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射練習階段(0—1個月)
新生兒先天具有的無條件反射,通過反復地練習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比如,生后頭幾天,吸吮反射日益成熟,當母親的奶頭從新生兒的嘴里滑出來時,新生兒能夠比第一次吃奶時更容易找到它;同時,吸吮反射還得到發(fā)展,由吸吮奶頭擴展到吸吮手指或其他物體,并能區(qū)別奶頭和其他物體。
2.最初習慣階段(1個月—4或4個半月)
這個階段又稱初級循環(huán)反應階段。
在這個階段,形成了條件反射,即習得性動作。如視和聽的結合,用眼睛尋找聲源。嬰兒偶然有了一個新動作,便一再重復。由于行為和目的還沒有區(qū)別和分化,所以還不能算作智慧行動。
3.有目的動作形成階段(4或4個半月—9或10個月)
這個階段又稱二級循環(huán)階段。
從4個月開始,嬰兒在視覺與抓握動作之間形成了協調,以后嬰兒經常用手觸摸、擺弄周圍的物體。例如,抓住撥浪鼓使它發(fā)出聲音,這種動作引起了嬰兒的興趣,于是多次重復該動作。動作和興趣相互影響,出現了所謂的循環(huán)反應,這也是主體動作和動作結果(客體變化)之間的循環(huán)反應。但這種聯系是偶然性的,動作結果和所用方法之間沒有分化,因此,只是處于向智慧動作發(fā)展的過渡時期。
4.方法和目的分化與協調階段(9或10個月—11或12個月)
在此階段,動作目的和方法開始分化。動作從一開始就明顯地表現出它的目的性,如嬰兒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夠不著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開蓋著玩具的布。同時,動作目的與方法之間開始協調,嬰兒開始用新的方法而不是原有方法去取得一定效果。不過,這階段所用方法都是熟悉的動作。這階段嬰兒還出現了客體永久性 (即確信眼前消失了的東西仍然存在)概念,能夠找到不在眼前的物體,如藏在枕頭下面的一個物體。這些都說明了嬰兒認識到客體獨立于自我而存在,有了比較完備的實際智慧動作,已經處于智慧的萌芽階段。
5.感知動作智慧階段(11或12個月—18月)
這一階段又稱三級循環(huán)階段。
這個時期,兒童能夠在偶然中發(fā)現新的方法,開始探索達到目的的新手段。當兒童偶然地發(fā)現某一感興趣的動作結果時,他將不只是重復以往的動作,而是試圖在重復中做出一些改變。通過嘗試錯誤,兒童第一次有目的地解決新問題。例如兒童想得到放在枕頭上的一個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卻夠不著,他繼續(xù)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頭,拉枕頭過程中帶動了玩具,于是兒童通過偶然地抓拉枕頭得到了玩具。在這里,對新動作的發(fā)現是偶然的。對這種偶然得到的動作結果發(fā)生的興趣,不只是引起了一個簡單的循環(huán)反應,兒童從此開始對這種情境進行反復試驗,不斷變換方法,試驗的方法似乎或多或少地帶有系統(tǒng)性。因此可以說是智慧動作發(fā)展中的一大進步。但是這階段還沒有形成按照一定的目的方向去構成新方法的能力。
6.智慧的綜合階段(18—24月)
這個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的終結和向前運算階段過渡的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兒童除了用身體和外部動作來尋找新方法之外,還用頭腦內部的動作達到突然的理解或頓悟,也就是想出新方法。例如把兒童玩的鏈條放在火柴盒內,盒子打開不大,鏈條能看得見卻無法用手拿出。兒童首先使用外部動作,試圖打開這個火柴盒(這是第五階段的動作),失敗以后,他停止了動作,細心地觀察情況,同時把自己的小嘴緩慢地反復地一張一合,或是用手模仿一張一合的樣子。這就是在頭腦中進行了使火柴盒的口張開的動作。最后,他突然把手指插進盒口,成功地打開了盒子,取得了鏈條。這種在頭腦中完成的內部動作的出現,說明了產生了智力的最初形態(tài),標志著感知運動協調的完成,同時向新的階段——前運算階段過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338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