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人們的感覺只有一個字:熱!夏天對小寶寶來說更是難熬,因為孩子的汗腺數(shù)量跟成人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他們的代謝率更快、更高,體表面積卻很小,可想而知,單位面積散發(fā)的熱量比成人高多,加上寶寶的體溫調(diào)節(jié)能力較差,所以,小孩子都很怕熱,一熱就長痱子、出汗,還有可能中暑。
也因此,小寶寶們見到水就不得了,恨不能時刻待在水里。夏天媽媽們也樂于給寶寶洗澡,一是降溫,二是保持清潔,寶寶舒服,也不容易生病。
但需要提醒的是,給寶寶洗澡,是有講究的哦!這幾個階段是寶寶抵抗力比較差的時段,盡量不要給他們洗澡了,以免親手破壞孩子免疫力。
劇烈運動后不要馬上洗澡
孩子在進行劇烈運動后,大都大汗淋漓的,毛孔全都張開著,這時突然冷水一刺激,毛孔馬上收縮,寒氣入體,寶寶很容易生病的。
那么,孩子洗熱水澡是不是就沒事了呢?
未必,因為熱水會加速寶寶全身毛細血管的擴張,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部位供血量急劇減少,孩子很容易頭暈。
恰當?shù)奶幚矸绞绞鞘裁茨?讓孩子在陰涼的地方休息休息,放緩呼吸,拿干凈、吸水性比較好的干毛巾給孩子擦擦汗,同時將孩子濕掉的衣物換掉,讓孩子喝點溫水及時補充流失的水分,等二三十分鐘,寶寶落了汗之后,才洗澡不遲。
打完疫苗后慎洗澡
這一點,父母大都比較清楚,因為給孩子打完疫苗,醫(yī)生大都會叮囑家長三件事:一是觀察半小時,二是多喝水,三是盡可能別給孩子洗澡。
從疫苗的作用原理——通過不懼傷害力的病原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來說,這是機體的一次免疫系統(tǒng)應激反應,發(fā)動的是寶寶的免疫力,一些抵抗力稍差的寶寶會出現(xiàn)局部發(fā)炎紅腫、寶寶發(fā)燒等情況,這時就不建議給寶寶洗澡,以免加重寶寶身體不適等。
同樣的,寶寶的皮膚如果有創(chuàng)口或受損較大,也不建議洗澡,以免傷口浸水感染細菌影響愈合。小傷口可以洗澡,但最好先做好防水保護。
餓了、飽了、困了都不建議給寶寶洗澡
餓了的寶寶,一方面是哭鬧不愿意配合,另一方面是出于身體本能保護,體表血循環(huán)量少,洗澡卻是刺激或擴展體表血液循環(huán)的,從而可能導致寶寶大腦缺血缺氧等,容易出現(xiàn)頭暈等情況。
而肚子飽飽的小寶寶,血液循環(huán)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統(tǒng),這個時候給寶寶洗澡,很容易引起寶寶消化系統(tǒng)罷工,導致腹脹、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
困了的小寶寶,情緒不高,不愿配合,鬧覺,可能會導致寶寶哭鬧不配合,而洗澡之后呢,寶寶被刺激精神了,但生物節(jié)律又被打亂,寶寶會表現(xiàn)得煩躁不安、較難入睡、睡著了也不踏實等情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3249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