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早當家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天堂的孩子》Childrenof Heaven

  片  名:Children of Heaven(英文譯名)

  中文譯名: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

  導(dǎo)  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

  主  演:阿米爾?法拉赫?哈什米安

  (Amir Farrokh Hashemian)

  巴哈麗?西迪奇

  (Bahare Seddiqi)

  穆罕默德?阿米爾?納吉

  (Mohammad Amir Naji)等

  類  型:劇情/家庭/兒童

  制片國家:伊朗

  首映日期:1997年8月

  電影劇情簡介

  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講述了一對名叫阿里、莎拉的小兄妹,為了得到一雙普通的鞋子而相互扶持、激勵和關(guān)愛的故事。他們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兄妹倆從小就懂得體恤辛苦操勞的父母,經(jīng)常幫助父母做家務(wù)。一天,阿里出門為父母買東西,并去鞋匠那里取回莎拉剛修好的鞋。但當他把鞋塞在貨架中間俯身撿菜時,一個收破爛的小販無意間拿走了這雙鞋。

  可是,莎拉只有這一雙鞋,沒了鞋,她就沒辦法上學了。阿里也只有一雙鞋,那是一雙比莎拉的鞋更破舊的小鞋子。阿里心疼妹妹,妹妹也心疼哥哥,兄妹倆約定,莎拉早上先穿,中午放學后再換阿里穿。于是,小小的巷子里,每天都飛奔著兩個小小的身影,他們?yōu)橐浑p破舊的鞋子跑著接力賽。這是愛的接力賽,更是彼此扶持的接力賽,電影中的這個情節(jié)是那么令人感動。

  為了給妹妹贏得一雙新鞋子,阿里懇求老師讓自己參加長跑比賽,因為第三名的獎勵,除了度假一周,還有一雙新鞋子……比賽中,阿里被人絆倒,但他爬起來繼續(xù)跑;后來實在堅持不住了,但一想到妹妹渴望擁有一雙新鞋子的眼神,他便咬緊牙關(guān)跑啊跑……阿里超越了一個對手,又超越了一個對手,再超越了一個對手……他終于沖過了終點,掌聲、喝彩聲潮水般向他涌來,然而,只有委屈的淚水從阿里臉上滑落,因為他是冠軍。

  這不是一部單純講述苦難的電影,盡管對電影中的小兄妹來說,生活有時候是那么苦澀:僅僅只是弄丟了一雙破舊的小鞋子,他們的生活就從此蒙上了陰影。然而,苦難的命運并不能遮蔽人生的整個天空,只要心中有愛,有善良,有執(zhí)著,燦爛的陽光就總會穿透厚厚的云層,溫暖他們?nèi)崛醯纳眢w、受傷的心,帶來幸福天堂的問候。于是,即便一條骯臟、貧窮的陋巷,也會成為美麗天堂。

  電影結(jié)束時,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當阿里坐在水池邊默默哭泣時,爸爸正在回家的途中,他的自行車上分別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看電影時,請這樣邊看邊想: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非窮人家的孩子該不該也早當家?

  街頭,鞋匠在修舊鞋子,那是一雙很舊很舊的紅鞋子。

  電影的這個開頭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個貧窮的世界。阿里一家就生活在這個世界里,他們住在租來的狹小房間中。為了多掙些錢,爸爸下班后要替別人加工糖塊;媽媽一邊照顧嬰兒一邊拖著有病的身體幫別人洗衣服。

  哥哥阿里和妹妹莎拉也都沒閑著,他們忙著洗碗、掃地、洗菜,莎拉給爸爸倒水,阿里出門買菜。除此之外,莎拉要在媽媽忙碌時幫忙照顧嬰兒;阿里要和爸爸一起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到城里打零工,替富人家整理花園、修剪樹木。一家人貧窮而忙碌,爸爸始終堅信,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用在阿里和莎拉身上再恰當不過。爸爸和媽媽的辛勞,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表現(xiàn)在行動上。小小的他們,已經(jīng)懂得替父母分憂,并且真的力所能及地這樣做了。勞動對他們來說,也許早已不再是負擔,而是熱愛父母、熱愛家庭的體現(xiàn),是光榮,是幸福,是體恤,是責任。

  今天的孩子,不論生活在富裕階層還是中產(chǎn)階層、小資階層,只要生活水準在小康之上,對物質(zhì)匱乏就缺少足夠的體驗,甚至沒有概念!耙聛砩焓郑垇韽埧凇睂λ麄儊碚f,已是習慣成自然。不要說是舊鞋子,就是昂貴的新鞋子,在他們眼里也只是鞋子罷了,而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

  ●莎拉在小巷里飛奔。

  ●阿里在小巷里飛奔。

  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創(chuàng)造光榮與夢想。這對今天的孩子來說,仿佛只是虛無縹緲的哲理,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他們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父母口袋里的錢是通過辛辛苦苦的勞動掙來的,因而不會也不可能懂得珍惜。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的錯。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親眼看到并感受,家庭的財富是如何通過勞動得來的,有的時候也不妨讓孩子參與財富的創(chuàng)造過程。

  窮人的孩子需要早當家,而非窮人,包括富人家的孩子,也同樣需要早當家。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安衩住本褪且粋家庭的生活所需。只有當孩子親身體驗到了父母持家的辛勞,他們才會對這份辛勞懷有感恩之情,也才會倍加珍惜這份辛勞;如果這份辛勞中也有他們自己的一部分,父母將會發(fā)現(xiàn),那種珍惜的感覺對孩子的成長更加有利。所以,對孩子來說,家庭財富的創(chuàng)造過程,其實不必保有太多的秘密。這不但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智商,還能夠讓孩子學會很多生活中的經(jīng)濟學常識。

  電影中的阿里和莎拉,之所以因為一雙小鞋子而默默承受著也許不是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所應(yīng)承受的心靈重壓,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能更主動地體諒父母,知道重新買一雙鞋子對自己的父母意味著什么。

  這種對父母的真心體諒正是今天的孩子所缺少的,他們常常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東西而絲毫不考慮父母的感受與壓力。如果父母滿足了自己,他們也不會感恩,因為他們的確不知道;如果父母沒有滿足自己,他們可能會怨恨,因為他們也的確不理解,F(xiàn)實中,我們甚至可以見到因為家長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弒親的悲劇。對照這種極端的弒親悲劇,今天的父母的確需要深刻反思。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巨大的社會轉(zhuǎn)型期,整個社會氛圍表現(xiàn)得浮躁而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的思潮蒙上了無數(shù)人的眼睛。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讓孩子早當家,以切身的體驗感受父母工作的辛勞與家庭和樂的幸福。社會也許是一個需要成年人戴上面具拼搏的戰(zhàn)場,但家卻永遠是我們摘下面具、裸身沐浴、休憩心靈的港灣,它溫暖、平靜、安全,充滿著愛。讓孩子從小感受到家的特殊意義和價值,對他們一生的幸福成長將具有無比重大的價值。

  ●阿里和莎拉生活的小巷。

  讓孩子參與父母的工作和學習,哪怕只有一天,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電影中,阿里和父親一起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到城里找零工做的情節(jié),不僅令人感動,更給人以很大啟發(fā)。在從家里到城里的路上,阿里坐在自行車的橫杠上,和父親說說笑笑,父子倆都對城里之行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父親計劃著用掙來的錢改善整個家庭的生活條件,阿里則想著給妹妹買一雙新鞋子。

  然而,現(xiàn)實與想象總是有那么一段距離。城里雖然有很多住在高墻大院里的富人,但修理花園的臨時工作卻并不是那么好找。父子倆按響了一個又一個門鈴,不但沒找到可以做的零工,反而引來了惡犬的狂吠,嚇得他們狼狽奔逃。在跑得滿頭大汗之后,父子倆相對苦笑。這苦笑,震撼人心。

  關(guān)于按門鈴,還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父親按響門鈴后,卻不知該怎樣回答主人的問話,甚至在聽到問話后嚇得轉(zhuǎn)身就跑。這當然不是辦法。于是,聰明又機靈的阿里自作主張?zhí)娓赣H回答主人的問話。父親沒想到,阿里回答得是那樣恰如其分而又不失禮貌。正是在阿里的機智配合下,父子倆在幾乎完全失望的時刻,找到了一份報酬很不錯的零工,而阿里只需陪著主人家的孫兒玩。

  ●阿里和父親一起到城里找零工。

  看來,雖然現(xiàn)實與想象總是有那么一段距離,但只要足夠努力,這段距離并非遙不可及!阿里參與了父親的工作,切身體會到了父親的辛勞,這個經(jīng)歷對阿里的人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阿里只陪了父親一天,但這一天的經(jīng)歷必將影響他的一生。他懂得了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懂得了家庭的責任,懂得了只要足夠努力就有可能改變命運,懂得了機會必留給積極尋找的人……

  讓孩子參與父母的工作和學習,哪怕只有一天,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在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學習EMBA課程時,曾聽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著名經(jīng)濟學家李稻葵教授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一位做記者的父親,經(jīng)常帶著兒子走南闖北地采訪,兒子從小耳濡目染父親的工作,不僅和父親感情深厚,而且深深熱愛上了記者這一職業(yè)。于是,高中畢業(yè)之后,兒子沒有繼續(xù)讀大學,而是直接去當?shù)匾患颐襟w做了一名記者。憑著對記者這份職業(yè)的熱愛,數(shù)年之后,沒有讀過大學的他成為全美最著名的記者和主持人。無疑,這位父親的做法影響了兒子一生。

  應(yīng)該說,無論是阿里的父親還是這位著名主持人的父親,他們讓孩子親身參與并了解自己工作的做法,都是非常明智的,他們有意無意地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徑。這個途徑既引導(dǎo)孩子的人生,更增加父母與兒女的親情。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很多生活相對貧困的家庭往往會這樣做。比如,我們經(jīng)常在菜市場里看到陪父母賣菜的小孩子,他們有時就在父母菜攤的木板上寫作業(yè),并經(jīng)常幫助父母張羅生意。也許,這是菜販父母的無奈之舉,因為孩子放學或放假后沒人照看,只好到菜市場來。但此舉卻帶來了一個意外而又重大的收獲,那就是讓孩子親身參與父母的工作。請不要小看這些在菜攤的木板上寫作業(yè)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他們做人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會讓社會吃驚。

  還有一個故事值得一講。我到復(fù)旦大學教授、著名學者鄧正來家做客時,聽他這樣說:在他的大書房里,他自己的書桌和女兒嘟兒的書桌面對面,他讀書寫作時,女兒也讀書寫作,而這時的嘟兒才剛上小學!父女同窗共讀,不但讓父親枯燥的學術(shù)生活變得輕松而富有樂趣,更讓女兒學會了“乃父之風”??自由而“叛逆”,經(jīng)常嚴肅地和“正來先生”就某個學術(shù)問題打筆仗。

  我曾讀過小學生嘟兒對“死亡”的“學術(shù)分析”,那是她寫給自己好朋友的信,深感其文筆的優(yōu)美、思考的深刻、邏輯的清澈、感情的飽滿,即便是中文系的大學生也很可能望塵莫及。顯然,這得益于她和父親的共同學習。事實上,嘟兒上小學時曾休學一年,由父親親自授課,她當年就讀完了《圣經(jīng)故事》、《希臘故事》、《藝術(shù)史》、《宗教史》、《哲學史》等書籍。

  全國政協(xié)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積極提倡“親子共讀”,提倡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他在我的《月子:一位父親的札記》一書的序言“與孩子一起成長”中寫道:

  ●得了冠軍的阿里卻傷心地哭了。

  我們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在許多新教育實驗學校,我們開展了新父母教育的探索。我們希望父母親更加自覺地關(guān)注與直接地介入孩子的成長,不是把孩子的教育僅僅看成是學校的事情。我們希望讓孩子擁有“晨誦?午讀?暮省”的生活方式,希望父母與孩子一起共讀共寫。因為只有這樣,父母與孩子才會避免成為“生活在同一個房間的陌生人”。

  其實,這不只是新教育實驗的重要理念之一,更是一個教育的常識。在對這個教育常識的自覺實踐上,阿里的父親做到了,一些身為小商販的父母也做到了,如鄧正來教授這樣的社會精英也做到了。那么,正在閱讀這本書的父親或母親,你是否做到了?如果你們不想與孩子成為“生活在同一個房間的陌生人”,而更想與孩子成為好伙伴、好朋友,成為溫情以沫的親人,就和孩子一起學習吧,就讓孩子積極參與你的工作吧,哪怕只有一天!

  看完電影,請對照一下自己:

  1.我請孩子參與家庭事務(wù)了嗎?比如,討論大件物品的購買、決定旅行的計劃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讓孩子做了嗎?比如,自己洗內(nèi)衣褲,參加家庭的周末大掃除,并承擔一定的任務(wù)及高質(zhì)量完成。

  2.孩子知道家庭的各種負擔嗎?我有沒有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參觀過,并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工作?我有沒有在開家庭會議時,向孩子介紹過家庭的各種負擔,并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

  看完電影,請和孩子一起討論:

  1.為了讓妹妹有一雙自己的鞋子,阿里放棄了長跑比賽的冠軍,而一心只想奪得第三名,他這樣做值嗎?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為什么?

  2.你想更多地參與家庭事務(wù),和爸爸媽媽一起經(jīng)營好家庭嗎?如果想的話,你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你希望得到什么?

  3.電影的名字為什么叫《天堂的孩子》?《天堂的孩子》與另一個電影譯名《小鞋子》相比,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看完電影,請和孩子一起調(diào)研:

  家附近的菜市場里,有多少陪父母賣菜的同齡人?他們的理想是什么?調(diào)查方法:利用周末時間,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菜,與自己的調(diào)查對象聊天,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分析調(diào)查結(jié)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39846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