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急于讓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念唐詩、識漢字、學外語、學數(shù)學等等。對此,也引發(fā)了眾多家長們的困惑:那么小的孩子背了數(shù)十首的唐詩,能理解、能記住嗎?強化訓練加減運算就能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到底該怎樣選擇孩子的教育內(nèi)容和采取怎樣的教育方法呢?對此,筆者采訪了華東師大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教師王順妹。
家長誤區(qū)
不要誤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每個家長生怕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而使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一些早教課程確實對孩子發(fā)展比較有利,但有些課堂式的教授方式并不能使孩子受益,家長的“強制行為”很有可能掠奪了孩子自身的發(fā)展。因為孩子的學習方式,是通過大量的實踐操作獲得的。
不要認為孩子背詩越多,就越聰明
許多家長往往從小就機械地讓孩子背大量的唐詩,識別大量的數(shù)字,以為孩子背的唐詩越多,認識的數(shù)字越多,說明孩子獲得的知識越多。實際上,孩子的記憶只是暫時記憶,對數(shù)字和唐詩的含義并不理解,等稍微長大以后很快就會忘記。學前兒童知識的獲得不是依靠傳授與教導,而是通過親身體驗與探索,若不經(jīng)過孩子體驗的死記硬背,孩子只能是短暫的記憶。
早教須知
學前教育并等同于知識灌輸
事實上,很多家長對于孩子學前教育的理解僅僅局限在知識的教育上。學前兒童早期,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與他人、與物體直接接觸和互動獲得的。成人傳授知識往往是無效的。由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等有所不同。家長在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前必須首先加以了解,以避免盲目施教而造成“有心栽花花不開”現(xiàn)象。學前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經(jīng)歷從具體的動作水平到抽象水平過渡的特點。
對學前兒童而言,日常生活是極佳的教育途徑。如讓參與家庭日常生活“勞動”,整理鞋柜、玩具柜,分分水果、糖果等。孩子在具體勞動的過程中,能了解物體的形狀、特性,區(qū)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輕、重等。另外,讓孩子有機會與小伙伴們在一起進行自主性的游戲活動,對開發(fā)孩子智力,提高孩子的社會性具有極大的幫助。
家長學堂
早期閱讀從零歲開始
王老師認為,早期閱讀不僅有助于兒童的語言發(fā)展,還能有效開發(fā)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傾聽與閱讀的習慣。家長應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每天爸爸媽媽閱讀兒童故事給孩子聽。雖然,孩子還不會作出反應,但這一活動對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和孩子的發(fā)展是有益的。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邊看繪本便閱讀,或讓孩子自己看書閱讀,即看看畫面上畫的是什么?,怎么樣的?等等。孩子通過閱讀,逐漸產(chǎn)生對文字的好奇與學習認識文字的興趣,堅持閱讀的孩子,他們不經(jīng)意間就能認識大量的文字。這為入小學學習語文等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家長可以在家里放故事或者英語磁帶,不一定非要強迫孩子認真的聽,孩子可以同時在一邊玩自己的,主要是對孩子的一個語言刺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8768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