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寫給0歲到3歲孩子的父母們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0歲到3歲父母的心理

  生完孩子的女性,會經(jīng)歷巨大的心理變化。

  生孩子前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可一旦有了孩子,就會完全忘記“我”的存在,變成心中只有“媽媽”這個角色了,還會完全按照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按照孩子發(fā)出的信號生活。

  這既是孩子成長的要求,也是媽媽應負的責任。是媽媽為了照顧沒有了自己便一無所能的柔弱個體而必須承擔的責任。

  因此,此時期媽媽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

  孩子偶爾笑一下,媽媽就會歡呼說“認出媽媽了”;孩子開始咿呀咿呀學語了,媽媽就會高興地說“會喊媽媽了”。兒童發(fā)育學家認為,此時期孩子會把媽媽當成自己的一部分,而媽媽也會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媽媽所有的一切都跟著孩子走,簡直成了養(yǎng)育孩子的“魔法師”了。奶奶或爸爸做得再好,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趕不上孩子和媽媽之間形成的精神聯(lián)系。

  孩子“哇”的一聲,媽媽馬上就知道這是肚子餓的信號,還是發(fā)脾氣的信號,還是想睡覺的信號。孩子也知道媽媽會懂,所以一切依賴媽媽,一刻也不想離開媽媽。

  當孩子長到兩歲時,就會開始說“不”、“討厭”了。以前一直以為媽媽的心就是自己的心的孩子,此時會尋找“自己的心”,并開始走向獨立,而此時媽媽也會感到依依不舍。

  漸漸地,孩子和媽媽之間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縫隙了。這時媽媽才明白,孩子是和自己不同的獨立存在的個體。

  而且此時期,媽媽主要關(guān)心的是孩子的吃、穿、睡、洗澡等事情,而有的媽媽因為太專注于這些事了,竟忽略了和孩子建立親子互動這樣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此時期媽媽的微笑、溫柔的聲音、溫和的態(tài)度等,都會對孩子的情感發(fā)育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

  要想順利度過此時期,媽媽必須充分開發(fā)養(yǎng)育孩子所必需的母性。在放低自己、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勢必會誕生出一個堅強而無所畏懼的真正的“媽媽”。

  要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在孩子0歲到3歲期間,媽媽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要敏感到一看孩子就知道孩子心情如何,現(xiàn)在身體狀況怎樣等,而為了達到這些要求,媽媽必須具備充沛的體能。特別是上班的媽媽,為了不影響照顧孩子,必須比專職主婦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如帶孩子去新的場所時,必須敏銳地發(fā)覺孩子是好奇了,還是害怕了,從而決定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刺激還是趕緊給予安撫;喂新食物時,媽媽應該仔細地觀察孩子的大便,看孩子有沒有什么不良反應,而且有時半夜還得背著因發(fā)燒而哭哭啼啼的孩子到急診室去。

  當孩子會走會跑時,媽媽的擔心就更多了。孩子游玩時,說不定哪兒被劃傷,或者骨折了,或者被小朋友打腫了臉等。而這一切,事先都不會有任何的預警,卻接二連三地發(fā)生。因此為了應付孩子隨時可能進行的“即興表演”,媽媽一定要培養(yǎng)充足的體力和發(fā)生任何事情也能處亂不驚的堅忍意志。

  特別是有兩個孩子,第二個孩子處在0歲到3歲時的媽媽,其體力消耗會更大,因此更要保持旺盛的體力。即使兩個孩子的歲數(shù)相差較大,但大孩子有大孩子的玩法,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玩法,兩個都得照顧到,所以搞不好也會出現(xiàn)體力透支、一個孩子都照顧不了的狀況。

  而此時期,媽媽要想通過運動來培養(yǎng)體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按時吃飯,充分攝取營養(yǎng),合理地分配體力。如果確實感到身體不適,哪怕請親戚朋友來幫忙,也一定要首先調(diào)理好自己的身體。因為媽媽此時期如果倒下了,那么孩子也會倒下的。

  暫時放下繁重的生活負擔

  照料0歲到3歲的孩子如同打一場戰(zhàn)爭。

  對此時期的媽媽來說,上個洗手間或整理頭發(fā)等小事也會是大問題。孩子在看不到媽媽的短時間內(nèi),就可能發(fā)生意外,或者會跟到洗手間纏著讓媽媽抱。

  每天過著像戰(zhàn)爭一樣的生活已經(jīng)夠受的了,還要挖空心思,擠出時間來考慮生計和理財,媽媽真是太辛苦了。

  此時期不如求得丈夫的諒解,去干凈的餐廳買點現(xiàn)成的東西回家吃。家里的環(huán)境也無須過分要求清潔,每天稍做打掃即可。稍微松懈一點的話,反而能減輕育兒造成的心理壓力。

  理財也是這樣,此時寧可少賺一點錢,也要把孩子和媽媽的健康作為首要的目標。如果過分精打細算,過分想生活得完美,反而會增加心理壓力,說不定送到醫(yī)院所花的錢會更多呢!

  不要被育兒信息搞得暈頭轉(zhuǎn)向

  在育兒過程中,大概每一位媽媽都會買一本厚厚的育兒百科全書。很多媽媽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是否生長正常?是否比別的孩子長得慢了”,就會馬上搬出育兒百科全書來翻看。

  但育兒百科全書在孩子出生后(短則一個月,長則不超過三個月),就沒有必要再看了。孩子出生后,新生兒在第一個月是生長得最快的,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會按照自己既定的發(fā)育曲線生長。

  長得較慢的孩子和長得較快的孩子之間的差異,在剛開始時會較大,但到了三個月后或五個月后,差異就會很小了。而媽媽們卻會錯誤地認為,一定要遵守小兒科所提出的生長曲線。

  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只要不超過平均值上下約3%的范圍,就不用擔心。成人中也有個子高的,個子矮的,有視力好的,視力不好的,就如同每個人都具有固有的特性一樣,孩子也具有自己固有的特性。

  不要再夾著育兒百科全書,把孩子的特性當成問題而做無謂的擔心了,趕快扔掉育兒百科全書吧!您只管睜大眼睛看看,孩子比昨天高了多少吧!

  適當參與家中的大事小事

  我國的媽媽和孩子們,一到節(jié)日期間就會生病,特別是小孩子更是如此。

  原因是,當媽媽在廚房辛勤地忙碌時,孩子就因為媽媽不和自己一起玩而耍脾氣、哭鬧,或與堂兄弟姐妹們打架,最后遭到親戚們的訓斥。媽媽也因為總有做不完的家務,疲憊不堪,也朝孩子發(fā)脾氣。結(jié)果過完節(jié)后,媽媽和孩子都一起病倒了。

  所以,如果孩子還不滿三歲,或者自己身體不是太好,哪怕撒謊也要盡可能不參加家族聚會。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就是這樣,一到節(jié)日,孩子們就會病倒。有一次她的第二個孩子有點感冒了,她就對婆家撒謊說孩子感冒引起肺炎,不能去婆家了。事實上孩子并沒有病到不能去婆家的程度,但她自己認為“為什么非要勉強呢”?

  雖說媽媽以孩子的健康為借口撒謊,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我卻認為這樣做很好。這樣做固然對不起盼望看到孫子的長輩們,但不一定非得過節(jié)時去探望長輩,其他日子也可以去!

  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xiàn)出一副“上班媽媽”的形象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到非常為難,那就是自己在外頭的角色和在家里的角色,兩者之間差距太大了。

  在外面,我身為醫(yī)生、身為教授,時時刻刻要根據(jù)理性的判斷來行動,有時還要表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姿態(tài)?墒且换氐郊依,孩子們就歡呼著“媽媽”,然后撲上來纏著我,不斷要我答應他們的要求。

  有一次快要上班的時候,我給孩子喂完奶,然后抱起孩子想撫慰他一下,結(jié)果孩子突然吐奶了,因此上班遲到,被主管狠狠地罵了一頓。

  我當時覺得,同時扮演職場女性和孩子媽媽這兩個角色,真是令人身心俱疲!

  因為我親身經(jīng)歷過,所以比誰都更了解上班媽媽的心情。但孩子在0歲到3歲時,媽媽下班回家后,最好完全忘掉自己在外面的形象,也就是說,在家里要做一個只想著孩子的媽媽。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只會按照競爭社會的思維來衡量孩子,期望孩子達到自己的標準,說些“我的孩子怎么這么笨啊”之類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媽媽是個冷漠的媽媽。

  孩子不是你職場的部下或后輩,孩子有按照自己的內(nèi)在法則成長的權(quán)利,有按照自己獨特方式思考的權(quán)利。如果你壓抑它,孩子心理就會生病,還會給媽媽和孩子之間留下不堪回首的傷痕。因此上班的媽媽一回到家,就應趕緊遠遠地拋棄“能干的職場人”的態(tài)度。

  要記住,此時期的孩子只需要溫柔的媽媽。

  丈夫們啊,無條件忍受妻子的怒氣吧

  此時期丈夫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無論妻子怎么耍脾氣或發(fā)火,都要無條件地忍受,不要追究或辯解。大部分丈夫聽到妻子說“太累了”“真苦惱”,就會皺起眉頭。因為他們把“太累了”和“真苦惱”,當做妻子要求幫助的信號了。

  實際上妻子希望的并不是解決辦法,而是希望在訴說“太累了”和“真苦惱”時,可以得到丈夫溫柔的安慰:“是嗎?”“真的很累。俊薄霸偃桃蝗贪!”

  可是這么容易的事,丈夫們卻做得并不好。所以在與0歲到3歲孩子的媽媽們聊天時,她們大都會不滿地說: “為什么就讓我一個人看孩子。空煞蚓筒皇歉改竼?”有的媽媽甚至會氣憤地說:“真沒想到丈夫是這樣一個無情的人!”并說準備和丈夫離婚。

  所以說媽媽們并不是因為太勞累而氣憤,而是因為丈夫不體諒自己的勞累,才感到很氣憤。

  丈夫們啊,多花點工夫讓妻子更幸福點吧!平時不妨多打一通電話,每周至少早回家兩次,妻子發(fā)脾氣的時候不要追究或辯解,無條件地忍受吧!只要你多用點心,妻子就會幸福得多。而妻子會把幸福原封不動地傳達給孩子,孩子也就會幸福了。

0歲到3歲的父母特別關(guān)照的孩子

  一、吃不好睡不好的孩子

  此時期的孩子不會按照媽媽的期望吃、睡,所以媽媽當然會很勞累了,但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折磨媽媽的。

  孩子本來在媽媽的腹中待得很舒服,出生后為了適應新的環(huán)境,也要經(jīng)受痛苦的折磨。所以一年內(nèi)會日夜顛倒,還會反復地睡睡醒醒。大部分孩子到了一百天的時候,一次能睡五個小時,終于可以讓媽媽稍稍得到休息了。但有些孩子一直到了周歲,還會反復地睡睡醒醒。

  吃東西也是一樣。胎兒在媽媽腹中時什么也不吃,一出生就會拼命地吮奶,而一年后又得吃“飯”。孩子按部就班地經(jīng)歷這些階段,也并非易事。

  不用為孩子吃不好和睡不好而過分擔心,因為孩子也在努力地尋找自己的節(jié)奏。你就耐心等待吧!就是再晚,孩子到兩周歲時,夜里也能睡熟,一天三頓飯也能好好地吃了。如果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媽媽就朝孩子發(fā)火的話,這種不安會完整地傳達給孩子,也會使得孩子吃好睡好的時期更加延遲。

  二、認生的孩子

  出生后六個月左右,孩子會突然開始認生,不讓別人抱了。好不容易讓從鄉(xiāng)下來的奶奶抱一下,就哇哇大哭,看到郵差叔叔來了,也會嚇得哇哇大哭。

  此時期孩子的認生并不是因為脾氣古怪的原因,而是智力發(fā)育的結(jié)果。漸漸地孩子會記住“抱自己、肚子餓時喂自己,并朝自己微笑的媽媽”與別人不一樣,遇到別人時,就會想“媽媽去哪里了”,因此就會哭。

  當孩子認生時,與其說“為什么會這樣啊”,不如利用孩子的記憶力和孩子一起玩圖片游戲。

  三、不想和媽媽分開的孩子

  從滿周歲開始,到15〜18個月期間,孩子會一直離不開媽媽。常聽到有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媽媽們訴苦說:“有孩子在什么也做不了!边B洗手間都不能隨便去,要一直等到孩子睡著,或者干脆抱著孩子去。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此時期的孩子,會陷入“沒有媽媽我還能活嗎”的焦慮中,雖然也擔心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但只要媽媽在身邊,就會感到安心了。因此這個時期媽媽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哪里也不去!比绻麨榱隋憻挭毩⑿远押⒆訂为毩粝拢炊鴷o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傷害。

  四、不聽話耍賴的孩子

  到了兩周歲前后,孩子會進入身體和心理的轉(zhuǎn)換期,發(fā)育學上將之稱為“恐怖的兩歲”。

  從生物學上來說,此時期的孩子能量旺盛,在一定程度上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身體,開始敢于獨自行走了。孩子自己心理上也感覺自己似乎能夠做好了,于是會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此時孩子已經(jīng)知道媽媽和自己是不同的存在,會通過語言和行動,來強行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此時期的孩子,也會為了反對而反對。跟媽媽說“想喝牛奶”,可媽媽把牛奶拿來時,他又說“不喝牛奶,想喝果汁”,而當媽媽把果汁拿來時,他又說“不想喝果汁,想喝牛奶”,于是,忍無可忍的媽媽便會氣得說“什么都別喝了”,就把果汁和牛奶都收起來,于是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

  對待這種耍賴孩子的方法,是必須認識到“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心”這樣一個事實。雖然什么都想做,但真的做了又感到害怕;雖然感覺自己能做,但真的做了又做不好,這就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困境。

  所以這時,大聲訓斥或細心撫慰,對孩子來說,都沒有任何用處,不如就當自己耳朵聾了,忍上5到10分鐘,這樣一來,孩子就會主動地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7018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