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最強大腦:林丹不是一個好榜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上周五的《最強大腦》中國隊以3:1戰(zhàn)勝德國隊完美收官,回顧該節(jié)目,一直帶來的爭議不斷,尤其是對那些天才少年的褒貶不一,他們成為了人們爭議的焦點,也引發(fā)了我們對孩子的童年和早期教育深深地思考。


  “12歲的時候你在干什么?”李永波問林丹。

  “我……我在參加少兒羽毛球錦標賽,拿了全國冠軍。”

  “嗯,是的,當時少年羽毛球還沒有世界比賽,要不然林丹也會是世界冠軍。”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很自豪地說。

  這是最近比較火的科學類真人秀節(jié)目《最強大腦》里的幾句對話。李永波和林丹作為嘉賓,正在觀看、點評一場非常讓人唏噓的對決——安德烈和李云龍,分別來自意大利和中國的兩個12歲小男孩,進行超強記憶能力大對決。

  他們PK的項目是“新郎新娘配”:現場51對新人打亂順序排列,兩位挑戰(zhàn)者交錯方向同時記憶,之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模型擺放。李云龍一開始領先一步,但當主持人先核對安德烈的成果時,李云龍卻大哭起來,嘴里反復念叨“我記對了,但擺錯了。”

  (上圖為李云龍在《最強大腦》現場崩潰大哭,當時主持人正在核對其對手安德烈的記憶情況)

  因為最終的結果富有戲劇性(李云龍原以為自己輸了,但后來發(fā)現自己的擺放順序同樣正確),現場的各位嘉賓開始聊起孩子的童年話題。李云龍比賽前就稱自己要不辱父親之使命。正是基于此,12歲的他幾乎沒有周末和節(jié)假日——父母為了讓他保持天才之大腦,不希望他“浪費”時間到玩樂上。

  相比之下,安德烈說自己參加比賽首先是為了享受這一過程,然后才是希望贏得比賽。他每周都有兩天的周末時光,周一到周五的下午也會去踢球。他不理解的是,這是常識,是權利和自由,為何會成為討論的話題。

  安德烈雖然在記憶能力上輸給了李云龍,但他贏得了觀眾們的尊重。特別是當李云龍大哭時,安德烈過去給他擁抱。他對主持人說:“我很擔心李云龍,他看起來很難過。”

  我不想就中外教育方式之差異評頭論足。我想回到李永波對李云龍父親“將童年還給孩子”的建議上。一方面,他說的非常有道理,孩子犧牲的東西太多了,一味的求勝欲和只能贏不能輸的心態(tài),只能讓危險因子潛伏;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宣揚林丹12歲獲得冠軍的了不起,言外之意是:林丹乃孩子們的榜樣。

  可我們一想就知,林丹當初為了取得冠軍,童年也是缺失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林丹的童年要比李云龍殘酷得多,同樣沒有周末,沒有自由。即使他12歲取得了少兒男單冠軍,接下來幾年的職業(yè)生涯更苦更難。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人很多時候是分裂動物,一邊批評別人,一邊自己就是別人。李永波批評李云龍的父親為了自己的使命,而讓孩子童年沒了色彩,但于李永波而言,林丹何嘗不是因為首先完成了他——教練——的使命,而成為其現在不論任何場合頻繁宣揚的“榜樣”。


  (上圖為林丹和李永波在《最強大腦》現場)

  當自我使命被綁架

  “使命”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若仿效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在去實現個人使命之前,要實現許多別的使命。

  在西方的語境里,做任何事情,首先要遵從神的旨意,然后聽從內心的聲音。而在中國,這個過程當中還包括了父母使命、TA使命和復雜的社會使命等。仍拿李云龍為例,他還是個孩子,但他站在電視鏡頭前的那一剎那,他身上就同時被寄予了以上使命(生存使命自不必言)。

  父母希望李云龍能“爭口氣”,這是父母使命。李父臉色和情緒波動將他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和態(tài)度暴露無遺,當孩子用很短的時間記憶下面前102位新郎新娘的位置排列規(guī)律時,他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當孩子大哭不止時,父親一開始尷尬,而后大吼一句“兒子,可以了!”而當結果發(fā)生戲劇性變化,兒子“贏”了時,他又表現得非常欣慰。這里彌漫著父愛,但更多的是——控制欲。

  “他使命”其實可以稱之為“典型性使命”。譬如李云龍會接受到許多“鼓勵”——“你能行的,一定會贏意大利的安德烈的”,“林丹12歲的時候是少年冠軍,你一定也會是少年最強大腦的!”諸如此類的“正面典型使命”,和“那個誰誰誰,他當年也很強,但因為松懈,只是曇花一現,你可不能學Ta!”式的“負面典型使命”。

  而“社會使命”不言自喻,孩子不管大小,都有社會屬性。一個普通人會受到許多期許和約束,孩子亦然;如果“不幸”有了名氣,背負的社會使命會更重——當然如果你不在乎的話,那些都是浮云,但是又有成年人能做到,何況孩子。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說,《最強大腦》這種“中外PK賽”的形式欠妥。“科學也流行”本是挺好的愿景,融入娛樂元素和挑戰(zhàn)色彩也很好,但畢竟有孩子參加,如果大打并大肆渲染民族牌——誰的記憶力更強,誰就是“為國爭光”的標志——就太意識形態(tài)了。

  中國的孩子真的不容易。因為大都要在很晚的時候,才能做自己、做回自己。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再襲面包店》的灰色哲學

  自我使命被其它使命“綁架”的癥結在哪里?在于人對于自己無法實現之愿望的耿耿于懷和寄托心理。

  村上春樹在《再襲面包店》講的故事很簡單,一對夫妻本來是去搶劫面包店的,但和面包店老板一勾兌,搶劫變成了“交換”。這聽起來不賴,但畢竟沒搶成啊,“我”沒證明自己的能力啊,不行,我們終究還得再去真正搶一次——幸虧小說中沒提到他們的孩子,否則這對夫妻會鼓勵孩子去完成搶劫面包店的夙愿。

  2013年前的十年,我是一名專注報道和評論中國富豪群體的財經記者與專欄作家,看到、聽見、接觸過太多富人“綁架”子女使命的案例——因為自己小時候家境貧困,一年到頭只吃一次肉,所以現在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生活環(huán)境;因為自己是草莽出生,沒上過幾年學,當聽說美國的教育好,就把還不會打醬油的孩子送出去;再到后來,因為太有錢太安逸了,孩子出現了不良嗜好,于是規(guī)定從現在開始孩子每年必須去農村呆上一個半個月……


(中國孩子使命層次論)

  凡此種種,不是拔苗助長,就是矯枉過正。童年之于孩子并非童年,仍是被控制的夢魘。

  我采訪過一個企業(yè)家,他從小就給孩子制定好了成長路線,且讓孩子將比爾蓋茨視為人生偶像。不久前,他的12歲的兒子(對,很巧,也是12歲)離家出走了,原因是兒子覺得他請的私塾老師“太煩人了”。這位企業(yè)家說起來這個“不爭氣”的孩子時氣不打一處來:“比爾蓋茨小時候多聽話!”

  我真想告訴他,比爾蓋茨12歲的時候是個搗蛋蟲,不但不聽話,而且總是讓老媽暴跳如雷,蓋茨的老爸帶兒子去看了心理醫(yī)生,醫(yī)生的建議是,“如果你們繼續(xù)和孩子斗爭,孩子一定是勝利者;如果你們減少對他的干涉,你們將都是勝利者。”

  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控制欲?如何像少年商學院提倡的一樣,讓孩子真正成為具有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品質的孩子,擁有原本就屬于自己的童年?

  很簡單,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回到童年,讓孩子遇見我們,或我們去遇見孩子——這里的“童年”更多是指一種童年心境。

    宮外孕 濕疹 懷孕的表現 手足口病癥狀
    • 寶寶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孕中期注意事項
    • 懷孕吃什么好
    • 盆腔炎有什么癥狀
    • 懷孕三個月胎兒圖
        回到童年,和孩子相遇

        我曾有過一個想法,包括我在內的這一代生于70后、80后的家長們,小時候玩過的一些游戲,走過的一些路,做過的一些夢都挺好玩的,少年商學院是否可以發(fā)起創(chuàng)立一個“童年博物館”——哪怕先從一個網上虛擬的童年博物館開始,每個人將帶有自己童年印記的物件或場景拍照或視頻發(fā)給我們,與此同時,記錄孩子看到、玩轉這物件時自主的感想和好奇心。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微信給我們留言。

        而比上述讓孩子穿越到我們的童年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年齡減去二三十歲,在當下,遇見孩子的童年。樹上春樹說,“世上既有帶來正確結果的不正確選擇,也有造成不正確結果的正確選擇。我們有必要采取實際上什么也不選擇的立場。”我們去感受孩子的世界,我們去理解孩子的想法,這就夠了。讓家長制暫時退場,讓寄托心理從此遁形。

        我無意對中國的父母心存偏見。英國一家育兒網站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稱英國孩子的童年在12歲的時候就結束了,“現代生活步調太快,奪走了寶貴的童年時光。”

        我想說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背負了太多“暗使命”。所謂“暗使命”,就是你看不見它,但它如影隨形,甚至日漸沉重。盡管大人們越來越開明,也難以撼動中國孩子金字塔式的使命體系。

        但我們不能悲觀,因為事情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的提升,來減少孩子童年消逝的速度和埋下的隱患。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的本質首先是為了大人,然后才是為了孩子。

        回到文章伊始《最強大腦》節(jié)目現場。李云龍和安德烈這倆名字,前者跟電視劇《亮劍》的主角同名,后者跟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的兒子同名,龍曾寫過一本書叫做《孩子你慢慢走》。那天李永波為鼓勵李云龍,說,“希望你拿出亮劍精神。”實際上,他最好的忠告應當是“孩子,你慢慢走。”

        本人作者為少年商學院創(chuàng)始人、西柚教育CEO張華;他筆名東方愚,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著有《中國富豪這十年》(與胡潤合著)、《他們比你更焦慮》、《荷爾蒙經濟學》等。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3708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