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改革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的行為模式莫不發(fā)生著改變。而有關這一過程的探尋,在世人的眼中自然有指點迷津的價值。我們找到的欠缺之處,足以讓我們的家長站在某種高度上看到時代的變遷。
在本書中,作者以親切睿智的語言,通過一些真實性案例,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許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它給孩子們的偉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也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帶來了最直觀、最有效的經(jīng)驗指導。
從孩子一獲得生命和運動能力的時刻,教育就已經(jīng)開始了。模仿與追隨是人的天性,于是他們的真正教師,其實是他們周圍的對象,他們的全部觀點、意識、習慣、性情……都是從這些教導者之中得來的。
現(xiàn)在我們明白,教育的真正意義何在了。
教育,是讓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獲得正確的心智、美德、與天才,讓正常的孩子日趨偉大,讓有缺陷的孩子獲取幸福。其前提是,我們必須掌握一種締造偉大與幸福的工具,這種工具正是正確而科學的教育方式與環(huán)境,而每個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產(chǎn)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著怎樣的教育,也就有著怎樣的孩子。
因此,這一締造未來的教育過程,從時間上講,開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從空間上講,則是處在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huán)境--家庭。
當我們了解了這一切之后,不妨自問一下:
在當下的中國,我們的家庭教育,可曾達到了足夠的高度,足以為我們的孩子締造偉大與幸福?
在許多中國父母看來,他們無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為子女鋪墊一條成功之路,愿意為其提供最充足的資源支持,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滿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這樣的現(xiàn)狀,相信沒有人不會感到悲涼。這幾乎是一個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劇。
也許有許多專家、學者,會為我們分析出中國家庭教育的無數(shù)成功之處,無數(shù)家長們也可以現(xiàn)身說法,告訴我們用中國家庭的模式來教育子女,有著怎樣的先天優(yōu)勢。
但是這些都是無用的,心血是心血,資源是資源,成果是成果。這其實是三個關聯(lián)甚少的不同概念。最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享受著最多的心血與資源;反過來,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中,又有幾個是因為家長的放任自流與熟視無睹而造成的?
我們有許多的家長,都是"心血癡迷者",都是"資源迷信者",總是以為,我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我為孩子提供著那么多的資源,我為他締造了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我的孩子憑什么不成功呢?
遺憾的是,教育的規(guī)律不是這樣運行的,教育環(huán)境也不等于時間與金錢的簡單疊加。在孩子復雜而又簡單的心理過程中,在孩子不確定而又有跡可循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心血、精力還是資源,都不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決定我們家庭教育成與敗的,以至于最終決定我們孩子一生命運的,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方式與環(huán)境。
當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之于教育整體的意義時,一個嚴峻的問題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就是,作為我們每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國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著怎樣的弊端?或者說,究竟是哪方面的欠缺,才導致了中國的家庭教育,在長時間以來一直問題重重。
總結起來,中國的家庭教育的欠缺與敗筆,集中體現(xiàn)在10個方面:
第一: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第二:心靈關懷缺失,扼殺獨立人格的成長。
第三: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為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fā)因素。
第四:教育手段單一,家長演變?yōu)閼嚱逃耐\者。
第五:教育方向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標的遠景性和階段性。
第六:家庭觀念淡漠,孩子是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未來定位模糊,孩子淪為家長實現(xiàn)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教育淪陷,家長和學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級空白。
第九:生活訓練短缺,以近乎泛濫的物質(zhì)支持來掩蓋教育觀念的不足。
第十: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為孩子順利成長的絆腳石。
這些缺乏的因素,有些表面上看起來不過是存在于表層的現(xiàn)象,然而當它們匯集成為一個民族的共性時,就意味著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確出現(xiàn)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問題。我們?nèi)缤{駛著一艘漏洞百出的陳舊大船,這艘大船可能不會立即沉沒,而是像殘舸一般漂流終日,最終在風暴中粉身碎骨。
令人心驚的是,正是這艘大船,正承載著萬千家庭、甚至于整個民族的希望。
由此,我們才針對存在于現(xiàn)時萬千中國家庭中的現(xiàn)象,從理論上辨清各類心態(tài)的由來,找到家庭教育所必須的因素,進一步看到我們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少什么,以幫助萬千家長擺脫困惑為起點,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一場從智慧到命運的成功捷徑。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最偉大的試驗之一,盡管在這場試驗中,任何失敗都是無可挽救的,但繼續(xù)將未來的希望投放在問題重重的舊船上,則代表著注定的失敗,而那將是我們絕對無法忍受的情勢。
正因為我們無可選擇,所以我們必須做出選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932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