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合群是我們大人的一個價值取向,尤其在國內,合群、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價值取向,覺得從小就應該這樣做,其實合群是一種發(fā)展能力,也就是孩子必須發(fā)展并建立出一種與他人互動和“符合群體要求”的行為、與技能。能力還沒有建立,是無法合群。 我們自己應該也經驗過群體安全感,有些人去參加聚會就開始擔心,他會想知道有誰去,該穿什么衣服,即使到了現(xiàn)場也會坐在一個角落先看看有誰,會找他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如果找不到熟悉的人會一個人退到角落里面去。即使他平時是蠻OK的人,可是去到一個新的大環(huán)境就會害怕?墒怯行┤瞬粫,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誰來,他會主動跟每個人說話,聊天。

  孩子不合群就是這樣的,他能夠承擔的風險程度比較低,所以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如果他不合群怎么辦。其實很多小朋友不敢冒這個險,他會坐在一邊看別人在做什么,他回到他會如數(shù)家珍般說今天小朋友干嗎,老師教什么歌。

  主持人:家長不用把這個現(xiàn)象當成一種問題,現(xiàn)在好多國內的家長覺得孩子不合群是不正常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蘇小妹:合群是一種發(fā)展能力,是你需要漸進式的去積淀的一種能力的發(fā)展,從多元智能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有一些人的人際關系智能非常好,因此可以更好地發(fā)展出人際關系技能,有些人內向性的自我反省能力非常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能。

  從孩子的氣質、人格發(fā)展、多元智能各個角度來看,不一定每個孩子都會合群,有時候小朋友放學的時候媽媽跟小朋友說,跟老師說再見,小朋友有點猶豫,我通常說“我知道你心里面已經說了,謝謝你!边@樣就OK了,孩子說了,不表示他就合群,而是他使用了社交需求的語言。孩子不說,也不表示他不合群,人類發(fā)展的過程中,有幾種風險需要承擔,其中之一就是社交的風險。有些人容易承擔與生人接觸的風險,有些人則很難,參加社交團體活動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風險,他們在建立與人互動與溝通時,需要比常人多一點時間,或甚至不愿意嘗試。成人必須肯定一點,就是我的孩子已經參加了,因此我們必須能包容他不同的表達方式,再給他機會,讓他發(fā)現(xiàn)并自己建立避開風險的方法與勇氣,這樣他才能合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6446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