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權利,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很多父母不注意與孩子交談的語氣,結果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是家庭教育中經常出現(xiàn)的誤區(qū)。
很多父母由于沒有學會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用一些孩子不會喜歡的聲調,說了一些違反自己本意的話,結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沖突。
琳琳氣鼓鼓地回到家里,因為下雨,班上原定的郊游沒有去成。媽媽見他不高興,隨口說了句:“哭也沒用,要玩還有下回呢。又不是我讓它下雨,于嗎一腦門子官司。”本來琳琳似乎還沒有發(fā)作的意思,這一本可不得了:先是嗚嗚的哭了一陣,不一會兒踱到自己的房間,索性趴在床上哭,而且連晚飯也沒有出來吃。
沒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讓孩子傷心,也沒有哪一位父母會對自己說“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讓孩子下不來臺”,只不過有的時候沒有注意罷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因為是他們覺得,對于自己的孩子,他們完全覺得有資格罵,所以多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有時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許多話是有嚴重后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例如:
“給我滾!就當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yǎng)大的!”
“媽媽不要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現(xiàn)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很討厭!
“愛你的孩子,首先給他尊嚴”
“養(yǎng)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你可是我養(yǎng)大的,有本事別讓你老子養(yǎng)著你呀!”
諸如這類的話對孩子都是一種“威脅”。孩子聽到,心里會怎么想?也許他還沒有關于“自尊”的意識,可是這話會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是個累贅,可又無力改變這個現(xiàn)實。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惶恐和無所適從。這樣的情緒壓抑得太久,必定會化為憤怒,總有一天會爆發(fā)出來。那時,很可能會有嚴重的后果了
有些孩子也許因為太小,就乖乖順從了父母,但并不表示他認同了父母的話,而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害怕被父母拋棄。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事實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撫養(yǎng),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卻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當作一種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這種行為很可恥!想想,誰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撫養(yǎng)成人的?
還有的孩子比較黏人一點,有時喜歡賴著父母。這個時候父母不耐煩了,就會一把推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你不愿意陪著孩子玩也就罷了,為什么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傷害他的自尊心?這會令孩子因為父母厭惡自己而憂慮。他未必知道父母討厭自己什么,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歡他黏人這個行為,而非討厭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釋,就會在孩子心里留下陰影。
孩子往往依靠父母來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從父母那里獲得關于人和人生的認識,所以父母給予孩子信心和信賴,非常重要?墒歉改競儏s經常說許多貶損和否定的話,而從來意識不到它的傷害和嚴重后果,這是多么讓人擔憂!
說話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有的人說出來的話會讓你備受鼓舞,而有的人說出來的話卻讓你的心里發(fā)堵,同孩子說話更需要語言的藝術。如果父母不注意,什么話拿過來就說,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氣了,長此下去,會給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說的話是對是錯,他們一概排斥。
有這樣兩位小學生的父母,當她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做得很不認真時,采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效果是大相徑庭。
一位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寫得特別潦草時,非常生氣,一氣之下,把孩子的作業(yè)本撕掉,說道: “說了你幾次了,你怎么就不長個記性,作業(yè)還寫這么亂,你給我重寫!”孩子拿著粉碎的作業(yè)本,望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被媽媽這樣蠻橫地撕掉,很是生氣,嘀咕道:“我就不給你好好寫,愛撕你就撕?茨隳芩憾嗌。”生氣歸生氣,但明天的作業(yè)還得交啊,無奈只得重新寫過。孩子心里憋了一口氣,寫的還不如上次呢?媽媽見了大怒:“我的話你怎么就是不聽。””媽媽剛想給撕掉,可一看表已經10點多了,重寫已經是不可能了,只好就這樣了事。
而另一位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作業(yè)寫得很糟糕時,雖然也很生氣,但她卻克制住了自己不滿的激動情緒。她知道,孩子不是不能寫好,而是態(tài)度不認真。于是,她就對孩子說:“孩子,你今天的作業(yè)怎么寫得這樣潦草,這樣寫老師會認不出來的,你最好重寫。我知道,讓你寫,你是不大情愿的?蔀槭裁次疫要堅持讓你重寫呢?因為媽媽相信你能寫好,寫第二遍肯定會比第一遍寫得快,而且會好得多。媽媽絕對相信你!”孩子一聽媽媽的話,再看看自己寫的字,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撕掉它,再重寫一遍。這次我一定認真寫。”。寫完后,他讓媽媽看自己寫的作業(yè),媽媽認真看過后,高興地說:“我兒子的作業(yè)寫得真工整,一定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后來,這個孩子的作業(yè)一直寫得很好,每天媽媽都會表揚他,他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同樣是要求孩子重新寫作業(yè).,前一位媽媽采用了訓斥、強制的辦法,給孩子的是壓力;而后一位媽媽給孩子的是信任、鼓勵,給孩子的是動力,其結果是不同的。
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使教育達到一定的效果,必須學會與孩子說話,必須注意和孩子說話的口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3044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