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不舉手的小禹舉手了
小禹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男孩子,不管什么活動,他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他從不舉手發(fā)言。我們嘗試過許多辦法,但是效果并不佳。
在這次講故事比賽前,我們早早地通知了孩子,和孩子說明了比賽的要求及比賽時間。一個星期過去了,班級賽開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參加了比賽,都十分大方地講述了準備的故事。當我問到:“還有誰要參加比賽的嗎?”這時,我看到了小禹有些緊張地看著我,慢慢舉起了手,我先是一驚:想小禹居然舉手了。于是,馬上說:“真棒!小禹也要來給我們講故事了,大家歡迎。”班級響起了陣陣掌聲。
可是,當請他到臺上時,他卻一言不發(fā),我鼓勵他:“加油!把你的故事個告訴我們好嗎?”接著,看到他的嘴巴在動,可是卻沒有一點聲音。“再響亮一點好嗎?”還是沒聲音。“我們知道你的故事很好聽,大聲一點我們才聽得到哦。”終于,我們聽到了小小的聲音。
二、從不主動表現(xiàn)自己的小羽一定要堅持把故事講完
小羽年齡偏小,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比較欠缺,也從來沒有在班集體前講過故事。這一次,他也積極地要求參加了。
活動中,由于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商量好:盡量講比較簡短的故事,如果故事太長,那可以講一部分。輪到小羽了,他很自信地進行了自我介紹后開始講了起來……由于發(fā)音本就不太清晰,故事又很長,我們就讓他暫停,留到明天再講,可是他卻理都不理,徑自要把故事講完。“小羽,今天的時間來不及了,我們明天接著講好嗎?”我對他說?伤是繼續(xù)講著,即使聲音不大不清楚,他依舊堅持著。
想著小羽真的很認真地在準備,難得見到他這種熱情勁兒,所有孩子就都同意讓他講完故事,最后,在我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不自覺給他送上了熱烈的掌聲,他笑著回到了座位。
活動后,我針對之前的家訪約談,和孩子的家長進行了交流,說明孩子表現(xiàn)得很好,進步很大,家長也表示孩子在家一直在練習(xí),還一直擔心上臺講不出,孩子回家后,也對自己的表現(xiàn)很滿意,得到了老師的鼓勵,以后一定會更努力。相信通過這次活動,他們下次再也不會害怕上臺表演了。
同時我也把活動花絮、活動結(jié)果以及個別孩子講故事秀的視頻發(fā)布在班級博客,讓家長們也一起參與到其中,在以后的時間里,能夠繼續(xù)引導(dǎo)孩子看書、講故事。
從這次講故事活動,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孩子認真努力準備的過程,每一天都請了不同的孩子講故事,他們都能夠大方自信地上臺,原本講得比較好的能加上動作、表情講;不太會講的能比較流利、完整地講了;更主要地是,還激發(fā)了個別能力較弱、不主動的孩子的興趣,也能積極參與了?吹胶⒆觽兊倪M步,我覺得這才是這次講故事活動的真正結(jié)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6268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