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握好什么時候在家解決,什么時候必須去醫(yī)院,這個階段對媽媽的心智是最大的考驗。處于嚴重糾結當中,如果再加上身邊有老人,有各種偏執(zhí)狂跟著瞎叨叨的,那就更是心亂如麻了。
第二,必須能夠做好科學育兒知識的普及工作,讓身邊的人積極配合你的決策,什么時候該去醫(yī)院,什么時候不去,怎么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都需要媽媽練就的武功。
第三,一旦去了醫(yī)院,那還得懂點兒基礎的醫(yī)療常識呀!不是咱們不信任醫(yī)生,醫(yī)生必須得相信,不過懂點兒醫(yī)療常識肯定對預防庸醫(yī)有幫助。自己能看懂血常規(guī)化驗單就是必修課之一了。
你可以把化驗單的常用指標存在手機里面,一旦需要的時候調出來進行對照,這樣你自己就能對孩子的病情有個大致判斷了,什么白細胞、中粒細胞、淋巴細胞的,懂一點兒肯定比啥都不懂強。
第四,還得懂一點兒常用藥的知識,退燒常用藥都是哪些?自家孩子哪些藥管用,什么時候提前預防性的吃一些營養(yǎng)品。這些都是需要媽媽掌握的。
比如,常用的退燒貼、布洛芬等等吧!
第五,還要懂怎么做常見病的護理,讓孩子在生病的過程中,少些痛苦。不管怎么樣,孩子生病都會食量下降,體重下降,生長放緩,所以學學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還有一個心法,每次生病對孩子都是一次特別的成長過程,在生病的過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一次次的被激活,完全不生病也是個問題。
所以,既然無論如何要面對孩子生病的問題,就何不修煉自己強大的內心!
讓子彈飛一會兒!
讓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在生長一點兒!
寶寶生病,媽媽要更加平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605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