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變成“母老虎”?恐怕很多母親都不能接受這樣一種說法,反而覺得孩子太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如此嚴格地要求他,都是為了他好!要知道‘愛之深,責之切’,我要是不為了他好,我何必要如此辛苦照顧他呢?”吃虧不討好,估計很多媽媽都不明白問題出在什么地方。
俗話說“嚴父慈母”,但現在不少母親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卻大打折扣。有一個學校命題作文,名字叫《媽媽,你是……》,全班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寫的是——《媽媽,你是母老虎》。仁慈的母親從什么時候起在孩子面前變成兇 狠的“母老虎”呢?這個問題值得家長們深思。
教育學專家認為,母親對子女要求過高、以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容忍孩子所犯下的錯誤等等,都是“顛覆”母親形象的主要原因。
一位中學生在日記里道出心聲:我媽媽是愛我的,可你愛人的方式我真的承受不了!難道就一定要發(fā)脾氣?……你給我的是精神上的暴力!雖然你從未虐待我的衣食住行,但是你從未夸獎過我,我的自尊、自信全被你摧毀了!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馮夏婷說,母親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許多家庭中,最重視孩子教育的往往是母親,對兒女在教育方面最具體實施的也是母親。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母親的處理方法不妥,就容易與孩子發(fā)生沖突,再加上情緒控制不好,也就造成了媽媽變成“母老虎”的局面。
誤區(qū)1:對孩子要求過高
“我考試得了第10名,顯然這不是你要的名次,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面對生氣的媽媽。小雨既無奈地說:“媽媽總是拿別人跟我相比!”
專家建議:
在學習上,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應該更加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努力做到最好的習慣,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壓力而不得不努力。再說,人與人怎么可能一樣呢,班上只有一個第一名,大家都拿最高標準去要求孩子的話,那只能讓孩子感到壓力和無助。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誰差勁誰更厲害,而是讓孩子喜歡自己,得到尊重并學會快樂地生活。
誤區(qū)2:對孩子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
現在,學習成績成了孩子是否能令父母滿意的唯一標準!俺煽兒,一切都好。”父母多以這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的成長過程。
除了學校的學習好之外,家長也會增加許多孩子根本不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學書法、練舞蹈、做奧數。
“昨天晚上,媽媽讓我拉琴,我對練琴一點都不敢興趣,于是磨磨蹭蹭,終于激怒了媽媽。她朝我大聲吼叫:‘我老虎不發(fā)威,你當我病貓!詮膵寢尡莆揖毲僦,我覺得很煩,媽媽越來越像母老虎了。”
專家建議:
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家長的理由都非常充足,比如有了特長,以后入學考試有加分……但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卻沒有理會孩子自己的意愿。對于成長中的孩子,母親應多鼓勵,提供機會讓他作各種嘗試。
誤區(qū)3:不能容忍孩子犯下的錯
現在,不少母親好像都明白了“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的道理。所以,不少媽媽對孩子在家、在學校的表現十分關注。而這種關注往往就是時刻要抓他的“小辮子”,只接受孩子的優(yōu)點,不接受孩子的缺點,不能容忍孩子犯下錯誤。
專家建議:
對待孩子的錯誤不必太緊張,試問誰沒有犯過錯誤呢?所以,家長不能抱著恨孩子犯錯的態(tài)度,而要懷著平常心接受孩子犯錯的事實,因為孩子在犯錯過程中學到會更多。當然,對孩子所犯的錯誤也不能視而不見,關鍵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誤區(qū)4:把壞情緒轉嫁給子女
香港一項針對在職母親的調查顯示,有一半母親認為管教子女是最大的壓力來源。有一些白領表示,由于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常常導致在職母親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嚴重影響了親子關系。
專家建議:
母親在家里是榜樣、是楷模,你怎么做,孩子就會怎么學。如果母親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粗暴的,小孩子也可能是粗暴、蠻橫的;母親是友善、豁達的,子女也可能是友善開朗的。所以,作為第一教育者,母親的修養(yǎng)及言行舉止都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
當然,這也不是說媽媽就不能發(fā)脾氣,如果你特別生氣,完全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經常發(fā)脾氣的話,當你再生氣的時候,孩子也就見慣不怪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941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