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還沒滿月,但是家里人都覺得這孩子脾氣大,總是無緣無故地哭,媽媽把她抱起來,她就不哭了。可囡囡的奶奶看不下去了,說媽媽太慣孩子,“不能這么慣她,這樣的孩子以后不好帶,她哭時你就讓她哭,看沒人理了自然就不哭了!睘榇,囡囡的媽媽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把快樂送給寶貝
囡囡奶奶的說法正確嗎?這種處理方式科學嗎?“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我的觀點是1歲之前的寶貝要無條件關(guān)懷。只要寶貝需求,就去關(guān)注,這樣寶貝才會覺得快樂!边@個時期的“小豆丁”是與母親共生的階段,他覺得自己有能力的時候最快樂,而這個能力是靠哭來獲得的。熱了、冷了、餓了、尿濕了、無聊了、想媽媽了等等,哭就是一種尋求關(guān)注的方式。很多媽媽或者老人覺得如果一哭就抱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實際上,如果哭半天都沒人管,小寶貝也會對周圍的人失去信任,這樣常常被特意忽視的孩子,長大以后在幼兒園里對誰都缺乏信任,沒有安全感,常常會發(fā)展成低能力的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134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