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嫉妒寶寶是如何造成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對他人的嫉妒心理,這究竟是一種心理問題,還是正常的表現(xiàn)呢?針對嫉妒寶寶,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呢?

  幼兒的嫉妒是孩子將自己與別的小朋友作比較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感體驗,是指當孩子看到他人某些東西比自己強,自己當時卻無法擁有或勝過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不安、煩惱、痛苦、怨恨并企圖破壞他人優(yōu)越感的復雜情感。

  在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種種原因會或多或少地帶有嫉妒情緒,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會讓父母很擔心。究竟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有哪些呢?

  嫉妒寶寶產(chǎn)生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嫉妒別人,是因為別人在一些方面強于自己,不管是先天的因素,比如外貌、家境等,還是后天的因素,比如學習成績、人際關系等,都可以作為嫉妒的理由,這些都是外因。還有一些孩子容易嫉妒別人,是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所致,比如虛榮心嚴重、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偏執(zhí)型的性格特征等這些是內因。

  1、父母錯誤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不少父母時常把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這就讓孩子感受到了其他孩子對自己的威脅。也許父母的初衷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方法并不正確,因為這樣的比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自己比別人差,是別人的進步給自己帶了懲罰和傷害,因此會對其他孩子產(chǎn)生嫉妒心理。

  2、孩子愛慕虛榮的結果

  孩子如果虛榮心嚴重,就想時時得到別人關注,事事獲得他人的表揚,到哪兒都想成為眾人的焦點,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所期望的這些東西屬于別人,就容易產(chǎn)生嫉妒的心理,把別人當成“敵人”進行攻擊。

  3、孩子扭曲的自尊心所致

  有的孩子有很強的自尊心,“面子”觀念嚴重,當別人的表現(xiàn)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時候,孩子就會感覺是別人“搶”了自己的“風頭”,于是就產(chǎn)生了對比自己強的人的嫉妒心理。因此,總是想辦法貶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4、孩子具有偏執(zhí)型人格

  偏執(zhí)型人格的孩子敏感多疑,固執(zhí)己見,做任何事情過于主觀,發(fā)現(xiàn)比自己優(yōu)秀之人就會產(chǎn)生嫉妒之心,并且容易說出、做出一些對他人不利的言語和行為。

  嫉妒心強的孩子如何教育

  嫉妒無處不見,它就像孩子心中的一根毒刺一樣,干擾著孩子的健康成長。由于嫉妒,孩子會把朋友當作對頭,從而使朋友遠離,陷自己于孤立的境地。同時,孩子還不能從其他比自己強的人身上汲取力量,激勵自己積極進取,因而會阻礙自己的進步。作為父母,我們要認清孩子嫉妒的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引導。

  1、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

  受認識水平的局限,孩子對他人擁有而自己不具備或無法擁有的東西,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由羨慕轉化為嫉妒的心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父母平時應多和孩子接觸,及時掌握孩子的嫉妒的直接起因。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的起因,才能從具體事情著手解決孩子的嫉妒心理。這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

  2、傾聽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的嫉妒是直觀、真實甚至自然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樣摻雜著諸多的社會因素,它只是孩子對自己愿望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本能心理反應。因此,父母切勿盲目對孩子的嫉妒行為進行批評,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苦惱,理解他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所產(chǎn)生的痛苦情緒,以便使孩子因嫉妒產(chǎn)生的不良情感能夠得到宣泄。

  3、幫助孩子正確分析與他人產(chǎn)生差距的原因

  孩子的思緒方式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緒為主,他們一般不具備對事物進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嫉妒簡單地歸責于自己或所嫉妒的對象,而不去考慮其他因素。因此,父母應幫助孩子全面分析造成孩子和所嫉妒對象之間的差距產(chǎn)生的原因,這些差距能否縮短,以及縮短差距的途徑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確與他人進行比較,以積極的方式縮短實際存在的差距,最終化解內心的不平衡。

  4、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豁達樂觀的性格

  平時應教育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讓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優(yōu)勢和長處,但同時各人也都有各人的不足和短處,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強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的道理。引導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在生活和學習中學會正視別人的優(yōu)勢和長處、欣賞別人的優(yōu)勢和長處,從而能夠學習、借鑒別人的優(yōu)勢和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來取得別人對自己的喝彩。

  嫉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它并不可怕,關鍵在于如何戰(zhàn)勝它。讓我們用理智和耐心,把孩子心中的那個“包袱”輕松卸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819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