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聽謝爾比大叔說《閣樓上的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最早接觸的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書就是《閣樓上的光》,那是一個朋友送我的生日禮物。

  小時候常在兒童刊物上讀到所謂的“兒童詩”,想來大多數(shù)詩歌我都似懂非懂,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搞明白,有人標題旁邊寫著的“(外一首)”是什么意思,但這都不妨礙我日后故作深沉地寫兩句。電腦的普及,使很多人在學會用“Enter”后就成了詩人。

  謝爾比大叔是詩人,但肯定不只是會不斷用回車把一個句子分行寫。

  《閣樓上的光》120多首小詩,每一首詩歌都配上了謝爾比式的簡筆畫,這本書出版以來,在暢銷排行榜上呆了很長一段時間。

  它簡單得讓人心動。

  如果突然扯出“大象無形”之類的話來,謝爾比大叔會生氣的,當然換成另外一句話,就是真理常常是大白話,說的人沒有壓力,讀的人同樣沒有壓力,這也是符合傳播規(guī)律的!堕w樓上的光》可以從任何一頁開始讀,可以隨便讀幾頁就放下,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讀,就像蘇東坡推崇的“枕上,廁上,馬上”之類的地方,其實,好書并不一定是要端坐在桌子前看的,就好比有道理的話不一定非聽不懂,只不過這個規(guī)律被每個人認識的時間有早有晚。

  它足以喚起每個人的童年記憶。

  《閣樓上的光》算是說到每個人心坎上了,因為這里面的很多想法我們小時候都可能有過,比如“作業(yè)機”,還比如那個“自私小孩的祈禱”,看著看著我們會心地笑了。

  最早看朱德庸漫畫的時候,也會會心地笑,覺得他觀察生活還是很細致,但時間長了,就不太喜歡他的表達方式了,因為如果真是要把作者和讀者的關系定位為交流的話,作者還是與人為善為好,放到兒童文學領域,作者更應該有這樣的心態(tài),無論他的讀者是孩子還是大人,激發(fā)他們內心的快樂總比點燃他們的怨氣要好。

  第一篇《閣樓上的光》很有意思,“閣樓上孤燈一盞,盡管門窗緊閉,漆黑一片,我卻看到微光在閃,那是什么我全知道,閣樓上孤燈一盞,站在外邊我看得見,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很多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解讀了這一段,甚至有人聯(lián)系到自己在亭子間長大的經(jīng)歷,“閣樓”肯定是個特殊的意象,尤其是《簡?愛》之后,就有人寫了《閣樓上的瘋女人》之類的文學評論,再后來,閣樓就成為牢籠的象征。我倒覺得謝爾比大叔未必想得這么復雜,圖解一下他的意思吧,從配的圖上,似乎感覺到,這個閣樓該是指代大腦中的某片記憶。


 。ㄎ/育兒傳媒專家:李雪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39902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