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口就傷孩子心的牢騷話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智力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媽媽總是對寶寶充滿著無限的愛意,但是,調(diào)皮的寶寶有時也會讓媽媽筋疲力盡,抓狂不已,再有耐心的媽媽或多或少都會對寶寶出言不遜;蛟S,媽媽覺得這沒什么,說完就忘了,這可能會給寶寶心里留下深深的傷痕,讓寶寶傷心不已,或許認為,媽媽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愛他。因此,這些會傷孩子心的牢騷話,媽媽在說前一定要三思,能不說則不說。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牢騷有:

一、讓寶寶懷疑媽媽的愛

有些話會讓寶寶懷疑,媽媽是否真的愛他。比如“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給別人!”“再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做兒子。”

被媽媽罵了幾句,寶寶一氣之下跑了,媽媽追到家門口,生氣地喊:“你給我回來,不回來是吧,那以后永遠不要回來了。”聽多了這類話,寶寶心理有了陰影,以后可能真的會離家出走。

正確方法:有時候,需要對寶寶的不良習慣或錯誤進行小小的懲罰,但這不能讓寶寶懷疑媽媽對自己的愛,只要讓寶寶知道他的行為是錯誤的就行了。

二、否定寶寶的人格

媽媽通常用大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寶寶的行為,經(jīng)常說,“煩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么這么笨!”

到親戚或鄰居家玩,寶寶不愿叫“叔叔”、“阿姨”,媽媽就會責怪說:“這孩子怎么這么沒用,叫一聲阿姨都不會。”雖然這是對別人說的,但是寶寶都聽在心里。

正確方法:如果寶寶有能力做而沒有做好,媽媽也應該問明原因,耐心指導寶寶,而不是進行責罵。

三、嚇唬寶寶,導致寶寶不安

“我告訴老師去!”寶寶對老師很尊敬,更不敢像對對老師撒嬌,所以,媽媽喜歡用寶寶害怕老師的心理向?qū)殞毷〾骸?/p>

孩子一做錯什么,媽媽就說“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

正確方法:媽媽應該及時糾正寶寶的錯誤,并夸寶寶是個好孩子。

四、不顧寶寶的能力,提出過分要求

“再做好一點!”寶寶覺得, 他的作品已經(jīng)很好了,可還是沒有達到媽媽的要求。

“快一點!”“動作快一點,媽媽還要上班呢。”寶寶的動作慢不是他的問題,他不知道問什么要那么快。

“連這個也不會!”寶寶不是天才,不可能一生下來什么都會做。如果責罵過多,寶寶會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確方法:媽媽要對寶寶的能力有所了解,如果事情是寶寶能做而不愿做,媽媽可以進行勸導,要是超出了寶寶的能力,就千萬不能勉強寶寶,否則會適得其反。

總結(jié):說者雖然無意,但聽者有心。這些話,即使對一個成人說,也會傷害他,更別說是寶寶了。如果經(jīng)常說這些話,寶寶就會缺乏自信,容易懷疑,很難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把牢自己的嘴巴,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能說。要跟寶寶多溝通,多了解寶寶,鼓勵寶寶,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給他講道理,而不是用這些牢騷話責備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7049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