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十個教育高招,能讓孩子離成功更近。也是這十個高招,能讓父母成為優(yōu)秀的父母。
教育孩子是家長心中一塊永遠的“痛”,下面就給你幾句育兒的建議。 建議一:幽默--有效的家教手段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樣如此。幽默感應在父母的語言修養(yǎng)中列居特殊的地位! ∮哪且环N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視的家教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個充滿幽默歡笑的家庭里,孩子就會變得活潑、熱情、開明。目前,西方國家的教育機構相當重視對孩子幽默感的培養(yǎng)。作為啟蒙教育的父母,與子女開些善意的玩笑,鼓勵孩子說些健康的俏皮話,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絕非逗樂,而是在培養(yǎng)孩子健康歡樂的個性。父母多一份幽默,子女就更多一份笑聲,多一分歡樂,多一分力量,幽默不僅能消除父母與子女之間人為的緊張情緒,而且可讓子女在笑聲中健康身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建議二:輕松教養(yǎng),動口不動手 如果說,現(xiàn)在要你用幾句話來描述你的燕子,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孩子的貼心、可愛,還是頑皮、不聽話?相信每位爸媽對于孩子的成長,必然都有一番甘苦參半的深刻體會! ‖F(xiàn)代父母在教養(yǎng)方式上,已漸從權威式命令,轉(zhuǎn)而注意到溝通的重要。然而,或許是成長背帚的影響,許多爸媽仍不擅于常常贊美孩子,或許是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小優(yōu)點,也可能是知道卻覺得沒必要說出來。但是另一方面,爸媽卻又相信愛主深責之切,故常用責罵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其實,無論是贊美還是責備,都會有其效果,只是怎么用、何時用最恰當?shù)膯栴},而這個分寸如何拿捏,對爸媽的確是個很大的考驗! 〗ㄗh三:你也可以是贊美高手 東方父母大多比較含蓄,即使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也只是輕描談寫帶過,頂多說甸“好乖”而已。孩子年紀小,對許多行為的好壞、可行不可行還無法自行判斷,必須靠外在力量來作為衡量標準,爸媽的反應就是他們最主要的依據(jù)! 『⒆邮衷谝庾约涸诎謰屝哪恐械牡匚唬绻謰屇軌虺3=o孩子一些贊美,不但能夠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會讓孩子樂意保持那樣的行為。只要爸媽時時提醒自己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相信一定會覺得孩子愈看愈可愛。而在看到優(yōu)點時,別吝于表達出來,大優(yōu)點大稱贊,小優(yōu)點小稱贊,試幾次以后,就會愈說愈自然了。常常贊美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困難的! √嵝寻謰專嘿澝罆r別只是說“好棒”、“好乖”,要加上具體事例,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你的真心。而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建議四:讓責備有效卻無害 孩子畢竟是孩子,無論我們怎么說,他還是有孩子氣的時候。如果你因為孩子生了氣,發(fā)了火,那很自然,但氣可不要出在孩子身上喲。往往,在氣頭上說的話,情緒的發(fā)泄會占了大部分;而往往這些話也會是充滿不滿與殺傷力的。或許是“你每次都這樣,說都不聽……”的翻舊賬式;也或許是“你是苯還是怎么樣,聽不懂呀!”的人身攻擊式;甚至更除了語言暴力外,再加上肢體的暴力,企圖將所有的氣憤都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可是,最后呢?自己的氣,消些了;孩子的傷,卻重了……;一陣吵鬧下來,受傷的,是身體上的,也是心里上的。 當你被惹火時怎么辦呢?生氣時,真的只有打、罵才能解決嗎?為什么不能好好說呢々是生氣吧f但打過了、罵過了,氣就會消了嗎? 動口動手之前,先試試看其他的辦法吧!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可以怎么做,對孩子,對自己,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1.深呼吸,然后從1數(shù)到20,不要急著說話! 2.冷靜下來,確定自己可以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說話了,冉開始說! 3.先看孩子有什么樣的反應,如果他已經(jīng)有心虛的樣子,就再重復一次我們的要求! 4、如果孩子依然故我,就可以跟他說:我現(xiàn)在很生氣了,請你聽話好嗎?并且向孩子說明為何希望他照著做的原因。 5-若孩子還是不依,就請先暫停他正在進行的動作;并嚴肅地告訴他:“裁想我需要你好好聽我說話”:或是“你有什么事想抗議的,可以說出來讓我知道。” 6.我們可以先說我們的,或是先聽聽孩子的;原則是:靜靜地聽,而且是“真的聽”,不要被先人為主的觀念綁住了! 7,與孩子達成協(xié)議,原則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但也要與我們的期望做平衡;且讓孩子知道事情的規(guī)則,這樣才不會像是一味地縱容孩子。 每個家庭、每位父母、每位孩子的狀況都很不一樣。因此,必須多想想幾種方式去處理面對的問題。用心,豐目信大部分的爸媽真的用心;但更深一層的是希望爸媽的用心,孩子可以歡喜、放心地感受到! 〗ㄗh五:學會向孩子道歉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在一個家庭里,父母威信的樹立,并非由于他們的一貫正確,而是由于他們實事求是,嚴于律己,進而取信于孩子。一個人做錯了事,傷害了別人,必須向人家道歉。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或?qū)ふ疫m當機會與孩子談論自已的過錯,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做人。只有孩子感到父母真正是言行端正,才能產(chǎn)生由衷的敬意,父母的威信也才會真正樹立起來! ⊥瑫r,道歉還是要注意在心平氣和時,道歉的主旨要明確,態(tài)度要誠懇,所說的道理要中肯。如此,必會有深刻的教育效果。 建議六:讓父親參與家教 越來越多的父親參與家教,是現(xiàn)代家庭日益小型化的需要。五十年代,那種人頭濟濟的“傳統(tǒng)大家庭”目前只占美國家庭的4%。-項名為蓋洛普的民意測驗表明,在過去10年里,父母參與家教的時間,已從1984年的每星期5小時增加到今天的32小時,并且增加的勢頭仍有增無減。 專家指出,在充滿女性化的,哇啦哇啦作響的家教中,能夠注人更多一點父親教育的潤滑油,該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當然,專家也指出,父親在跟孩子打交道時,也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父親應克服任何簡單、粗暴的行為,應時常表現(xiàn)出耐心、細致的態(tài)度! 2.父親在跟孩子游戲時,不必太投入,如打電子游戲機,否則家庭會成為無人監(jiān)管的“極樂世界”! 3.父親不應在孩子面前吸煙、喝酒或主動嘗試各類廣告商推薦的產(chǎn)品! 4,父親在孩子面前要嚴格檢點自己的宮行! 5.父親在孩子做作業(yè)時,應盡量不翻閱報刊雜志、看電視、打電話以及動用音響設備! 6,最后,在妻子面前,父親對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在和孩子發(fā)生摩擦產(chǎn)生糾紛的時候,應盡量在妻于回家前自行解決! 〗ㄗh七: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不只是在課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加坡的媽媽們會精心地為孩子挑選男用品、女用品,有時因為顏色花樣的緣故她們還會向營業(yè)員詢問,這是男裝還是女裝?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嬰,盡管還裹著尿布,卻穿著正式的男裝三角褲。他們的母親說,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是“boy”。當孩子學說話時,媽媽們就會把性別告訴孩子。常見新加坡的年輕媽媽告訴懷抱的嬰兒:“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而且經(jīng)常重復。在孩子學說話時,又教他們學說“IarnHboy”或“lamagiri”c如果你故意對一個小男孩說:“Youareagirl。”盡管他還不滿兩歲,他還是會很生氣地大喊:“No!Izunaboy!”(不!我是男孩!)在新加坡的幼兒園,幼兒的廁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兒們分門進出。里面的設施完全按正規(guī)男女廁所所設,只是比例縮小而已。幼兒人園第一天,認識廁所便是第一課。男女廁所的門上,分別貼著男女標志。這個標志與公共場所的比較接近。男孩要有男子氣,教女孩要細心,是一般新加坡家長心中約定俗成的育兒觀! ∫淮,一位母親送兩歲多的兒子上幼兒園,那孩子哭著粘著媽媽不肯走,這位媽媽用堅定的語氣對孩子說:“不能哭,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果然,那男孩強忍著淚。還有一次,一位女士與兩三個男孩等電梯,電梯門一開,那位女士讓孩子們先進,他們卻不進,其中一個示意說,“Ladiesfirst”! 〗ㄗh八:教育孩子要采用正面思考的方式 美國的小學,常常教育家長怎樣對孩子說話! ”热纾瑢W校告訴家長:孩子的美術作品不夠好,你不能說“你畫壞了”,而要說:“你想想,是不是還能改進些?”而當孩子的功課做錯了時,你最好別說:“你錯了”,要很委婉地講:“你檢查一下,有沒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去做?” 永遠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學校的老師說:“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都能用正面思考的方法對待孩子,他將來也會以正面思考的方式對待別人。相反地,如果他從小接觸的就是惡意的、否定的言詞,他將來也會以'負面思考'看這個世界。” 孩子放學很晚才回家,正面思考的家長就會問:“這么晚回來,是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負面思考的家長則會挖苦說:“外面那么好,你還回來干啥!” 我們有些家長總喜歡采取負面思考的方式冷嘲熱諷,聲色俱厲,無形中處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害! 〗ㄗh九:幾種不正確的“威信” 許多父母都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教育好孩子至關重要的一點,可是對于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以及樹立怎樣的威信則不一定清楚了。很多父母對“威信”一詞存在不正確的理解,以至于對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反面教材可以成為有心人的一面鏡子,下面我們列出父母不正確的?種“威信”,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 1.高壓的威信。父母經(jīng)常發(fā)脾氣,施暴力,嚇倒孩子! 2.疏遠的威信。父母不接近子女,不與子女交流思想,不讓子女了解父母的興趣、愛好。 3.寵愛的威信。父母對子女姑息遷就,有求必應! 4、擺架子的威信。父母好為人師,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5.說教的威信。父母總是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擺出一副說教者的姿態(tài)! 6.誘惑的威信。父母總是用各種獎賞來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買孩子的心! 7.炫耀的威信。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津津樂道榮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子提出奮斗目標! 〗ㄗh十:教子十不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基諾特,把父母不宜對孩子講的語言歸為10大類: 1.不要惡語,如“你這個大笨蛋!” 2.不要責備,如“你總是做錯事,真是太糟糕了!” 3.不要侮辱,如“你真是個沒用的廢物!” 4.不要壓抑,如“閉嘴,不許再說話!” 5.不要強迫,如“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6.不要威脅,如“我再也不想帶你了,你給我滾開吧!” 7.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8.不要抱怨。如“你這不爭氣的孩子,真叫人傷心透了!” 9.不要許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41106.html
相關閱讀:
家庭教育父母統(tǒng)一戰(zhàn)線了嗎?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列舉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基本特色
《同步育兒營養(yǎng)全書(0-3歲) 》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爸爸?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列舉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基本特色
《同步育兒營養(yǎng)全書(0-3歲) 》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