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孩子學會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同樣一個人關愛別人、關心他人的過程中也同樣能感受到無窮的快樂。然而現在的孩子卻是一家一戶一根“獨苗”,孩子成了家長的掌上明珠,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知道接受愛,卻不知道愛別人。的確,“缺乏愛心”是許多獨生子女的通病,F在的孩子為什么缺乏愛心呢?獨生子女的現狀,造成了絕大多數家庭把幾乎所有的愛和關注給予了孩子,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父母、爺爺 奶奶 、外公外婆圍著他轉。家里吃的、穿的、用的總是他優(yōu)先,時時、事事總是讓著他,他的吃喝拉撒睡受到盡善盡美的關懷,他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包辦代替,并且認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父母親無原則的愛,客觀上造就了孩子的自私的習慣,把“人人愛我、人人為我”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知道自己還需要去愛別人、關心別人,更無法體會到愛別人的樂趣。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有一顆愛心,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健康地成長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去培養(yǎng)。一、從小教育培養(yǎng),家長成為榜樣。
幼兒的心靈與思維就象一張白紙,有待于您去描繪。在孩子剛學會說話時,就應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如:在分吃水果時,大家一起吃,邊分邊念兒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奶奶不在留一個。”讓孩子邊念兒歌邊分水果,使他們慢慢地養(yǎng)成了好習慣,如果吃水果的時候,孩子就會說:“爸爸不在留一個!边@樣,反復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教育,這樣效果很顯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培養(yǎng)孩子愛心的機會,千萬不要錯失良機。比如:孩子讓大人玩他的玩具,吃他一口他的東西,如果大人欣然接受并表揚了他,孩子會很高興的。這種表揚、贊美,是對孩子“愛心”的強化,使孩子從小慢慢養(yǎng)成好習慣,能夠和他人分享。把分享看做是自己的事情,孩子將會終生受益。另外言傳身教尤為重要,父母在孩子面前時,要孝敬老人,用實際行動給孩子示范。就象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廣告:媽媽,您洗腳。用真情、親請去感染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關心和愛護他人的好習慣。二、給予愛的機會,延續(xù)愛的童心。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種各樣的愛包圍了,孩子沒有愛大人的機會,反而被大人愛得“死去活來”, 我們許多的父母,把孩子愛的機會壟斷了。如:爸爸回來了孩子馬上倒上一杯茶,遞到爸爸面前:“爸爸,請喝茶!”爸爸親切地說:“好孩子,寫作業(yè)去!不用你給我倒茶,你幸福爸爸就高興!焙⒆犹幱诿妊繝顟B(tài)對別人愛的意識被爸爸的一句不用擋了回去。因此孩子變的愛不愛別人無所謂,不再關心別人,也不懂得愛別人了。所以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可憐一點,多給孩子一次對他人施舍愛的機會。三,抓住教育良機,培養(yǎng)愛心習慣。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平時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與把握教育良機,隨時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四歲左右的孩子,看見身邊一位小朋友摔倒了。趴在地上,他往往會覺的很好玩,趕快跑過去趴在摔倒小朋友的身上。幼兒園里,常常會遇到好幾個孩子趴成一堆的情景。這時,就需要抓住時機
進行教育,將孩子自發(fā)的行為變?yōu)閹椭鷦e人的行為。見到別人摔倒了,要去把他扶起來,幫他拍拍身上的土。使幼兒學會主動地幫助別人,富有愛心和同情心。這樣及時進行教育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總之,進入21世紀的今天,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與同情,以形成團結合作的群體,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也只有這樣,個體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其自強自立也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休現。作為教師、作為家長不僅要教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更強調要教孩子學會關心,重視培養(yǎng)關愛、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質,并將之看作是未來社會和每個個體得以發(fā)展的關鍵和希望營里幼兒園 毛秀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39900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