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請尊重孩子的叛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潛能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首先,孩子的叛逆沒有什么不可思議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笔篱g萬物介有它存在的道理。孩子的叛逆亦有它存在的緣由,而這個緣由就是問題癥結所在。叛逆也不是孩子個性的弊端,事實上,正好相反。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結果發(fā)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后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后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因此,專家認為,反抗行為有時候意為著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預也不受支配,這正是孩子發(fā)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不該如臨大敵一樣去應對,而是要好好的重視它,利用它以求孩子個性上的發(fā)展。其次,經常有媽媽會問,怎樣去對付孩子的叛逆?其實,“對付”叛逆沒有萬能的等式,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擁有獨立個性的個體。教育,是一門藝術哲學(philosophyofart),而不是科學哲學(philosophyofscience)。教育孩子沒有11=2一樣的恒等式,也沒有類似牛頓運動定律這樣永遠成立的真理。育兒在我看來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生活態(tài)度的互動,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家長們只有在過程中摸索與實踐才能得其精髓。我看過的育兒書籍里,應付叛逆無非就是那么幾種方法:撤退,激將,提供選項,與欲擒故縱。但這些并不是些公式與真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需要家長的變通,才能有效的融入生活中。舉例,蕾蕾從小最愛的游戲就是藏貓貓,但是到大約兩歲左右,藏人已經無法滿足小妞的探索欲望,她開始學著藏起爸爸媽媽的東西,而且經常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藏起你不能沒有的東西。比如,我記不得多少次小魔女在我和爸爸趕著出門上班的時候藏起了我們的車鑰匙。一開始,我們急得團團轉,軟硬兼施,小妞卻毫不妥協,鎮(zhèn)定異常。于是我想起了書上的撤退法,假裝平靜和爸爸說坐計程車去上班,對小妞不理不睬。終于在我們穿上鞋一只腳已經踏出家門小妞才無奈的拿出精心藏起的鑰匙(經常是她的便盆里一類的地方)。一次的風波過去,撤退法雖然有效卻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沒過多久小妞又開始重復類似藏東西的做法,而且不僅僅藏我和爸爸的東西。在她眼里,這些不過是游戲,因為她無法切身體會別人的焦急。而爸爸媽媽的“撤退”在她看來是我們投降了,而并不是她認識到問題的所在。我想盡辦法讓想她感同身受,我開始在她的電視時間里藏起她最想看的DVD,無論她怎樣哭鬧都不予理睬(重復使用撤退法),等她平靜下來后,把影盤拿出來還給她的同時告訴她,她把別人的東西藏起來的時候我們也是一樣的難過。然后抱抱她,告訴她媽媽愛她,不希望看到她難過。問她是不是也不希望媽媽難過。小妞在我的臉頰留下一吻,然后點點頭。從此,藏東西的案件沒有再度發(fā)生。不要常說“我拿孩子沒有辦法”,要知道,窮則變,變則通。而孩子的本性大多是善良的,他們并不是真正想傷害父母。而對待叛逆,抑制并不是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在某些情況下,家長可以主動的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給孩子選擇的權力,讓他們感受到尊重,進而讓孩子的叛逆得到正面的發(fā)揮。永恒正確的答案雖然沒有,但是永恒錯誤的答案卻是存在的。對待叛逆的孩子最忌諱的方法就是說教。幼兒叛逆最主要的因素即為強調自主性,而說教則是進一步在對孩子灌輸思想,而忽略了他們本身的想法,如果孩子肯“聽話”他們就不會選擇叛逆與反抗了。所以,通常會讓問題愈演愈烈。這些,是我的切身體會。我自己從小就不是聽話的孩子,骨子里的那點叛逆是與生俱來的(而蕾蕾很不幸的得到了我的真?zhèn)?。我在愛的包圍中長大,卻從小對美好的事物嗤之以鼻。在十一二歲的年紀里,已經開始在反叛的思想道路上漸行漸遠。我所鐘愛的文章與電視節(jié)目,都是些討伐當今社會道德觀的主題。無論是怎樣的命題,我的作文里對現實的批判常常隱約乍現。老師曾多次對我進行“說教”,我反而變本加厲。老師無奈下找來我的父母,提醒他們要對我加強思想教育。而回到家中,父母沒有對我進行死板虛偽的說教,告訴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相反的,他們帶我走出家門,回歸大自然,讓我看到人世間的光明與美好;一向有潔癖的媽媽帶著我到動物收養(yǎng)所里領回一只我心愛的狗狗,讓我在對狗狗無私的愛里找到人性的善良與溫暖。在父母的感化下,漸漸的,我開始相信人性本善。盡管陶淵明的桃源幻想注定破滅,我們依然可以做到心中有桃源,既不同流合污,也不逃避現實,用自己的方式恬靜自然的生活。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與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點滴滲透的,言傳身教在我看來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從點滴小事做起,才能讓叛逆的孩子,健康成長。這其中包括對自身素質的提升。從知識面、思想、性情、人格、志趣、愛好、人生觀等各方面完善自己,讓孩子仰望你,崇拜你,這樣,你說的話,他才會聽,才會信服。對生活更要持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不要總是抱怨。面對問題挑戰(zhàn),也要保持冷靜與正面的態(tài)度。擁有正確生活態(tài)度的孩子,也許會叛逆,但是不會偏激而走錯方向。所以說,教育是雙向的。當然,這都只是開始而已,革命尚未結束,同志仍需努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417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