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陪孩子成長:如何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最近,“你生不生?”成了一些年輕人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隨著“單獨二孩”政策啟動實施,很多身為獨生子女的父母都面臨可以再生一個孩子的選擇。但機會真的降臨,不少人卻又處于糾結(jié)之中。“生不生”的背后,尚有許多現(xiàn)實問題需要考慮,其中就包括如何養(yǎng)育孩子的煩惱。其實,無論是生一個,還是生倆,育兒問題都躲不開、繞不過。多數(shù)人表示,養(yǎng)育孩子時,巨大的物質(zhì)付出不難應付,精神付出才是最難的!既需要付出精力、愛與包容,還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育兒知識和理念。


  向左走?向右走?

  聚焦育兒這一領(lǐng)域,各種理念讓人應接不暇,圖書多、網(wǎng)上信息多、觀點爭議也多。“狼爸”、“虎媽”教育方式引發(fā)的討論還未降溫,“貓爸”等新名詞又進入人們的視野。在喧鬧的反襯之下,家長們在育兒理念上更加迷茫。

  由于很多育兒理念和觀點大相徑庭,甚至完全對立,大到為孩子選擇什么樣的幼兒園或?qū)W校,小到對孩子犯錯時應持什么態(tài)度,在實踐中都讓人面臨“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困惑。

  比如,當孩子太調(diào)皮甚至無理取鬧的時候該怎么管?是寬一點好?還是嚴一點好?對這個問題,不但當下頗火的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中爸爸們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不同;而且,即便是在一個家庭中,答案也不止一個。選擇哪種答案和做法,就意味著哪種育兒理念占上風。

  “唉,真不知道該怎么帶孩子。”“80后”高小方最近有點怕帶孩子出門,因為2歲半的兒子洋洋越來越愛鬧小脾氣,稍不滿意就又哭又鬧,或者躺在地上耍賴,搞得大人很尷尬。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奶奶一般都會滿足寶貝孫子的要求,只要他一哭鬧就“舉手投降”;爸爸則信奉“寬是害、嚴是愛”,“不打不成才”,沒什么可商量的。

  高小方對這兩種態(tài)度都不認同,但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方法。為此她到網(wǎng)上去查找答案。網(wǎng)上有專家這樣說,“一方面,高壓之下,孩子可能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極的情緒,產(chǎn)生恐懼、焦慮或殘忍的心理,易發(fā)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強、攻擊和沖動行為。另一方面,過度溺愛,孩子很容易過度依賴父母,對適應集體生活、社會形成障礙。”專家的說法讓高小方更加為難,因為,對孩子管得太嚴了,就有“高壓”之嫌;管得太松了,就有“溺愛”之弊。于是她只好暫時用“轉(zhuǎn)移注意力”這一招兒來應付,“看,那邊還有更好玩的呢,快點快點,媽媽帶你過去!”除此之外,她還在努力琢磨如何拿捏把握“寬嚴相濟”的分寸。


12下一頁閱讀全文


  看上去很美

  微博、微信上流行一種說法:“第一個孩子照著書養(yǎng),第二孩子當豬養(yǎng)。”說的是生養(yǎng)第一個孩子,既沒經(jīng)驗,又比較重視,都愛從書上學“育兒”。這也是很多“70后”和“80后”父母的真實寫照。

  自從懷孕起,鄧梅就買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隨著寶寶出生后一天天長大,書架上的育兒書也越來越多。美國的《斯波克育兒經(jīng)》、日本的《育兒百科》,國內(nèi)的《鄭玉巧育兒經(jīng)》、《愛與自由》、《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都被她搬回了家。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遠非一帆風順。

  一是家中的育兒理念很難統(tǒng)一。比如,看了不少育兒書后,鄧梅越來越認同這樣一種理念:應當尊重、理解、包容孩子。但老公就固執(zhí)地認為:怎么能太遷就孩子呢?此外,由于工作忙,鄧梅把孩子交給了自己的父母幫忙照看。但兩代人在育兒觀念和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分歧。面對“育兒代溝”,鄧梅最愛說的是,“書上就是這么寫的,您那種想法早落伍了。”老人則會搬出“殺手锏”,“我以前也沒那么講究,不照樣把你養(yǎng)大了!”一個屋檐下,兩代人的觀念,細枝末節(jié)的碰撞,著實讓人頭疼不已。

  二是有些育兒理念認同容易、執(zhí)行難。比如,有教育專家提出,“家長面對孩子的脾氣,能解決的幫他解決,不能解決的一笑了之不在意。這既讓孩子渲泄了內(nèi)心的積郁,又做了個寬容大度的榜樣。”吸收了這些觀點后,鄧梅期望自己時刻都要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即便內(nèi)心火冒三丈,也要不露聲色。不過有時她實在忍不住,最后還是會大發(fā)雷霆,“冰火兩重天”般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讓孩子更難接受,反而惡化了親子關(guān)系。

  鄧梅的故事比較有代表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年輕家長普遍存在焦慮和攀比心理,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急于找到最正確的育兒方法。雖然從網(wǎng)上和書刊上獲得了不少育兒知識,但實際執(zhí)行經(jīng)驗卻很不足。伴隨著孩子長大,焦慮的事情越來越多,很容易陷入束手無策、無法應付的境地?磥,面對多種多樣的育兒理念,更需要家長合理地取舍與吸收。育兒沒有金科玉律,更不能“照本宣科”。能否做到書里所寫,既與孩子的個性有關(guān),也與家長的個人素質(zhì)、情緒的把控能力緊密相關(guān)。

  沒有終極答案

  相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自己的孩子,但這種愛是以什么方式來傳遞,而且究竟是否讓孩子感受到了愛,卻與家長的育兒理念和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

  小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F(xiàn)在,大的5歲多,小的2歲,都是男孩。談起育兒,小冉感觸最深的就是:“孩子和孩子太不一樣了!”比如,老大比較聽話,脾氣也好,基本上讓做什么就做什么;老二的脾氣卻比較大,遇上不如意的事他能哭得喘不過氣來。小冉的例子說明,就連親兄弟都這么不同,何況其他孩子。育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既涉及理念,又需要在實踐中“因材施教”,并沒有“終極”答案,根本原則就是應當以正確的方式給孩子正確的愛。而如何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每個人在實踐中去體會。

  在王菲家的墻上,貼著3個手寫的大字——“不較勁”,這是王菲時刻提醒自己的“育兒精髓”,靈感來自于兒子幼兒園班里老師的一句話。那位中年老師在家長會上說,“和一些年輕老師帶班不一樣,我不愛跟孩子們較勁,有時候,孩子慢一點接受也沒關(guān)系,等一等,他就會做到的。”這句話突然讓王菲意識到了自己在育兒中很多不愉快的根源。后來,她從微博上看到了一首詩——《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么一點點……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這首詩揭示了同樣的道理:成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什么樣的育兒理念都不能加速這個過程;慢慢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每個成年人繼續(xù)成長的過程,還應該是享受共同成長的過程。的確,途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仍值得我們?nèi)σ愿啊?/p>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0198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