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素材來源于華蓋
美國
從零花錢中學理財
在美國,幾乎每個孩子手中都有零花錢,而這些錢大多是他們通過幫助父母或家人做事掙得的。父母付給孩子報酬大多出于以下三種考慮:
一是遵守按勞付酬的原則;
二是讓孩子有一定的錢可以購買他們喜歡的零食和必要的學習用品;
三是讓孩子得到一些實際的勞動鍛煉。就連一些富豪對子女也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迫使孩子從小摒棄“不勞而獲”的依賴思想,樹立“靠自己的雙手吃飯”的觀念。即使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家里也不例外。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小時候必須做家務才會有零用錢,如果做家務,每星期能領得1美元的零用錢,家務包括布置餐桌等。
為了幫助孩子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一些美國家庭還讓青少年為自己的電話費和車費以及一部分家庭開支付賬。孩子成熟后,父母常會翻開賬本,告訴他家中的錢是怎么花的,以幫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財政”。在美國,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社會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都認為孩子手中有一定的零花錢本身并不是壞事,關鍵是要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地支配和使用手中的錢,從小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606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