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的問題重要嗎?應該讓孩子在家務問題上浪費時間嗎?家里有爺爺奶奶或者是請了保姆,我們都應該把時間花費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再說,只要孩子將來有出息,也不需要他自己動手做這些事情啊,所以不需要學這些,這樣對嗎?
方法A:全力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最好不要做家務。
方法B:現(xiàn)在家里條件好了,請了保姆,我們做父母的都不做家務,孩子寶貴的時間應該多學些知識和本領。
方法C:毫無疑問,今天的孩子學習任務很重,競爭壓力很大,玩的時間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必要強調(diào)孩子做家務嗎?
還有一些家庭經(jīng)濟條件很好,住著別墅或很大的房子,父母工作忙,家里請了甚至不止一個保姆——家務活屬于含金量很低的低級勞動,我們一個小時掙多少錢,保姆或小時工一個小時掙多少錢?這么算算賬就明白了,怎么能讓孩子把寶貴的時間花在學做家務活上呢?
還有的家長認為,家務活還不簡單?沒有必要讓孩子現(xiàn)在學著做,等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會了。
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個人認為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家務活是什么?就是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相關事務,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這是在我國流傳甚廣的《朱子家訓》開篇的第一句話,再有諸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之類的故事,足見古人對“家務活”的重視。
在我看來,家務活不是小事情,雖說不一定和“掃天下”“治國平天下”聯(lián)系起來,但也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生活能力和態(tài)度,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做“灑掃庭除”之類的家務活,這非但不耽誤孩子的寶貴時間,還對孩子和家庭大有益處。
大家工作都很忙,孩子的時間也很緊張,可是做家務的時間總是能抽出來的。
首先,我們不應該把家務活看做枯燥煩人的勞動,否則心里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其實,做家務在某種程度上是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熱愛生活,首先就是熱愛周圍的環(huán)境,家是我們最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為什么不把它收拾整理得干干凈凈呢?待在一個舒適、整潔、溫馨的環(huán)境里,當然要比在一個臟亂差的環(huán)境里讓人心情舒暢。
其次,大家一起動手做家務,也是一個家庭成員共同動手、交流感情的機會。家務活又不是什么繁重的體力活,大家一起動手來做,用不了多長時間,你洗菜,他淘米,吃完飯后他洗碗,你收拾桌子,孩子幫著盛飯、端碗,做飯時打個下手……一家人邊做邊聊天,豈不是很好?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家庭集體的重要成員,自己對這個小環(huán)境負有責任,是一個建設者而不僅僅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享受者,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干凈整潔的好習慣:自己整理自己的桌子、書架、房間,洗自己的小衣服。
記得有篇文章中介紹過美國孩子做家務的一些情況:
美國的父母很注重讓孩子做家務活,他們通常采用的辦法是:每周一次貼出要干的家務勞動內(nèi)容,將某一特定任務指定某一孩子去干。要知道,大多數(shù)孩子難于去完成需要一個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
確定完成任務的期限。
輪流干某些活兒。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做最沒有興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
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
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勞動而產(chǎn)生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列出父母應做的事情,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們做家務。作為父母,應該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向做家務的孩子道謝。
稱贊是適合于孩子的一種鼓勵方式。父母還要經(jīng)常告訴孩子,對他們的幫助多么感激,這種真誠的感謝會令孩子更積極地成為做家務的好幫手。
大部分美國孩子常做的家務勞動有以下幾種:
一、幫助父母安裝或修理一些舊東西。在整個過程中,所學到的技能與閱讀、數(shù)學、邏輯、信息和任務的組織能力有關。
二、幫助父母換掉水龍頭中用舊的墊子、更換保險絲、安裝擋風窗戶、修補破損的樓梯。在做這些工作時,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給孩子,還可以與之在勞動中講一些所運用到的物理學基本原理。
三、打掃衛(wèi)生、整理花園或庭院、洗衣縫補等。
做家務不是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而是孩子們的一項很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
在我們家,女兒很小就得動手做自己的事情: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床鋪,洗自己的衣服。當然,一開始她做不好,大人幫著她做,但必須她自己動手。上學后,做完作業(yè)要收拾整理好書包、桌子,幫媽媽掃地、做飯、收拾飯桌,周末和我一起擦門窗,等等。
也許跟我成長的環(huán)境有關,在我小時候,父親在外地工作,我必須幫著媽媽做家務活,照看弟弟妹妹。盡管貧窮,但媽媽總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所有的東西都整潔有序。后來我從初中起就離家住校,更需要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我始終認為:凌亂的環(huán)境反映了一個人頭腦和思維邏輯的混亂,做事情的效率肯定不高。所以,我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整潔習慣——女孩子更應該如此。
我們家也曾請過小時工來幫忙。但是,說實話,我們坐著,讓另外一個人在自己家里忙來忙去——這讓我感覺很不自在。在女兒大一點后,我們自己可以忙得過來了,就不再用小時工了。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我擔心會對女兒有不好的影響——什么事情都指著別人去做。我知道,有些家境比較好的孩子,別的本事沒有,“小主人”的感覺良好,對保姆頤指氣使的,其實,孩子從小就有這種優(yōu)越感不是什么好事,他們很難學會尊重別人和平等待人。
我跟愛人說:“我當然希望孩子將來過好日子,衣食無憂,經(jīng)濟富裕,住別墅、雇保姆,她整天忙碌操心著大事業(yè),也許什么家務活都不用她自己動手干,那是她的福氣?墒,她必須會干而且能干好所有最基本的家務,這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萬一她沒有那個福氣呢?從我們老百姓的角度來講,其實,過日子的真實感覺就在這些日常瑣碎的事務中。”
這些瑣碎的家務,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基礎,一家人應該都能動手做這些事情,而且,要學會享受這個過程,孩子當然要參與進來,這是他們學習生活的課堂之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94449.html
相關閱讀: