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準確理解寶寶的想法,也要讓他真正體驗到家長的關愛。為此,大人首先要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虛心的觀察者,仔細地分辨和理解寶寶的信號,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哭聲、他的眼神和表情、他的動作幅度和頻率,是怎樣一種精確的語言。
親子之間經(jīng)過三個月的磨合,從相互適應到相互熟悉了。媽媽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對付一般的小事情應該感到得心應手了,而寶寶不僅體重和身長明顯增長,活動性也顯著增加,應付日常生活應該變得相當從容了。
寶寶睡眠的時間逐漸變得晝短夜長,活動增加的同時,表情也比以前豐富多了。相信媽媽爸爸永遠都不會忘記寶寶的第一次微笑,盡管這甜美的瞬間常常是在睡夢中出現(xiàn)。最初的笑意只是代表生理上舒適的感受,好像在告訴家長“你們照顧的滿不錯”,一般只需幾天功夫,孩子的笑容慢慢加入了社會性的內(nèi)涵,他真的能夠主動地交流了。寶寶不同的哭聲、動作和笑容告訴著我們他的需要和感受,儼然一個聰明的思想者,只是表達方式與成人大不相同罷了。
因為寶寶本能地會跟母親更加親近,爸爸通常的感覺會有一點失落,但只要我們放下架子多跟寶寶說上幾句,多花點時間逗他玩玩兒,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原來對父親也是滿鐘情的,他是那么樂意把自己最強烈的愿望和感受向你“傾訴”。
孩子對于溝通和交流的沖動會比表面上看起來強烈得多得多,他是那么喜歡跟你對視,有時候甚至會仰起臉用眼神挑逗你,或者張著小嘴主動發(fā)出聲音哄你,如果大人理解了他的意思,很可能全身都跳躍起來,但如果家長木納得不知所云,寶寶會覺得象是在“對牛彈琴”,幾經(jīng)嘗試就懶得理你了,久而久之可能會變得自我保護和封閉起來。還有另外的一種景象,就是寶寶明確的要做一件什么事,如果家長總是張冠李戴,他對你的敬仰之情就會大打折扣,將來家長提出什么要求或者指令,在他那里常常變成一紙空文,孩子將依舊我行我素。
寶寶還是個察言觀色的能手,平時他有什么要求總是拼命的哭喊,但有一天媽媽跟爸爸吵架心情很壞,不小心沖著孩子大叫了一聲,他知道媽媽生氣了,擔心媽媽遷怒于自己,也不想自討沒趣,所以這兩天就會一改往日的“暴脾氣”而表現(xiàn)得異常乖巧,反而弄得媽媽不知所措。
這個關鍵期的核心育兒任務就是“家長要跟寶寶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即準確理解寶寶的想法,也要讓他真正體驗到家長的關愛。為此,大人首先要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虛心的觀察者,仔細地分辨和理解寶寶的信號,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哭聲、他的眼神和表情、他的動作幅度和頻率,是怎樣一種精確的語言。如果媽媽能夠讀懂它,并能夠合理地滿足寶寶的要求,恰當?shù)貙殞氝M行引導,就能幫助他一點點順利地適應家庭生活,學習和發(fā)展新的本領。
但如果媽媽像個丈二和尚,對孩子的表現(xiàn)摸不著頭腦,就可能會像個“沒頭蒼蠅”般忙來忙去卻不得要領,結(jié)果會讓寶寶感到生活雜亂無章甚至麻煩不斷,除了常常與家長發(fā)生誤解,還會讓寶寶感到自己無能,時間久了還會令他煩躁不安,對身心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將來變得不愿與人交往,表現(xiàn)出膽小退縮自憐自閉的傾向。
這個時期最關鍵的是家長不要疑神疑鬼,因為這段時間孩子變化最大也最無常,很多表面上讓人提心吊膽的現(xiàn)象,其實都是這個生理上不夠成熟的小東西的年齡特征,比如吐奶、打嗝、大便增多或減少、睡覺時偶爾抽動、掉頭發(fā)等等,要準確把握孩子的狀況,非得家長靜下心來潛心學習不可。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孩子做“診斷”不該是家長的本職工作,用心靈去傾聽寶寶的呼喚,才是真正的育兒之道。萬一孩子遇到了真正的麻煩,家長請育兒專家和醫(yī)生幫忙,才是明智的選擇。
第二關鍵期的主要培養(yǎng)內(nèi)容包括充分訓練寶寶頭部運動和控制能力,主動伸手夠取和拍抓的能力,專注凝視和視覺追蹤的能力,以及為培養(yǎng)獨立入睡、規(guī)律進食等良好的基本生活習慣做準備等。這時寶寶很喜歡讓家長豎著抱起來四處走動,對周圍的事物正發(fā)生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但相對而言他對人的臉和面孔上豐富的表情最感興趣,動手的能力則需要家長主動引導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這個階段家長常常是在喂養(yǎng)和哄寶寶睡覺方面浪費了太多的精力,而忽視了跟孩子的交流。你甚至會發(fā)現(xiàn)越是希望孩子多吃,越是給他補營養(yǎng)、給他吃“小藥”,越是糾紛不斷;你越是想哄他睡覺,就越是難把他哄睡著。而一旦家長真的放寬心,把力量放在跟寶寶“對話”,給寶寶做按摩健康操,逗著他游戲,帶著他遛彎兒上面,寶寶倒是吃的香、睡的甜了。
寶寶盡管還小,但他可不笨,更不傻。他絕不會虧待了自己,餓了一定知道要,飽了就會禮貌地躲,不舒服了就會對著大人哭和嚷,你要是不跟他玩兒,寶寶就延長吃奶時間跟你邊吃邊玩兒……這階段家長如果不夠用心,很可能會犯自欺欺人的錯誤,因為寶寶的各種需要,除了痛苦和急切的生理要求之外,大都可以通過喂奶而被滿足,原本是冷了、熱了、一個人躺著寂寞了,媽媽一抱一喂,問題表面上解決了,但卻不是正解。面對這樣的情況,個性不同的寶寶會有不同的解釋:“原來這個世界的人遇到麻煩,盡管吃就是了”——慢慢的他會變成一個傻吃傻長的笨小孩;另一種寶寶可不買賬,他會想“還是媽媽呢,就這么糊弄我”——溫順的孩子會感到失落,倔強的孩子會臥薪嘗膽積攢力量將來報復你。
到了寶寶三個月左右,倘若家長還是弄不懂寶寶的意思,或者不會逗他,不會哄他,可一定要抓緊,多跟別的家長切磋切磋,多向育兒專家請教請教,把跟寶寶溝通交流的問題就在這個關鍵期里解決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377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