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開孩子粘人背后的真相!你的陪伴質量會影響孩子一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可能孩子像小汽車一樣,沒有加夠油就跑不遠

前兩日看到一則頭條新聞,看得心直疼。講的是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

春節(jié)即將結束,一位母親要返回城市務工,她的7歲兒子哭喊著要跟母親一起走。無奈母親沒有條件帶孩子一起去大城市,只能留孩子在老家。媽媽臨行的那一刻,孩子崩潰了,一邊試圖撰緊媽媽的手,一邊嘴里不停地嘶吼: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孩子對于母親的依戀是非常強烈的。這種依戀來自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正是與母親的親附關系,會給孩子帶去足夠的安全感。媽媽的愛,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是可愛的,是有價值的,由此獲得充分的心理能量,并成長為一個有自信的、獨立的“人”。

所以,對上面這個案例中的留守兒童而言,看到媽媽離開,就像是看到自己的精神源頭要枯竭;而對媽媽的歇斯底里的嘶吼,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呼救。

可以說,幾乎所有粘人的孩子,都不是莫名其妙、故意消磨大人的。真正得到過愛的孩子,就像吃飽了的人一樣,都不會繼續(xù)再心心念念要吃食。只有沒吃飽的孩子才會喊餓。所以,媽媽陪伴在孩子身邊,以穩(wěn)定的情緒陪伴孩子,以無條件的愛接納孩子,孩子才能夠有心理能量獨立于媽媽,否則,孩子就會像小汽車一樣,沒有加夠油,怎樣也跑不遠。

2可能媽媽自己不愿離開孩子

也有一些孩子,早年父母照顧得很到位,甚至可能過于周到了,這也會成問題。譬如,有位媽媽談到自己給女兒的斷奶經歷:

和家人商量好了,決定給女兒斷奶,女兒不肯,于是我沒有堅持。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當時就那么妥協了。半夜里她就會自己蹭衣服然后又開始母乳。那個時候她已經能聽話,我們倆就商量好不告訴別人。連爸爸都瞞了好久。母乳又喂了好幾個月,F在的問題是,她睡覺要摸乳房,有時候大白天也要摸,不管旁邊有沒有人,會說,媽媽我要捏捏。不給就哭鬧。家人都怪我寵著她,我要怎么辦呢?

媽媽能夠堅持母乳很偉大,孩子那么懂事也很讓人心疼,但是媽媽串通孩子一起隱瞞爸爸的行為是個值得玩味的事情。與孩子共同擁有一個爸爸不知道的秘密,等于是把自己和女兒緊緊地綁在一起,同時把爸爸排除在外。這也意味著,這個媽媽距離孩子太近了,親子關系已經悄然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媽媽的心里,顯然只有寶寶一人。而當媽媽將自己全部的關注都給予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因為難以承受如此重的壓力而選擇心理發(fā)育遲滯,即雖然生理上已經斷乳,但心理上卻還停留在哺乳期小寶寶的階段。也就是說,媽媽在該放手的時候沒放手,孩子于是“配合”媽媽,繼續(xù)粘在媽媽身上。

所以,不是孩子難以斷奶,難以與媽媽做到真正的剝離,而是媽媽不愿切斷和孩子的親密聯系,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后面一系列的問題,這是媽媽的心理不成熟和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停滯所帶來的負面表現。

許多抱怨孩子太粘自己的媽媽,都需要往自己的內心想一想,到底是孩子離不開自己,還是自己并不希望孩子真正長大?

3可能爸爸未擔起自己應有的功能

有一位媽媽這樣的抱怨:

兒子5歲半了,年前早就能獨立睡自己的小房間了。因為這回過年帶回老家,房間不夠,只得跟我和老公擠一張床睡。結果慣出了毛病,這些天回到家后,仍然堅持和跟我們睡一起,死活不愿意睡回自己的房間了。我老公還覺得兒子好玩,甚至縱容兒子跟他睡一個被筒,反倒把我擠到一邊去了,把我給郁悶的。

這個案例中,孩子爸爸由于平日里工作忙,很少陪孩子。反倒是借著過年期間與兒子睡一起的機會,擁有了難得的親子互動時光。顯然大人和孩子都很享受這段日子,以至于在該分床睡的時候,爸爸和兒子默契地配合上了,互相都不肯分開。

其實,當一個孩子跑到父母放房間說,要跟你們睡一起的時候,爸爸此時應該站出來,明確地告訴孩子:

這是爸爸媽媽的房間,你的房間在那里。

這個挫折是孩子需要的。被推開的孩子,也許當下會是沮喪的,但唯有如此,他才能長大。

爸爸的重要性部分地就在于此。我見過大多數的家庭中,爸爸缺席已然造成了很多問題,爸爸功能弱化,直接導致母子關系過于緊密,從而造成孩子無法真正與母親分離,也就無法真正長大。所以,爸爸們必須要扮演起自己應該擔負的角色:

回歸家庭,并介入媽媽和孩子之間,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媽媽足夠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能保證家庭中的夫妻關系是健康的,且是第一位的,從而幫助孩子與父母真正剝離,并走向獨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3975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