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讀者發(fā)給我的一個小文章,記錄了他(或她)在超市看到的一個場景。這個小場景很典型,也很有意思,可以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人們總說“性格就是命 運”,性格又是誰給的、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說,家長是孩子的上帝,這個說法不過分。教育無小事,每個細節(jié)都有教育,每個教育結果都是由無數(shù)這樣的小事和細 節(jié)構成。
雙休日,超市收銀處排起長隊。
帶小孩子的不少,幸好超市想得周到,辟有一方兒童樂園;荩菖萸,還有一排投幣的電動游樂機,造型可愛。奔馬、火箭、飛機……
孩子坐上去,小小的身子隨著叮叮咚咚的音樂聲起伏躍動,小臉兒歡喜雀躍。
有個孩子坐上一架小飛機,媽媽陪在一邊,像母雞一般張開雙手,很小心地護佑著,生怕他太興奮了摔出來。
孩子問媽媽,自己乘坐的是什么航班,媽媽說“好了好了”。孩子問飛機飛往哪里,媽媽說“吵死了吵死了”。時間到了,孩子不肯下來,說這是國際航班,目的地還沒到呢,要媽媽繼續(xù)投幣。媽媽厲聲說:“這孩子是不是有病啊。下來!”
媽媽最后一句說得很大聲,排隊的顧客大概都聽到了,孩子“哇”一聲哭起來。
邊上一個孩子是爸爸帶的,騎的是大馬。那爸爸胖胖的,戴副眼鏡。爺倆的對話很有意思。
“兒子,你的馬是在草原上嗎?”“不是!薄笆窃诟呱缴希俊薄安皇抢!薄拔抑懒,是不是奧運會的賽馬?”“比奧運賽馬帥多啦!薄澳敲词翘 馬了,天馬行空對不對?”“爸爸你太有想象力了,天馬是神話里的。你沒看見嗎,我的馬很高大,是紅色的,我每天喂它吃草。我是一個騎兵啊。爸爸你忘了?我 長大是要當騎兵的。”
坐這些小游樂機的孩子,最多四五歲吧。
四五歲的孩子,已經(jīng)見多識廣。這不稀奇,如今城市的家庭,流行早教,識字、算術、英語、器樂、跆拳道……門類繁多。
可是我們在超市里看到的一幕,才是真正的早教吧。早教滲透在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不是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449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