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快半拍”母愛節(jié)奏剛剛好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生活在美國的韓裔媽媽陳慶惠的“媽媽學校”理念,最近在美國和韓國迅速流傳。陳慶惠在家中完成了對兩個子女高中之前的教育,隨后子女都交出了令人瞠目的成績單:兒子9歲時即以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18歲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女兒10歲考入芝加哥杜魯門大學,以全優(yōu)成績完成課程。

  與“虎媽”強勢的家庭教育截然不同,陳慶惠認為,“母親在教孩子的時候,自己的節(jié)奏比孩子快半拍即可,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而“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

  拒絕學校和興趣班的

  “狠毒父母”

  兒子矢野祥和女兒矢野小百合高中之前的功課,都是陳慶惠在家里自己教的。兒子9歲便以全額獎學金生的身份進入芝加哥洛約拉大學,作為“天才兒童”受到矚目,目前在芝加哥大學進修醫(yī)學課程;女兒從6歲開始,就接受5年級課程的家庭教育,9歲時就拿到高中畢業(yè)證,10歲時考入芝加哥杜魯門大學。2010年5月,矢野小百合13歲的時候大學畢業(yè),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今后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心臟外科醫(yī)生。

  作為一位韓裔媽媽,陳慶惠和丈夫一樣,從小接受的其實都是典型的亞洲式應試教育。陳慶惠的“媽媽學!,試圖在“圈養(yǎng)”的東方教育和“放養(yǎng)”的西方教育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皨寢寣W校”的特點之一,就是拒絕把孩子送到多數(shù)東方父母熱衷的各類早教親子班、興趣輔導班。

  這與其他大力投資子女教育的韓裔家庭截然不同,一位熟人給他們夫婦取了個綽號??“狠毒的父母”。陳慶惠笑言:“一般的家長雖然嘴上說著 ‘那樣做不對’,但是心里卻脆弱起來,看到別人都那么做,自己的孩子也要堅持那樣。最后非但沒有得到好的結(jié)果,還會給子女造成負擔。我認為,相比托付給別人,自己教育子女能得到更好的結(jié)果!

  興趣是“媽媽學校”第一關(guān)鍵詞

  與我們所熟知的讓孩子“學進去、記下來、通過考試”的教育模式不同,“興趣”是陳慶惠最常提到的詞匯。在她看來,首先應該讓孩子對某項專業(yè)產(chǎn)生興趣,然后自動、自覺地去汲取知識,孩子自然就能爆發(fā)出驚人的天賦,獲得學業(yè)成功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以中國家長都很關(guān)心的閱讀為例,陳慶惠建議說,讀書是每個孩子進行所有學習的必修基礎(chǔ),所以家長們第一個要做的,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自由的讀書氣氛,千萬不要給讀書附加上“教育”和“學習”等大而無當?shù)臉撕,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比如,餐桌上就可以培養(yǎng)出閱讀的興趣。孩子們識字以后,把牛奶、果汁的瓶瓶罐罐擺放在餐桌上,孩子們會對自己喝下的東西產(chǎn)生好奇,繼而閱讀這些飲料包裝上的成分說明。雖然這些說明大多是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專業(yè)術(shù)語,但并不脫離生活,孩子不經(jīng)意間就會產(chǎn)生對科學初次接觸的興趣。

  對于不愛讀書的孩子,陳慶惠也提出很多新鮮有趣的好方法。比如,很多家長會網(wǎng)購生活用品回家,試著讓孩子為父母或爺爺奶奶讀出送貨單上的內(nèi)容,或者是這些用品的說明書,孩子也會非常有成就感。得到夸獎后的孩子,說不定以后都會搶著簽收這些貨物,去超市也會幫媽媽仔細查看商品說明,從此產(chǎn)生對文字的敏感和閱讀的興趣。

  利用 “采訪游戲”和孩子對話

  培養(yǎng)孩子的溝通能力,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細心的家長都會發(fā)現(xiàn),那些表達能力強的孩子,父母并非全都能言善語,但一定都非常善于傾聽。父母不會聽,孩子怎么會愿意說?所以,對自己孩子表達能力不滿的家長,需要先檢討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

  陳慶惠為了表示自己對女兒的認同,一度在女兒談話時,插入“我也是這樣想的哦”、“我就知道你會同意”等句子,沒想到女兒卻因此拒絕跟她對話。后來她才了解到,原來媽媽那些表示贊同的句子,在女兒看來,等同于“我比你高明”或者“你說的毫無新意”,真是事與愿違。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好傾聽的工作,然后才是鼓勵孩子主動表達自己。

  為了鼓勵那些害羞的孩子,陳慶惠還介紹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竅門??利用 “采訪游戲”和孩子對話。讓孩子扮演電視里接受采訪的明星,父母扮演主持人提問,盡量問一些好玩、有趣、答案又不太固定的小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很快就能 “入戲”。當然還可以反過來扮演,讓孩子采訪一次爸爸媽媽。這樣對話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都會得以提升。

  作為家長,“抓大放小”非常重要。美國很多小學的班主任都讓學生寫日記,然后老師再寫上回信,這種“對話式日記”成為老師與學生交流的一個良好平臺。陳慶惠的兒子在短暫就讀美國小學時,就寫過類似的日記,老師不是去對拼寫或是語法錯誤一一較真,而是更關(guān)心日記的內(nèi)容和孩子的想法,還會在回信中詢問“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尋求日記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解決之道。

  陳慶惠說:“與美國老師的這種做法相比,韓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大多數(shù)老師,都在拼寫錯誤、語法問題上花的心思更多一些。很多老師會用紅筆把日記中出現(xiàn)語法錯誤的地方一一標注出來?粗鴿M篇飛紅的日記本,勤快的學生可能會痛下決心,決定今后要好好寫日記,遇到懶一點的學生,今后對日記只能是越來越厭惡。這不是偏離了寫日記的初衷了嗎?所以我從不會把孩子們的日記當做作業(yè)一樣批改。我的做法是,將日記中出現(xiàn)的錯誤單詞或者語法,單獨找一個筆記本記下來。之后再另尋機會,用這個單詞或語法造成句,然后教孩子們學。 ”

  輕松自如的家庭教育,也會讓孩子感到輕松。女兒不到四歲時,陳慶惠把兒子大學里的生物學書籍拿來,找出其中的動物圖畫,讓女兒玩涂色游戲。這樣一來,厚重的大學專業(yè)課教材變成了女兒眼中的插畫圖書,女兒從此愛上了生物學,后來還讀了醫(yī)科,算是無心插柳。

  還有一點非常有趣的是,作為亞洲移民家庭,陳慶惠提出,真正的好英語并沒有所謂“標準口音”。 “我丈夫的英語發(fā)音帶有濃厚的日語口音,但他到美國南部的田納西州出差時,當?shù)氐目偨?jīng)理卻夸他的英語說得很好,因為美國人的方言和聲調(diào)都非常豐富。我自己的英語發(fā)音也不是很地道,但是經(jīng)常到美國CNN或其他大型節(jié)目進行采訪。語言的目的是準確地傳遞人的想法,稍微不同的發(fā)音或聲調(diào),不會導致嚴重的差異。正因為如此,我從來不贊同那種為了跟美國人學習發(fā)音,就把未滿10歲的子女送到美國這種做法。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4295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