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他們做事的時候容易忘掉時間,缺乏時間觀念。兒童早教中,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做事的時候拖沓、磨蹭、懶散,即使看到珍惜時間的父母,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習慣。這讓父母很頭疼。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沒有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時間觀念。深圳遠東婦兒科醫(yī)院兒童早教專家李慧娟主任跟大家探討兒童早教中五招讓寶寶學會管理時間的方法。
兒童早教:制定作息時間表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yè)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jiān)管的作用。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兒童早教:父母以身作則
有的孩子早晨起床晚,磨磨蹭蹭地等父母為他們穿衣服、準備早飯、送他們上學,其實這是在助長孩子的磨蹭心理。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并在一旁告訴孩子,再不抓緊時間就要遲到了。孩子遲到后肯定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挨了老師的批評,就會主動樹立時間觀念了。
兒童早教:榜樣法
父母還可以通過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珍惜才能讓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還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有關(guān)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兒童早教:正面強化
當一向?qū)r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贊賞和表揚可以激發(fā)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兒童早教:讓孩子安排好學習和玩的時間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做作業(yè)時間長,是因為孩子把時間都用在了玩上,不能專心地做作業(yè),于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以給孩子增加作業(yè)量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其實,孩子做事和學習的效率低,與父母沒有給孩子留出玩耍的時間有關(guān),孩子喪失了玩的權(quán)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才會做事磨蹭、拖拉,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由支配一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0312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