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就得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在國外或外企就得是:謙虛使人落后,驕傲使人進步!
這要掌握好分寸和社會環(huán)境,個人生活背景。說的不謙虛點,如果在外國我的12歲,我也會是個天才!我上初一就曉得鍛煉右腦,要練左手。那時家里兄弟姐妹3個,還有鄰居的哥姐弟妹,無憂無慮地在過去的北京近郊,現(xiàn)在的北三環(huán)路北京化工大學附近生活,玩耍,當時那里都是莊稼地,那就是中國特色的蒙臺梭利。你們說,是嗎?
那時我的座右銘是:我今方少年,理應展翅飛!可現(xiàn)在怎么樣呢?只好寄希望于:小羽了--恬然佳運,羽翔藍天。沒辦法,好在現(xiàn)在的教育,一天比一天走向靈活!讓我們一起祝福祖國教育的未來:明天會更好!
wsam13 的回復: (寫于4/16/2001 6:04:07 PM)
為什么臺灣人有這樣的愛國心?為什么臺灣有這樣的學校?就因為臺灣繼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比大陸好!正是大陸幾十年來極左的做法、批孔造成了現(xiàn)在這種局面。反過來說,幾個人的思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幾代人,可見教育的力量多大。
聽媽媽說,我剛上小學那年,媽媽跟老校長說,現(xiàn)在好了,大家又有書讀了。老校長卻說,她一點都不樂觀,看這些孩子的父母她就可以想象這些孩子的未來,教育是幾代人的事,就象洗衣服一樣,要過好幾趟水才會把肥皂過干凈。
結婚成家生孩子之后,我才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多么難做到的一件事,而孩子們在學這句話的時候除了戲謔為“把別人的老婆當成自己的老婆”外,又明白多少?現(xiàn)在的語文老師除了教“凸”字的筆順又講了多少做人的道理?
多少人批判中國只有四書五經(jīng),說只會寫寫文章如何做得官,中國之所以落后全是這個原因,然而這絕對是片面的,第一,中國不止是四書五經(jīng),第二,四書五經(jīng)教的是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的道理,就能做管理者,善于管理懂技術的人,這就夠了?纯垂盼挠^止,那些好文章給人的遠遠不只是美的享受。
孔子從來不是板起臉來一本正經(jīng)教育人的,看看論語就知道了,多年來中國人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誤解實在太大了,就好象說中國的水墨畫沒有西洋畫好一樣,許多搞繪畫的人也這么認為實在是讓人心疼的。
教育始終是和社會大環(huán)境相關連的?鬃拥臅r代已經(jīng)有亂世的跡象,但孔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是因為謀略的東西他全懂,但不說,不提倡,到了孟子,理論已經(jīng)有所改變,再到戰(zhàn)國,才會有韓非蘇秦和張儀這樣的謀略家的的世面,F(xiàn)在書店里滿書架全是厚黑、成功秘訣之類的書就是這種情況。毀掉的東西要重新建立是需要時間的,也許要再過幾代人,才會好轉一點。
前兩天看到網(wǎng)上有條消息,說某地一教師跟學生說,“讀書就是為了賺錢娶美女”,不能說他錯,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話,可是太功利了,實在不是正面教育該說的。教育是應該比現(xiàn)實高一個層次的。
hysgnh 的回復: (寫于4/16/2001 5:46:51 PM)
中國人總是說“嚴于律己”,這四個字應該就是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但是很可惜,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到社會參加工作,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日本人是可怕的,中國的教育如果跟不上最傳統(tǒng)的這四個字,道德上、經(jīng)濟上,都會永遠落在后頭,處處挨打,看看最近的中美撞機事件吧,貧窮就要挨打!愿更多的中國人覺醒!
aty 的回復: (寫于4/14/2001 11:20:55 PM)
師夷長技以制夷。
我勸天公從抖擻,不拘一格見人才
搖籃媽媽 的回復: (寫于4/13/2001 10:38:43 AM)
中華民族有著最了不起的教育。
振聾發(fā)聵!
最近在讀《素質教育在中國》一書,書中一些觀點很值得反思,轉摘如下:
--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中著最了不起的教育、有著最優(yōu)秀的教師、教材及教學方法,因為只有如此才負得起文明遷延的重托,在整個世紀中,我們卻對此嚴加批判,信口雌黃,并由此導致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空前衰落,民族素質和信心的空前低落,這不能不是一個最嚴重的教訓。
--我們需要討論的恐怕不是中國與美國誰的教育高明,而是需要討論中國本來的教育是不是高明的?中國教育的本來面目是什么?如果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我們就永遠接觸不到教育的本質。
--五千年文化發(fā)展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科學而完善的基礎教育體系,強調教學之間的主從關系,反對將教育混同于一般活動,以最集中的方式,最努力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經(jīng)典教學。反對功利性的學用原則,以“明理”、“育人”作為教學的總則。這些行之有效的原則是在數(shù)千年教育實踐中得來的。
的確,真正研究中國自己的數(shù)千年教育史的人太少了,這方面的研究太薄弱了。學習國外先進教育理論和方法是對的,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歡迎各位媽媽就此展開討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3911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