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經(jīng)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們背著一個不合體的大書包,里面背著小學年級學的教材和課堂作業(yè)本,家庭作業(yè)本等等,都快成為一個標準的小學生了,小孩子們這個時候是否已經(jīng)具備了學習的年齡與心理呢?
媽媽說自從孩子進入幼兒園中班以后,開設了學前班,安排了拼音、識字和算術。每天晚上都逼著孩子寫作業(yè),由于孩子年齡小,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家長每晚都要手把手輔導,教半天還是寫不好,作業(yè)也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孩子累,家長也累。
早教網(wǎng)超前學習對一般孩子而言,并沒有好處。學齡前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還低,小小年紀就過早背上學習負擔,是不公平的。將過多的時間分配到這些超前學習中,自然與外界交流的機會要減少!
我覺得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活潑愛玩的時候,嬰幼兒時期的教育更多是一種興趣與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為了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生存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不是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父母應該轉(zhuǎn)變以往急功近利的育兒方式,不能對幼兒硬塞硬灌,不要過于加重兒童的負擔。
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發(fā)展,必然導致孩子在幼兒園學過的課程到小學時還要學,對孩子學習知識的好奇心、新鮮感和求知欲將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并有可能導致孩子學習興趣下降,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
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和過于美好的想象。他們期望孩子有天賦、聰明、什么都比別人好。父母是不成功的,就寄希望于孩子獲得成功,不落后于其他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表面上看是為了讓孩子早起步,早領先。事實上,這只會帶來眼前短時間的好處,并不利于孩子的長遠發(fā)展。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這種教育遠遠比單純的教他們認幾個字、做幾道題重要得多。
小編總結:由此可見,超前學習并不一定就會使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有時反而會得到一種適得其反的效果,讓孩子從此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厭惡的心理,進而拒抗學習,這樣更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長與學習,家長們更應看到長久的利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3670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