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對穿脫衣服困難、動作慢的個別幼兒,重點加以指導,請能干的幼兒來示范。讓能力弱的學習并練習,這時,我們盡量不著急,不包辦代替,讓他們慢慢摸索,慢慢練習。
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還必須靠家長的支持,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與鞏固的。所以我們就得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請家長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已干,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理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3044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