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相信這是很多對孩子抱有很高期望值的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家長和社會對起跑線的定義,已經從以往的小學、幼兒園,提前到孩子出生。
早教行業(yè)是近些年來一個初露鋒芒的新興行業(yè)。隨著大批“80后”父母的出現(xiàn),早教中心、親子園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有專家預測,從現(xiàn)在開始,中國將是一個全民早教的時代,早期教育儼然已經成為“80后”父母的剛性需求品。
昂貴的早教課時費
一年96節(jié)課共11040元
女兒剛剛半歲的李婷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剛休完產假的她馬不停蹄地給女兒張羅早教的事。
“我跟老公都是‘80后’獨生子女,我女兒自然更寶貝了,平時4個老人看她一個。我并不是嫌棄老人帶不好孩子,但是寶寶需要的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還應該給孩子考慮得更長遠一些。”聽說身邊的朋友同事在孩子很小時就在早教機構報名,李婷直嘆息自己下手晚了。
為了不錯過孩子任何一個成長期,李婷在隴海路一家早教中心一次性交納了一年的早教課程費。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平均每周上兩節(jié)課,每節(jié)課課時45分鐘,收費115元,一分鐘折合2.5元,一個月是8節(jié)課920元,一年96節(jié)課11040元。
“這比我表弟上大學還貴。但是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讓孩子多學點兒肯定沒有壞處,再說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太孤單了,參加早教也是為了給孩子找些玩伴,收費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這些課程真的對孩子有作用,收費高點也不是問題。”李婷表示只要對孩子有益,她并不太計較早教收費的高低。
早教機構現(xiàn)狀調查
資質差、收費高、教師隊伍良莠不齊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幾家知名的早教機構。
位于東風路的一家早教機構前臺接待員熱情地向記者推薦了幾款合適的套餐并預約了試聽課程。
該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前兩年1歲左右的孩子來的最多,但是今年情況有所不同了,不少家長都是孩子剛滿月就報名上課了。他們的課時屬于“套餐打包”形式,最短48節(jié)課,收費3000多元,最長的360節(jié)課,將近兩萬元。
一位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內幾乎所有的早教機構都是以10萬元注冊一家 “信息咨詢公司”的名義開展的。因為沒有一所大學是培養(yǎng)0~3歲早期教育人才的,即使是幼兒師范學校的教育也是針對3~6歲,因此,大多早教機構只不過是招幾個幼兒園的老師,短期培訓幾天或十幾天,即開始上崗。早教行業(yè)對外宣傳的口號基本都是一樣,什么蒙特梭利、奧爾夫音樂等,這些機構的對外宣傳渠道很單一,就是發(fā)宣傳頁、打電話、免費聽課,然后促使簽單。
很多早教中心盡量在上課的時候把一些玩具放到課程里面去,吸引孩子和家長的興趣。等到下課后會巧妙地“推薦”給家長:這個玩具對開發(fā)寶寶某一方面的智力有益。課后還會推薦一些“愛合樂”、“蒙特梭利家庭教具”等,這些音樂套裝和教具更是價格不菲,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元。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早教機構打“擦邊球”,屬于“三不管”
記者走訪鄭州部分早教機構,發(fā)現(xiàn)大多數早教機構不但教材、收費、教師培訓沒有統(tǒng)一標準,而且也沒有主管部門,幾乎處于無人監(jiān)管的狀態(tài)。
鄭州市教育局宣教處周晉娜表示,這種以咨詢公司名義注冊的早教機構,鄭州市不在少數。但教育主管部門只有權對幼兒園和其他學歷教育進行審批,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guī)授權教育部門對早教中心的師資等辦學條件進行監(jiān)管。
鄭州市工商局有關人士表示,因為公司登記的經營范圍是教育咨詢,而給孩子上課也可以說是一種“集體咨詢”,所以他們很難判定早教公司是否超范圍經營。另外,由于缺乏專業(yè)知識,對于這種機構的師資等條件的好與壞,工商機構很難判斷。
據媒體報道,去年曾有某個區(qū)的教體局民管科審批了一家早教機構,當時該科長表示國家沒有對早教行業(yè)制定明確的規(guī)范性文件,他們也只是一個嘗試。到底怎么管合適,還在摸索當中。一年過去了,昨日記者再次采訪該區(qū)教體局時被告知民管科已經合并,科長也調走了,可能因為當時考慮的還不夠成熟,目前關于早教這塊不方便詳細說明。
在家也能上的早教課
教孩子坐立爬走、放放音樂、玩點簡單的小游戲
很多家長不愿意也沒有時間帶孩子到早教中心,其實很多早教中心的課程,您在家也能給孩子上,以一家知名早教機構設置的課程為例:親子課、巧手總動員、Smile English、音樂花園、蒙氏數學課、戶外課程等。
您可以在親子課中跟孩子一起玩耍、愛撫,教孩子坐、立、爬、行走;巧手總動員中可以讓孩子學折紙、搭積木、或者畫畫;Smile English更簡單了,買張光盤或者懂英語的家長自己買本嬰幼兒英語方面的教材自己教就行;音樂花園相對更容易些,給孩子放喜歡的音樂和歌曲,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興趣;蒙氏數學課可以利用一些數學教具教孩子數數、做加減法;戶外課程孩子最喜歡,包括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游樂場,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早教誤區(qū)”知多少
【誤區(qū)一】 最好的老師和幼兒園等于最好的早教
在生活中,很多年輕父母認為最好的早教就是讓孩子進入最好的幼兒園和找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常?吹胶芏嗄贻p父母為了給孩子尋求一個好老師和幼兒園而四處奔波。家長們認為,最好在孩子智力發(fā)展的萌芽階段,為孩子找到一位好的老師和幼兒園才是早教的關鍵所在。
對此,省商務廳第二幼兒園園長劉志娟表示:“每個老師和教育機構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但是這個‘好’未必真的適應你的孩子,作為父母要好好思量什么樣的才是最適合孩子的,適合的才是好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不要一味地追求最好的學校。想培養(yǎng)出一個健康出色的孩子,僅僅有好的愿望是不夠的,家長應該有正確的早教意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誤區(qū)二】 把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角色讓給老人和學校
很多母親在休完國家規(guī)定的產假后,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孩子很小只能托付給老人和保姆,在進入幼兒園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規(guī)不科學的。老人對孩子往往溺愛有加,凡事以包辦代替為主,導致孩子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圍的局限性導致在入園后顯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游戲的現(xiàn)象。
劉志娟表示: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樣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師、好學校都無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師,因而父母一定要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早教中來,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誤區(qū)三】認為早期教育是灌輸知識和技能培訓
家長在潛意識中往往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思想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有了不切合實際的高期望值。他們將孩子的早期教育簡單化為早期的智力開發(fā)。把一些超前的背誦、計算、識字等知識灌輸給孩子,這也被一些家長作為孩子聰明與否的評判標準。
幼兒的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不僅是識字、計算,還有怎樣做人、怎樣與人相處、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后者是幼兒更加需要的。對于孩子來說,游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學習內容。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30725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