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難理解也很難操作的知識點“教育孩子,調心不調嘴,心在前,腦在后。”而這個知識點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這一關過不去,很多家庭問題就解決不了,F實情況是“有腦無心”的父母現在越來越多,偏偏“孩子是讀心的而不是讀嘴的”。這就造成了深刻的親子鴻溝和矛盾,一方面家長用各種道理(用腦)教育著孩子,一方面孩子用各種方法反抗著家長的無心(要心)。
到底什么是用心和用腦呢?一句話:“用心”關注的是“人”,關注的是對方內心的感受;“用腦”關注的是“事”,關注的是事件或問題的解決。當你不能真正地關注“人”本身的時候,那你就很難取得對方的信任,當對方不信任你的時候,你一切關于解決問題的行為都是徒勞的。
愛與幸福理論有一個關于愛的公式:“愛=信任+心賞+悅納+支持+幫助”,當父母擁有了信任、心賞、悅納、支持和幫助的能力的時候,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yōu)秀。這其中“信任”、“心賞”和“悅納”都是用“心”的;而“支持”和“幫助”是用“腦”的。“信任、心賞和悅納”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知道的都是“知識和邏輯”,是在“用腦”,只有做到的才是“智慧”,是在“用心”。當父母能夠發(fā)自內心地信任、心賞和悅納的時候,你就是愛孩子了,孩子感受到了這份愛(孩子是用自己的心感受父母的心的,而不是聽父母嘴上說的。┚蜁邮芨改傅闹С趾蛶椭,相反,如果父母不能發(fā)自內心的信任、心賞和悅納孩子的話,孩子認為家長的“支持和幫助”都是對自己的不尊重,都是“要求和包辦”。
父母提高自己信任、心賞和悅納孩子的能力就是“調心”,父母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用腦”,所以教育孩子“調心不調嘴,心在前腦在后”。當然,調心是一個緩慢優(yōu)雅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們按照愛與幸福理論所教授的方法一點一點去做到,一點一點去堅持做到,急功近利和半途而廢一定不會“調心”成功。
1、實質:孩子是讀心的,不是讀嘴的;(嘴上功夫再好,孩子也不會買賬)
2、誤區(qū):想學方法的家長都不是好家長;(想學方法的家長,都是心急的家長,心態(tài)沒有改變,孩子也不會買賬。)
3、原則:家長來學習,是來調心的,不是來調嘴的;(嘴上功夫的改變,心態(tài)不改變,孩子不會買賬,更加會覺得家長虛偽,這不就是標準的說一套做一套嗎?)
4、狀態(tài):教育是緩慢而優(yōu)雅的過程;(調心調到什么程度?自己的內心緩慢而優(yōu)雅,達到幸福的最高境界“有為無欲”,表現形式是“身快心慢”。)
生活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心在前、腦在中、身在后”,調心最慢因為是修行,用腦次之因為是學習,越是沒腦子的人身體就越發(fā)達,總是在行動,盲目行動還不如不行動。盡管我說的很詳細,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這可能就是人與人的區(qū)別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233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